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海洋法论文 海盗问题

海洋法论文 海盗问题

课程论文题目浅谈海盗行为与具体实践中的应对学生姓名王星怡学号20121328007院系公共管理学院专业法学二O一四年五月三十日目录摘要 (1)关键词 (1)一、海盗行为的历史沿革 (1)二、海盗行为的特点 (1)三、索马里海盗问题 (2)(一)索马里海盗现状 (2)(二)国际社会的对策 (2)(三)打击索马里海盗的进步 (3)四、我国打击海盗的实践 (3)(一)我国打击海盗的历史 (3)(二)我国应对海盗的措施 (4)结语 (4)参考文献 (4)浅谈海盗行为与具体实践中的应对摘要:海盗行为随着海洋贸易的出现而产生,并不断发展壮大,不断影响着各国的合法利益。

索马里海盗近年来日益猖獗,多国船舶遭遇劫持,国际社会联合打击索马里海盗具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从海盗行为的历史发展、定义及特点出发,由浅入深的探讨有关海盗在实践中的解决方法,进而分析国际社会对索马里对海盗的对策和我国的具体实践,但是解决索马里海盗问题的根本途径还在于促进索马里的繁荣与稳定。

关键词:海盗;构成要件;实践;措施一、海盗行为的历史沿革海盗是伴随着人类社会征服海洋的过程而产生发展的,海上贸易的产生就带来了海盗的出现。

在人类的历史中,国家与国际社会秩序中有关海盗行为法律理论的进步,代表着人类对于“海盗”这一行为的认知的转变,代表着人们打击海盗暴力行径的斗争发展过程。

几千年来各国和各族人民对于海盗行为的观念并非一成不变的。

在古希腊罗马时期,海盗行为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犯罪或违法行为,当时它只是一种政治行为。

到了中世纪,海盗行为仍然不构成非法行为,人们对于海盗行为的定义与定位仍不明确。

17到18世纪中叶,人们开始发现新大陆和开辟新航道,人类社会进入了地理大发现时期,极大的促进了世界航运的发展,随着海上贸易的频繁,海盗的发展也进入黄金期,海盗行为盛极一时。

18世纪到19世纪,在多数国家没有海军、没有控制海洋的技术和设备的时期。

海盗就在无人居住的海岸、海岛或海港,拦截掠夺商船。

在近代时期,国家权力的膨胀与增长,确实重挫了盛极一时的海盗。

在古希腊时期,历史学家普鲁塔克古将海盗定义为:非法对船只和海上城市进行攻击的人。

对于海盗这一行为的定性,英国首先主张海盗行为是非法行为,并最早对海盗行为采取国内立法行动。

在20世纪中后期,大多数国际法学者认同海盗行为是破坏国际秩序与公海安全的一项罪行,是国际罪行,应置于普遍管辖下,各国均得逮捕、审判并给予处罚。

但是,并不是所有国际法学者对海盗行为的定义都持有一致的看法,尽管如此,在19世纪末及20世纪,国际社会在国际法律文件方面先后颁布了一系列制裁海盗行为的条约,尤其是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对海盗行为作出一系列原则性规定,使缔约各国在公海上缉捕海盗时有法可依。

几个世纪以来,海盗一直在威胁海上航行安全。

随着海洋技术的发展,通信和控制手段的现代化,以及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传统的海盗形式日渐淡出,但是现代的海盗行为更加残暴和嚣张,令人担忧。

二、海盗行为的特点1958年《公海公约》中关于海盗行为的定义为:“以下任一行为构成海盗行为:(1)私有船舶或飞机的航员或乘客为私人目的的,对下列人或物实施不法的强暴行为、扣留行为或掠夺行为:①公海上对另一船机,或其上之人或财产;②任何国家管辖范围外的船机、人员或财产。

(2)明知使船舶或飞机成为海盗船舶或飞机的事实而自愿参加其活动者。

(3)教唆或故意便利本条第一项或第二项所称的行为。

”在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101条中,仍然采用这一定义,而此定义是当今国际社会对海盗行为的概念最权威的法源。

