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三基试题A(方剂、内经)

中医三基试题A(方剂、内经)

中医三基训练试题(A 卷)成绩一、单选题(50分)1、泄泻兼有表证宜使用的方剂是( B )A 、参苓白术散B 、藿香正气散C 、芍药汤D 、四神丸2、白头翁汤的功效是(A )A 、清热解毒、凉血止痢B 、清热化湿、涩肠止痢C 、清热凉血、消肿止痛D 、清热解毒、凉血散瘀3、不属于地黄饮子功效的是( C )A 、补肾阳、滋肾阴B 、交通心肾C 、镇肝熄风D 、化痰开窍 4、天麻钩藤饮的功效是( B )A 、镇肝熄风,滋阴潜阳B 、平肝熄风,清热活血C 、平肝潜阳、熄风止眩D 、滋阴养血、熄风止痉5、半夏厚朴汤的功效是( C )A 、行气散结、降逆和胃B 、降逆化痰、消痞散结C 、开郁降逆、化痰散结D 、行气解瘀、化痰消痞 6、治疗阳证痈疡初起宜用 ( B )A 、普济消毒饮B 、仙方活命饮C 、黄连解毒汤D 、阳和汤 7、组成中不含人参、甘草、大枣的方剂是 ( C )A 、橘皮竹茹汤B 、小柴胡汤C 、理中丸D 、半夏泻心汤 8、温里剂常配伍的药物是(C )A 、滋阴药B 、固涩药C 、补气药D 、解表药 9、滋阴润燥剂较少配用 ( A )A 、辛香淡渗药B 、滋阴养血药C 、甘温益气药D 、咸寒润肠药 10、凉膈散的组成包括下列何方 ( D )A 、小承气汤B 、增液承气汤C 、桃核承气汤D 、调味承气汤 11、理中丸的君药是 ( C )A 、白术B 、人参C 、干姜D 、甘草 12、当归用量特重的方剂是( A )A 、生化汤B 、补阳还五汤C 、当归补血汤D 、四物汤 13、以下除哪首方剂外均有清热化痰之功( D )A 、小陷胸汤B 、蒿芩清胆汤C 、温胆汤D 、半夏白术天麻汤 14、以下属于补益剂的是(A )A 、玉屏风散B 、补阳还五汤C 、天王补心丹D 、健脾丸 15、六一散中甘草与滑石的用量比例是( D )A 、1 : 2B 、1 : 3C 、 4 : 1D 、1 : 616、防风在痛泻要方中的作用是(C )A 、升散脾中伏火B 、祛风散寒解表C 、散肝疏脾D 、祛风御风并使固表不留邪 17、下列哪一首方的配伍体现了“培土生金”之意( B )A 、补中益气汤B 、泻白散C 、归脾汤D 、四君子汤 18、清营汤证中舌象为( B )A.、舌绛苔滑 B 、舌绛苔干 C 、舌绛起刺 D 、舌绛苔腻19、阳气虚弱,阴血不足之脉结代,心悸动,舌淡苔少者,宜用( B ) A 、天王补心丹 B 、炙甘草汤 C 、酸枣仁汤 D 、生脉散20、患者肝郁血虚而致两胁作痛,寒热往来,头痛目眩,口燥咽干,神疲食少,或月经不调,乳房胀痛,脉弦而虚,治宜用( A )A 、逍遥丸B 、小柴胡汤C 、四逆散D 、龙胆泻肝汤21、患者诸虚不足,身常出汗,夜卧尤甚,久而不止,心悸惊惕,短气烦倦,治宜用( B ) A 、当归六黄汤 B 、牡蛎散 C 、玉屏散 D 、生脉散 22、因肝血不足而致虚烦失眠,咽干口燥,头目眩晕,脉细数者,治宜用 ( C ) A 、天王补心丹 B 、归脾汤 C 、酸枣仁汤 D 、朱砂安神丸23、患者素体痰多,又感风寒,痰热内蕴,肺气上逆而致哮喘咳嗽,痰多气急,痰黄质稠,苔黄腻,治宜用( A )A 、定喘汤B 、苏子降气汤C 、泻白散D 、小青龙汤 24、组成不含粳米、甘草的方剂是 (D )A 、泻白散B 、清暑益气汤C 、白虎汤D 、清胃散 25、由茯苓、芍药、白术、生姜、炮附子组成的方剂是 ( B ) A 、实脾散 B 、真武汤 C 、五苓散 D 、肾气丸 26、直接治疗次要兼证的药物是 (B )A 、使药B 、佐助药C 、佐制药D 、臣药 27、凉膈散的配伍含有 ( A )A 、泻下清上B 、透热转气C 、火郁发之D 、凉血散血 28、逍遥散中用的是 ( C )A 、干姜B 、炮姜C 、煨姜D 、生姜 29、芍药汤与真人养脏汤的组成均有( A )A 、当归、白芍B 、柴胡、白术C 、白芍、白术D 、防风、甘草 30、“釜底抽薪、急下存阴”的代表方剂是 ( B )A 、小承气汤B 、大承气汤C 、调胃承气汤D 、桃核承气汤 31、《素问·上古天真论》论养生防病的两大纲领是 ( C )A 、法于阴阳、和于术数B 、饮食有节、起居有常C 、外避邪气、内养精神D 、不妄作劳、劳逸适度 32、《素问·五脏别论》认为诊脉独取寸口的原理与下列哪项有关 ( C ) A 、肺肾 B 、肺肝 C 、肺脾 D 、心肺 33、《灵枢·百病始生》“两虚相得,乃客其形”的“两虚”是指 ( D ) A 、阴阳两虚 B 、气血两虚 C 、表里两虚 D 、正气虚与虚邪 34、《灵枢·举痛论》认为疼痛的病机主要是寒邪阻塞 ( A ) A 、经脉 B 、脏腑 C 、筋骨 D 、肌肉 35、女子二七 ( C )A 、筋骨坚,发长极B 、肾气盛,齿更发长C 、天葵至,月事以时下D 、任脉虚,太冲脉衰少 36、湿胜则 ( B )A 、动摇眩晕B 、濡泻C 、痈疡红肿D 、浮肿 37、肺 ( D )A 、在志为悲B 、在志为思C 、在志为恐D 、在志为忧 38、与心关系密切的病证是( A )A 、诸痛痒疮B 、诸风掉眩C 、诸寒收引D 、诸湿肿满分院名称 科室 姓名密 封 线39、根据《素问·六节藏象论》,肝是( B )A、封藏之本B、罢极之本C、气之本D、生之本40、根据《素问·脉要精微论》肾失守则( B )A、仓禀不藏B、水泉不止C、声如从室中言D、言而微,终日乃复言者41、能在无生命培养基上生长的最小微生物是( B )A、真菌B、支原体C、细菌D、衣原体42、在人血清中含量最高的Ig是(A)A、IgGB、IgAC、IgMD、IgE43、杀灭细菌芽孢最有效的方法是(D )A、紫外线照射B、煮沸法C、巴氏消毒法D、高压蒸汽灭菌法44、青霉素过敏性休克是属于( B )A、免疫耐受B、Ⅰ型超敏反应C、Ⅱ型超敏反应D、Ⅲ型超敏反应45、被狂犬咬伤的伤口最好采用( C )A、H 2O2 冲洗B、90%乙醇冲洗C、20%肥皂水冲洗D、弱酸冲洗46、对热抵抗力最强的病毒是( D )A、狂犬病毒B、艾滋病毒C、麻疹病毒D、乙型肝炎病毒47、病原菌侵入血流并在其中大量繁殖,造成机体严重损伤,引起严重的症状称为( B )A、菌血症B、败血症C、脓毒血症D、病毒血症48、参与Ⅰ型变态反应主要免疫球蛋白是(A)A、IgEB、IgGC、IgAD、IgM49、注射TA T的作用是( D )A、中和病毒B、中和所有的外毒素C、刺激人体产生抗毒素D、中和破伤风外毒素50、免疫活性细胞是指(A)A、B、T细胞B、参与免疫过程是所有细胞C、B细胞D、T细胞二、X型题。

