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太阳》评课稿
罗雄镇东屏小学史罗玲2014.4.25 《四个太阳》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第五单元的一篇文章,本文的作者凭借着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创造力,在四个不同的季节里画出了四个不同的太阳。
表达了作者善良的心地和美的心愿。
这样的课文有景,有境,有情。
在写法上采用并列的型式读来琅琅上口,其间运用形象的拟人化的手法,气韵生动充满儿童情趣。
从训练的角度看,本文是对学生进行感知语言、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熟记语言、创造语言训练的好教材。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在导入新课时,冉老师用一曲富有童趣且孩子们相当熟悉的儿歌《种太阳》把孩子们带入了美妙的音乐世界,激发了他们高涨的学习兴趣。
听完歌曲,冉老师告诉了小朋友歌曲的名字,既引出了课题又激起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2、教学设计合理,环节紧凑,过渡自然,趣味性比较浓,从图片到音乐到角色扮演都很能抓住儿童的需要。
对相同结构的段落采用了不通的教学方法,使整节课都呈现出灵活多样。
3、品词品句,走进文本。
因为本节课是教学的第二课时,课堂上,冉老师从复习上节课学习的生字词入手,再把字词引入到课文中去,让同学们认识,借此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抓住课文中的一些重点词、重点句让学生展开想象,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中的作用和作者的思想感情,读出语文味来。
如图片出示,抓关键词“清凉”、“到处”感受世间因为有了绿绿的太阳后,万物所发生的变化,引导学生再来进行感情朗读,当学生有了文本的、生活的、自然的体验后,让学生带着情感再次走进文本,朗读课文,读出自己的感受。
4、注重课堂与生活相结合。
生活处处皆语文,带领学生走进社会生活,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合理开发课外学习资源,这也是语文学习的有效途径。
在朗读感悟的每个环节,冉老师都注重与生活联系,如,在学习“红红的太阳”时,冉老师给学生留了一个空间,让学生从文本走向生活,通过音频中播放的“北风呼啸”的情境感受“冻僵”一词。
从学生的回答中,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已经联系自身体会到了什么是“冻僵”,这样加深了对词语的理解。
接着运用句式“有的……有的……还有的……”练习同学的说话能力,还让学生体会到了冬天时候依旧温暖,不仅因为我们拥有一个红红的太阳,还因为我们拥有了快乐。
5、板书设计简单明了。
让学生贴出“绿绿的太阳、金黄的太阳、红红的太阳、彩色的太阳”四张图片,并贴出相应季节的特点,让孩子们明白课文的主线
条和大致轮廓,获得整体上的印象,在视觉上获得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