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0-12
有机脱毒马铃薯
一、项目概述
(一) 项目名称:有机脱毒马铃薯
(二) 项目建设规模:10亩
(三) 项目基地:春荣乡当庄村
(四)项目负责人:邵文
(五) 项目期限:1年(2012年3月----2013年3月)
二、基地基本情况
名称:有机脱毒马铃薯
地址:庆阳市宁县春荣乡当庄村
时间:2 012年3月
资金:20万元
三、项目实施的意义和必要性
(一)背景及意义
春荣乡位于甘肃省庆阳市宁县东部,马铃薯种植面积1.38万亩左右,马铃薯在庆阳市八县区均有种植,以环县、华池两县种植面积最大。
2006年,全市马铃薯种植面积58.94万亩,其中,环县28.28万亩,华池6.76万亩,镇原6.38万亩,庆城6.03万亩,西峰4.63万亩,合水2.92万亩,正宁2.56万亩,宁县1.38万亩,总产量8.26万吨,平均亩产140公斤。
预计马铃薯种植面积39.48万亩,预计总产量将达到5.53万吨。
商品率按70%计算,商品量可达到3.87万吨,产值将达11060万元以上。
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和淀粉加工业的发展,马铃薯种植、繁育基地规模逐步扩大。
对于进一步增强马铃薯的市场竞争力,从而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以及实现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一体化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必要性
1、调整产业结构、适应市场需求的需要。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需求发生了深刻变化,市场不仅需要鲜食莱用类品种,而且也需要淀粉加工类品种及其它类品种,特别是在品质和安全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立足于马铃薯的资源优势,开发最安全的有机产品已是迫不及待。
2、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小康建设的需要:
要实现农民人均收入翻番。
即从现在的1149元增加到2800元以上,为实现这一目标,有机脱毒马铃薯项目推广成为了一个核心基础的项目。
3、实现农产品增值的需要。
农业产业化建设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趋势。
有机脱毒马铃薯推广进一步开发马铃薯有机产品形成规模化、产业化,对于全县农业产业结和产业化建设具有非常广泛、深远的影响和意义。
四、项目可行性分析
(一)可行性
l、核心技术作支撑:
有机脱毒马铃薯种薯繁育技术生产在我村没有推广过,但有机脱毒马铃薯在地理有代表性的山、洼地可以进行先前试验,通过一年的试验生产验证,马铃薯产量亩产平均可以达到1500公斤左右(最高的可达3 000公斤),是以往亩产700 公斤的2倍的话。
也就可以推广,按往年的最低价0.4元/公斤算,种植脱毒马铃薯每亩平均多收入320元左右,按5万亩计,仅此一项便可增收1500万元左右,农民人均增收180元左右,脱毒薯试验积累可以形成一整套技术及相关配套技术,可以为我们进行有机脱毒马铃薯产业化生产奠定坚实基础.
2、自然条件:
马铃薯是庆阳市一项传统种植产业,近年来,马铃薯新品种被广泛引进。
1、纬度和海拔。
由高海拔向低海拔、高纬度向低纬度引种,容易成功。
因为高海拔、高纬度地区马铃薯生长期间气温较低,马铃薯种茎感病毒较轻,退化慢,引到低海拔、低纬度地区种植,一般都成功率高。
2、气候条件。
要看引入地与产地两者在气候条件上是否接近,即同一季节两地气候是否相似或不同季节两地气候是否相似,这样引种容易获得成功。
3、品种的生育期。
马铃薯喜光,对光敏感。
把它从长日照地区引种到短日照地区,往往不开花,但对地下块茎的生长影响不是太大;而短日照品种引种到长日照地区后,有时则不结薯。
因此引种时必须注意品种的生育期长短,特别是南方从北方引种,一定要引进早熟、中早熟品种,争取在气温升高之前收获。
五、交通便利:
春荣乡位于甘肃省庆阳市宁县东部,距县城14公里,境内交通方便,宁盘公路穿越春荣乡。
地形原面狭长,地势自东向西倾斜。
(一)市场分析
