知识梳理1、滑轮:(1)定滑轮:② 实质:定滑轮的实质是:等臂杠杆③ 特点: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是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④ 对理想的定滑轮(不计轮轴间摩擦)F=G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 S F (或速度V F )=重物移动的距 离S G(或速度V G )(2)动滑轮:/// F iF2~① 定义:和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
(可上下移动,也可左右移动) ② 实质:动滑轮的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省力杠杆。
③ 特点: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理想的动滑轮(不计轴间摩擦和动滑轮重力)则:F=1/2G 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则拉力 F=1/2(G 物+G 卫)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 S F (或V F )=2倍的重物移动的距离 S G (或V G ) (3)滑轮组①定义:定滑轮、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
② 特点:使用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③ 理想的滑轮组(不计轮轴间的摩擦和动滑轮的重力)拉力F=1/nG 。
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则拉力F=1/n (G 物+G 动)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 S F (或V F )=n 倍的重物移动的距离 S G (或V G ) ④组装滑轮组方法:首先根据公式 n=(G 物+G 动)/ F 求出绳子的股数。
然后根据奇动偶定”的原 则。
结合题目的具体要求组装滑轮。
⑤ 滑轮组省力情况:几段绳子承担重物和动滑轮的总重,提起重物所用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注:一般说绳子自由端如果向上拉动,数绳子股数时算上此绳数,如果自由端向下拉动,数绳 子股数时,不算此绳数。
设计滑轮组一般先依拉力,阻力关系或依拉力移动距离与重物移动距离确G G -沁F 2①定义:中间的轴固定不动的滑F i/////////〃//定绕滑轮组的绳子股数n —物——动滑再按绳子股数,拉力方向推出动滑轮和定滑轮的个数。
F拉动滑轮个数:N动n (n 为偶数时)2N 动(n 为奇数时)2典型例题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1.如图1所示,前后沿着三个方向通过定滑轮拉同一物体 G,所用拉力( )A.F 1较大B.F 2较大C.F 3D.三个力一样大2. (2012江苏徐州) 在日常生活中,用10N 的拉力不能提起重15N 的物体的简单机械是( )A . —个定滑轮B. —个动滑轮C •杠杆(2012湖南湘潭)下图中利用了动滑轮的是( )(2012湖南娄底)建筑工地上,施工人员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匀速吊起建筑 材料。
吊篮及建筑材料共重 1200N ,不计滑轮、吊钩、-绳的自重及摩擦,绕在 滑轮组上的钢丝绳的拉力为 ________ No6.|如图所示的装置处于静止,细绳和弹簧测力计的质量忽略不计,不考虑细绳与滑轮之间的摩擦,两端挂的重物各为 10N,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和小车受到的合力分别为](KNA. 10N 20NB.10 N 10NC.10N OND.20N 10N■D .斜面3. 4. (2012广西北海)如图所示,利用四种机械分别提起同一个重物,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最省力的是()尸,* £ j J 十pN 丄严一尸丄厂.ri5. 4巳FlAt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所示,物体 A 以0.5m/s 的速度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为2N ,物体A 受到的摩擦力为 _________________ N ,2S 内拉力F 所做的功 W= _____________________ J ,拉力8. ( 09四川自贡).同一物体沿相同水平地面被匀速移动,如下图所示,拉力分别为乙、F丙,不记滑轮与轻绳间的摩擦,比较它们的大小,贝y12. (09北京市)图8是小明用滑轮组提升水中物体A 的示意图。
当物体 A 完全在水面下被匀速提升的过程中,物体 A 所受浮力为80N,小明对绳子竖直向下的拉力为F 1,水平地面对小明的支持力为 No当物体A 有1/2的体积露出水面且静止时,小明对绳子竖直向下的拉力为F 2,水平地面对小明的支持力为 N 2o 已知动滑轮所受重力为 120N,小明所受重力为600N ,N :N 2=13:12。