(10分)1、以下属于温里剂的方剂有(BD )A、温经汤B、当归四逆汤C、温脾汤D、小建中汤2、以下药物组成中含有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四味药物的方剂有(ACD )A、健脾丸B、补中益气汤C、枳实消痞丸D、八珍汤3、独活寄生汤的药物组成中含有(ABCD )A、防风、细辛B、当归、芍药C、人参、甘草D、川芎、熟地4、以下可治疗失血的方剂有(ABCD )A、归脾汤B、黄土汤C、理中丸D、十灰散5、《素问·脉要精微论》提出的诊脉纲要包括(BCD )A、诊脉独取寸口B、脉与四时相合、脉象主病规律C、诊法常以平坦D、持脉有道,虚静为保三、名词解释。

(20分)1,痛泻要方:方名,由白术、白芍、防风、陈皮组成,有泻肝补脾之功,用补脾泻肝的药物来治疗土虚木乘,脾受肝制的肠鸣腹痛、腹泻,泻后腹痛不减的方剂。

2,生化汤:方名,由全当归、川芎、桃仁、炮姜、甘草组成,主治产后血虚受寒、恶露不行之证,因本方温经散寒,养血化瘀,而能使新血生、瘀血化,故名。

3,逆流挽舟:治疗方法之一,指用败毒散治疗外邪陷里而成痢疾者,使陷里之邪,仍由里出表而愈,如逆水中挽舟上行之意。

4,开鬼门,洁净府:鬼门即汗孔,净府指膀胱,是指发汗、利小便的治法。

四、简答题(20分)1、何谓“上焦如雾,中焦如枢,下焦如渎”?形象地概括了三焦的主要功能。

“上焦如雾”,主上焦布散水谷精气,如同雾露蒸腾。

“中焦如枢”,形容中焦主腐熟水谷,化生精微,如同沤物浸渍。

“下焦如渎”,形容下焦主排泄水液和糟粕,如同沟渠水道。

2、补益剂的含义、适应范围、使用注意有哪些?凡以补益药为主要组成,具有补益人体气、血、阴、阳等作用,治疗各种虚证的方剂,统称为补益剂。

适应于各种虚证。

使用注意:a辨虚证之实质和具体部位,分清气血阴阳究竟虚在哪方面,再结合脏腑相互资生关系,予以补益。

b 辨虚证之真假,“大实之证,反有羸状”,若误用补益,则犯实实之戒。

c 注意脾胃功能,补益药易于壅中滞气,可适当加入理气药使补而不滞。

d 补益药宜慢火久煎,务使药力尽出,一般空腹或饭前服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