1、庆阳市马铃薯加工企业大多以鲜薯销售,主要加工精、粗淀粉和粉条、粉丝、粉皮等产品,加工期为每年9月中旬至次年1月下旬三个多月时间。
2006年,全市共有规模以上马铃薯加工企业4家,年设计加工淀粉、粉条1.07万吨,实际加工0.21万吨,淀粉及副产品销售量0.205万吨,年需原料1.7万吨,其中本地采购0.93万吨,外地采购0.77万吨。
由于原料供应季节性强,贮藏手段落后,加工产品单一等因素,企业部分月份处于少生产或不生产状态,加之本地薯种退化,约有一半原料需在庄浪等外地进行采购,从而增加了企业生产成本。
据有关部门预测,我国对马铃薯淀粉及其衍生物的年需求量约80万吨,而国内目前马铃薯淀粉年产量仅为30万吨,60%的淀粉需求依赖进口,市场缺口很大。
在食品领域,对马铃薯淀粉的年需求量在40万吨左右,预计到2030年将增加到180万吨。
2、马铃薯推广对庆阳市将产生很大影响
以马铃薯为原料加工的产品得到空前发展。
主要产品已发展到上百种,如:薯条、薯片、雪花粉、薯块、淀粉、罐头、去皮薯、薯粒、薯酥等。
3、有机食品是2 1世纪人们的饮食时尚和要求。
有机食品无污染、纯自然、高品质,代表了2 1世纪食品发展的方向,我市农产品“绿色壁垒”遭到严峻挑战,有机食品因其生产、加工发展空间巨大,所以,有机脱毒马铃薯淀粉、粉丝、粉条的销售很抢手。
五、项目开发
项目开发内容是种植有机脱毒马铃薯10亩(1个专用薯种植示范基地),年平均生产有机脱毒马铃薯1万斤。
(一)经济效益分析
生产成本
种薯10亩×1 OO公斤/亩x 1.2元/公厅=1.2万元
地膜早熟基地1O亩x 3公斤/亩x 8元/公斤=240元
劳工费10亩×5 O元/亩= 500元
水电费1O亩×50元/亩=500元
总计1.324万
经营成本
管理人员工资6000元/年x 1名=6000元
技术人员工资600O元/年x 1名=6000元
销售人员工资6O00元/年×1名=6000元
员工培训费4000元
总计:3.524万元
年生产成本为3.524万元,年经营成本为1.342万元,年总成本为4.866万元。
(二)生态效益。
有机生产不使用合成的农药和肥料,减少了农药、化肥对环境的污染;利用生物工程培肥土壤,采用少耕、免耕、作物覆盖等措施,使土壤活化,有利于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壤沙化;使农业内部的物资以及废弃物得到循环利用,提高了农业资源的利用率,减少了资源浪费,有利于县域农业可持续发展。
(三)社会效益。
有机农业是一种劳动集约和技术集约农业,需要的劳动力比较多,(每1亩地固定一名劳动力,1O亩可固定10名劳动力)有助于提高劳动就业率,帮助小规模的农户持续发展:可向社会提供好口味、富营养、高质量的食用马铃薯;可以提高县城马铃薯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从事有机马铃薯生产的农民可以从农业生产成本降低和较高的有机农产品价格中得到实惠。
八、进度安排
(一)2 0 12年,做好项目前期基础工作。
1O亩的一级脱毒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确保质量和产量,为2013年的生产打好基础。
(二)2013年前半年,进行1 0亩的有机脱毒马铃薯生产。
为农户统一提供有机脱毒种薯,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全部完成;2 014年3月底,预期完成基地马铃薯的销售。
(三)从2 014年后半年,种薯农户按市场规律来生产、销售。
九、项目的组织管理及相关保障措施
(一)组织管理
各有关乡镇密切配合,统一组织实施,项目法人责任,质量监理,资金使用报帐。
(二)资金管理
主要用于马铃薯推广和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搞好项目资金管理,健全完善项目资金审计制度,严格把关,堵塞漏洞。
(三)生产运作
公司+基地+农户模式:由专业人员搞好高标准基地建设,给各基地提供种薯,在生产过程中,由技术人员统一提供操作规程,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一系列服务,在中晚熟鲜食、早熟特色鲜食专用薯收获后,经基地统一收购、分拣、包装,统一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