不计绳重、滑轮与轴的摩擦以及水的阻力,则 物体A 所受重力为N o做功的功率为'TTrrF 甲、A. F 甲V F 乙V F 丙B. F 甲> F 乙> F 丙C. F 甲〉F 乙=F 丙D. F 甲=F 乙> F 丙9. (09 •孝感)如右图所示,在竖直向上的力 已知A 的重力G=100N 重物A 上升速度为 则拉力F 的大小和滑轮上升的速度分别为A. 50N 0.4m/sB . 50N 0.1m/s F 的作用下,重物 A 沿竖直方向匀速上升。
0.2m/s ,不计绳与滑轮摩擦以及滑轮重和绳重, C . 200N 0.4m/s D . 200N 0.1m/s10.(多选题)如图 处于静止状态,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物体 物体 物体 A. B. C. D. 3所示,浸在水中的 弹簧测力计自身重力不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9.6NA 物体的质量为3kg ,B 物体的质量为2kg ,且整体A 浸在水中的体积为 500cm A 处于平衡状态B 受到的重力和B 对绳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11. (09 •沈阳)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沿水平地面拉动物体A ,请画出最省丙, I 图313.为提升一个重为 300N 的物体, 蝇与滑轮的摩擦时.拉力的最小值是现用一个动滑轮和定滑轮组成滑轮组,当不计滑轮重和14.如图所示滑轮组,不计滑轮重及摩擦, 动时,重物G 的上升速度为(当绳子在拉力F 的作用下以2m/s 的速度匀速向下运A . 1m/s B. 2m/s C. 4m/s D . 5m/s15.如图,绳及滑轮重不计,绳与滑轮的摩擦不计.若已知用 面匀速运动,那么,下列所求物理量正确的是()F=30N 的拉力可使物体沿水平地A .可求物体重为 60NB .可求物体重为 90NC .可求物体受的摩擦力为60ND .可求物体受的摩擦力为 90N16.如图所示滑轮组,正方体 2X103kg/m 3,动滑轮总重为2N , 略摩擦和绳重,g = 10N/kg )(若使 在水平地面上处于静止状态,已知 A 的边长为1dm ,密度为A 对水平地面产生600Pa 的压强,作用在绳端的拉力 F 为(忽A . 4NB . 5N17.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 拉绳的一端()A .移动的距离不变D . 22N承担重物的绳子由两段改为四段,重物被提升的高度保持不变,则B .移动的距离增大到原来的 2倍C .移动的距离减少为原来 1/2倍D .移动的距离增大到原来的4倍C . 1NI.3.如图所示,在用滑轮将同一物体沿相同水平地面匀速移动时,拉力分别为 F 丁,比较它们的大小(不计滑轮重及滑轮与细绳间的摩擦),正确的是(A . F 甲> F 乙B . F 乙=F 丙C . F 丙V F 丁D .一样大 4..如图,体重是 600N 的人站在重为 200N 的木板上,问:(1) 木板上的人要用多大的拉力才能使木板水平且静止? (2) 人对木板的压力多大?18.要用滑轮组匀速提起重为 1250N 的重物,而串绕滑轮组的绳子最多只能承受250N 的拉力。
若不计摩擦和滑轮重,则该滑轮组中至少有()A .一只定滑轮和两只动滑轮B .两只定滑轮和三只动滑轮C •两只定滑轮和两只动滑轮D. 三只定滑轮和两只动滑轮课后练习1.用某滑轮组提升重物, 已知重物和动滑轮的总重由5段绳子承担,绳重和摩擦不计,动滑轮共重20N 。
若在匀速提升重物时,绳端的拉力是100N ,则被提升的重力为()B . 480NC . 500ND . 520N2.用图所示的滑轮组从 15m 深的水中提取底面积为 200cm 2,高为2m 的圆柱体,已知物体的密度为2.5 >103kg/m 3,绕在滑轮上的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400N ,问当物体以0.2m/s 的速度在水中匀速提取时,经多长时间绳子被拉断? ( g 取10N/kg ,不计滑轮重和绳与滑轮的摩擦,水的阻 力不A .400N F 甲、F 乙、F 丙、)2牛。
(动滑轮重力不计)6•如图所示,用F = 10 N 的力,拉着物体在地面上匀速运动,F B 是(8.如图所示装置处于静止状态,不计滑轮重和绳重,如果物体的重分别为和G 2的关系是(B • G I =2G 21C • G 1= —G 2D •无法判断5.如图,物体G 重200牛,人拉绳子的力 F 是牛,若人重400牛,则人对地面的压力是则物体与地面的摩擦力为7. •用如图所示滑轮组匀速提升重物G ,不计动滑轮质量及摩擦, 则两个弹簧秤上示数比 F A :3: B • 3: 22:G i 和G 2,那么G iA • G i =G 2 G9.如图所示,AB 质量分别为20 kg 和15 kg ,弹簧秤重力不计,用手抓住弹簧秤时弹簧秤的读 数是(1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所示,每只滑轮重都是2N ,当拉力F 为5N 时,物体G 可保持静止。
贝幽重G 为 ____________________ N ,图中所标a 绳承受的力是N , b 绳承受的力是),用手抓住 A 时,弹簧秤读数为( ),用手抓住B 时弹簧秤读数是( 196 N B . 147 N D. 343 N49 N)(秤钩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