海盗行为有着以下鲜明的特点:1、海盗行为的主体是私人船舶或飞机的船员、机组人员或乘客。

2、海盗行为的主观方面是故意,动机必须是基于私人目的。

这种私人目的通常主要表现为意图抢劫、掠夺和扣留另一船只或飞机的财物、人员。

3、海盗行为是未经授权的暴力行为,不管这种暴力行为是直接使用武力还是威胁恐吓。

4、海盗行为必须发生在公海或任何不属于国家管辖范围的地方。

在公海等不属于任何国家管辖的海域行使这种管辖权才不会侵犯其他国家的主权。

三、索马里海盗问题(一)索马里海盗现状2008年4月20日,一艘载有26人的西班牙渔船在索马里海域遭海盗劫持,4月26日,索马里海盗释放了26名船员。

索马里官员透露,西班牙政府支付了120万美元赎金。

索马里自1991年以来一直战乱不断,沿海地区海盗活动猖獗,被国际海事局列为世界上最危险的海域之一。

几年来索马里海盗呈现以下特点:1、组织严密,活动范围越来越大。

2、目的明确,利润丰厚。

索马里海盗犯罪目的非常明确,只劫取财物,索取赎金,不涉及到政治上的利益。

3、日益猖獗,欺骗性强。

海盗多伪装成普通渔船,欺骗性极强。

4、武器先进,训练有素。

近年来,索马里海盗的武器装备不断更新。

(二)国际社会的对策日益猖獗的索马里海盗已成为国际社会共同面对的一大国际公害,并对索马里海域国际航运、海上贸易和海上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公海公约》和《海洋法公约》规定,海盗行为属于危害人类共同利益的国际犯罪行为,任何国家都有权对其行使普遍的司法管辖权。

为了打击索马里海盗,联合国安理会在2008年突破了集体安全机制的现有框架,要求各国采取各种措施打击海盗,既包括“进入索马里领海,以制止海盗及海上武装抢劫行为”,也包括“在索马里领海内采用包括武力在内的一切必要手段,以制止海盗及武装抢劫行为”,且将该授权期限延长至十二个月。

安理会还呼吁关心海上活动安全的国家积极参与打击海盗,并决定对所有破坏索马里和平与稳定的个人和实体进行制裁。

国际海事组织在2010年7月底的一封联署公开信中指出,索马里海盗问题的根源在索马里国内,安理会的政治解决方案必须以陆地为基础,它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如:在政治层面施加压力以确保被海盗扣押的人质尽快释放,向被海盗劫持或袭击的海员及其家庭提供援助,增强对各国海军的支持以强化其护航与巡逻能力,促进世界各国、各地区与相关组织间的反海盗合作与协调工作等。

全世界都致力于打击索马里海盗这一“人类公敌”。

(三)打击索马里海盗的进步由于现有的国际法关于海盗罪的规定限制了对索马里海盗的全面有效惩治和打击,联合国安理会的决议有效的弥补了国际法上的不足。

1、扩大了打击海盗行为的空间范围,进入索马里管辖领域打击海盗及武装抢劫行为。

联合国安理会授权各国在取得索马里过渡政府同意的情况下,可以进入索马里领海。

这拓宽了原有海洋法规定的打击海盗的区域,使得各国能更有效的开展打击海盗犯罪的活动。

2、扩大了打击海盗行为的执法主体范围。

此次联合国安理会呼吁各大国际组织一起打击索马里海盗,欧盟、美、中、日、俄、印等20个国家出动数十艘战舰和120支反海盗行动队,这极大地丰富了打击海盗的实践,也体现了国际执法主体的多元化。

