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收入资本化法,又称股息贴现模型,通过将未来各期的收入贴现到当前价值,然后加总,
得到普通股的内在价值。
2. 买卖股票的资本利得对股票的内在价值没有影响。
因为资本利得是不同投资者之间利益
的转移,而转移的原因就是股票内在价值发生了变化。
3. 利用股息贴现模型进行投资分析有两个途径:一是NPV 法,选取合适的贴现率,求出
股票的净现值,若NPV 大于零,该股票有投资价值;若NPV 小于零,该股票没有投资价值。
二是IRR 法,求出一个特殊的贴现率使得NPV 等于零,该贴现率就是内部收益率,若内部收益率大于该股票风险水平相对应的贴现率,则该股票具有投资价值;反之亦然。
4. 见P235 前三句。
5. 区别:三阶段模型有两个平稳期,一个渐变期;H 模型有一个渐变期,一个平稳期。
三
阶段模型的现金流贴现计算比较复杂;H 模型有一个简单的公式就可以计算出股票的现值,以及计算内部收益率。
联系:H 模型是在三阶段增长模型的基础上提出的,是对三阶段模型的简化处理
6. 见P243 第一、二两段
7. 见P245 最后两段
8. 见P244-245 (1)(1)g ROE b PM ATO L b =×−=×××−
9. 市盈率与市场组合收益率,贝塔系数,贴现率是负相关的;与股息增长率,股东权益收
益率,总资产收益率,税后净利润率和总资产周转率是正相关的;与无风险资产收益率,派息率和杠杆比率的关系不确定。
详情请看 P246的图标。
10. 两个模型的判断原则,都是计算一个理论值,与实际值进行比较;区别在于股息贴现模
型侧重于长期的评价;而市盈率模型更侧重于短期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