3、加大了对海盗罪行的惩治,确定了对海盗行为的管辖。

对海盗订立刑事罪名,确立管辖权,全面追究、惩罚海盗犯罪,对海盗行为起到震慑作用,有效地维护海洋安全。

我们虽然可以通过建立国际特别法庭、完善国内法立法、加强国际刑事司法合作等方式打击和惩治索马里海盗,但是解决索马里海盗问题的根本途径还在于促进索马里的繁荣与稳定。

四、我国打击海盗的实践(一)我国打击海盗的历史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打击海盗的行动经历了三个时期:1、“反走私时期”(1991-2001年)当时,中国的东南沿海是东南亚海盗的主要销赃地点,中国政府将海盗问题视为普通的海上犯罪,打击的重点是海上走私而不是海盗行为。

在此期间,中国尚未有主动打击海盗行为的措施。

2、“反恐时期”(2001-2008年)我国积极与周边国家签订协议,成立打击海盗的国际组织,针对海盗案件采取调查和追捕行动,大大提高了打击海盗行动的成效。

3、“护航时期”(2008年至今)为了保护中国海上战略通道以及中国船只和船员的安全,2008年12月26日,中国政府派遣中国海军护航舰艇编队从海南三亚港启航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

随着海盗问题对中国海上战略通道安全影响程度的提高,中国政府打击海盗的政策也从“非政治”层次上升到“政治化”层次,直到“安全化”层次。

(二)我国应对海盗的措施1、加强国内法立法我国刑法没有规定海盗罪,我国惯行“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的理念,刑法规定的缺位意味着无法利用海盗罪对相关行为进行审判。

海盗罪在实施方式、犯罪意图、侵害利益等方面不同于国内的犯罪,根据国内犯罪对犯罪人定罪判刑也无法达到惩治和改造的目的。

基于此,我国应当考虑在刑法中明确规定海盗罪。

2、加强中国海上执法力量的建设中国应该改变海上执法部门各自为政,缺乏合作与效率的局面,中国应该建立直属中央管辖的多部门共同组成的海上协调机构,协作高效地进行海上执法,增强合作才能真正有效的保护中国的海上安全。

3、加强中国与国际的司法合作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在打击过程中的国际刑事司法合作十分重要。

我国应与其他各国以联合国为主导,严格遵守联合国安理会的有关决议,尊重当事国的意愿,积极开展和加强国际和区域合作。

在合作中根据现有国际刑事司法合作条约,明确我国在打击海盗过程中的各项义务,积极与他国进行配合,参与国际打击海盗的制度建设,实现共同打击海盗的最终目的。

4、根本措施在于促进索马里国内的繁荣与稳定打击索马里海盗固然需要加强国际合作与打击力度,但索马里海盗的根本原因在于该国长期内战所造成无政府状态和人民的贫穷,所以促成索马里各方的停火协议与和解会谈。

只有建立起索马里强有力的政府,促进经济发展,大力发展民主政治,从根源上减少索马里海盗的人数。

我国应当在食物、医疗、教育等方面给予索马里政府相应的支持,促进索马里地区稳定与世界海域的安全。

结语海盗行为由来已久,在历史的进程中从未被完全消除,并且随着社会的进步而更残暴更有威胁,为世界的动荡格局更增添了一分危险性。

当下,只有全世界联合起来,认真落实与执行联合国安理会的决议,积极参与到打击海盗的行动中去,为世界和平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并且积极促进索马里政局稳定和社会繁荣,将滋生海盗的摇篮打破,才能使得国际海洋环境更和谐、更安全,才能维护全人类的利益。

参考文献:[1]张磊.《索马里海盗中的国际刑法问题》.昆明理工大学学报.2009.5第9卷第5期[2]卢芳华.《关于索马里海盗问题的国家法分析》.中国知网.2009.5[3]屈广清、曲波.《海洋法》(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4[4]许可.《中国打击海盗的回顾与存在的问题》.和平与发展报.2011第三期[5]王猛.《索马里海盗问题与国际社会的应对》.中国知网.2010.8[6]李文沛.《国际法上海盗行为之构成》.山西大学学报.2010.5第33卷第3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