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百变卡通玩具+教学设计

百变卡通玩具+教学设计

岭南版美术:第16课百变卡通玩具教学设计【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
1、感受卡通形象夸张的比例百变卡通玩具;
2、能与同学合作,百变卡通玩具共同创作六个头部与身体一样大的卡通形象;
3、知道“百变卡通玩具”正、反面的设计百变卡通玩具方法。

过程与方法:
1、在欣赏中,感受一夸张比例设计的卡通形象,百变卡通玩具激发变化创新的兴趣;
2、在“玩一玩”中,感受创作愉悦。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对造型的多种变化产生兴趣;
2、能与同学合作创作,共享成功的欢乐。

【教学重点】能设计比例夸张的卡通形象,并设计制作成百变玩具。

【教学难点】正面与反面的卡通形象头部与身体的位置。

【教学时间】第15周
【教学准备】范作
【教学内容】百变卡通玩具
【教学过程】
1、玩一玩,感受夸张的比例能产生幽默的卡通形象。

变一变、看一看:在原来的卡通形象上,岭南版美术教案百变卡通玩具http://贴上自己的头像激发思考兴趣,如1/2的人物头像与身体比例,使你产生什么感觉?(有趣、幽默)
画一画、比一比:取相同的两张方格进行反绘画合作竞赛,一人在正反面头部,一个在正反面画身体,两人组合成卡通形象,感受简
单的“百变形象”。

看哪一组合作得最好。

(鼓励创作有趣、夸张的卡通形象及组合方法)
2、在探究中,欣赏有趣的卡通形象,激发创造思维。

看一看、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一张“卡通形象”?为什么?
想一想、说一说:有趣在哪里?(感受“线与色”的表现和具有人一样的表情、动作、衣服的卡通形象。


看一看、说一说:提供一些卡通动物形象,引导进行拟人化变一变,激发创造思路。

3、探究折叠卡片的设计制作方法。

看一看、说一说:小组讨论思考,为什么要12个小格?卡通人物为什么这样设计?
想一想、说一说:设计接力游戏,小组先设计好12个格子,然后每人画一个格子,注意头部与身体的位置。

剪好后小组内进行“折、叠、玩”游戏,看看是否设计制作适当,是否要修改。

4、比一比,培养自信心。

评价点:卡通形象有趣、幽默;头部与身体的设计正确;百变卡通玩具剪、折美观。

【板书设计】百变卡通玩具
范作
【布置作业】做一个正反折叠的卡通造型玩具。

【教学后记】本课学习内容学生很感兴趣,学习积极性很高,基本都掌握了“折叠剪纸”的方法,而且还能进行夸张、有趣的动态造型想象,激发了他们审美的兴趣和创作的冲动。

二年级美术《百变卡通玩具》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2.感受卡通形象夸张的比例。

3.能与同学合作,共同创作六个头部与身体一样大的卡通形象。

4.知道“百变卡通玩具”正、反面的设计方法。

二、教学要点:
1.重点:能设计比例夸张的卡通形象、并设计制作成百变玩具。

2.难点:正面与反面的卡通形象头部与身体的位置,折、叠、剪的设计与制作方法。

3.兴趣点:①卡通形象的夸张比例。

②百变卡通玩具。

③贴上自己照片的卡通形象。

4.观察点:。

①卡通形象的头部与身体的1/2比例设计。

②拟人化的人物表情、动态服饰设计。

三、课前准备和课时
1.彩色笔、油棒、剪刀、各种色纸和装饰物。

2.(二课时)
四、教学过程:
课后记:要学生学会直线撕,弧线撕和变线撕。

变卡通玩具
《百变卡通玩具》
年级:二年级计划课时: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感受卡通形象夸张的比例;②初步认识民间纸玩具的起源;③在玩的过程中学会妙用纸材,运用折、剪、翻的方法进行玩具的设计与制作;④加深认识卡通形象的独特风格。

2、过程与方法:
①在欣赏中感受百变纸玩具的趣味性;②在“试一试”中,掌握“百变卡通玩具”的折叠剪画的方法;③在“玩一玩”中,感受创作愉悦。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对玩具的多种变化产生好奇与兴趣;②大胆想象,妙用纸材,增强环保意识;③能与同学相互交流、互相帮助,感受成功的快乐。

二、学生分析
低年段的小孩非常喜欢绘画、收集各种各样的卡通形象,喜欢各种神奇的东西,对神秘的东西有一种向往。

课余时间也会利用身边的纸张折叠成各种玩具进行娱乐。

所以本课能很好的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积极性。

三、教材分析
游戏,是儿童最感兴趣的活动。

本课教材以新课标中的“激发学生兴趣”为理念,设计了学生感兴趣的“百变卡通玩具”的学习内容。

学生经过前几节课学习可爱的卡通形象,对卡通形象的独特艺术特征有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本课教材以妙用纸材制作百变卡通玩具,通过折一折、画一画、翻一翻,让学生感受变化出多种形象的乐趣。

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
重点:运用折、剪、画、翻,制作玩具以及认识卡通形象的独特造型风格。

教学难点
难点:在制作过程中卡通人物或动物的头和身体在翻一翻后要连接在一起。

四、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引导观察
师:我们来看看,这是谁啊,他最大的本领是什么呀?
生:孙悟空,他最大的本领是七十二变。

师:老师认识一个朋友,他的本领跟孙悟空一样,也会变身。

你们想认识一下吗?出示玩具,做演示:变化头部,身体。

生:想。

(全神贯注地看着老师的一举一动。


师:你们知道他是怎么变身的吗?你们想不想有这么大本领的朋友?
生:我知道,将纸反过来。

想!
(导入本课,出示课题)
设计意图: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探究卡通玩具的制作与设计方法
这个玩具跟普通的玩具有什么不同?出示幻灯片让学生进行比较。

这个玩具最吸引你的是什么?
简单介绍纸玩具的起源。

(这是一个用纸制作的纸玩具,大概四十多年前就有这种形式的玩具出现了,以前是以古装戏剧人物为主,现在的以卡通动物、人物为主。

)你知道这个玩具是怎样变身的?展开卡通文本预览:
玩具,让学生观察。

看一看,做一做:
(玩具变化的方法:折一折、剪一剪、翻一翻)用幻灯片展示:将纸材分成十二格,需要的地方用剪刀剪开,变换的方法有:左右或者上下翻动。

你还有其他的剪法吗?(如竖剪)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观察、欣赏和发现,初步认识纸玩具的起源,了解卡通形象头部和身体的正方折叠,可以产生多种变化。

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说一说,比一比:
(卡通形象的设计)知道了这个小朋友变身的秘密以后,你想让你的好朋友变成什么?怎样使这些卡通人物或者动物形象更可爱?更吸引人?幻灯片展示:让学生判断它们的表现手法:夸张、拟人。

设计意图:再次感受卡通形象的独特艺术风格。

启发创造思维。

看一看,想一想:
(头和身体错位的处理)展示一个头和身体错开的样品,问学生:他变身成功了吗?为什么?小结:再翻第二张纸的时候把其中的一部分盖住了,再从原来的部分延伸出头或者身体,这样才不会错位。

变身成功。

设计意图:运用比较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地发现头和身体连接的方法。

培养自主解决难点的能力。

想一想,做一做:
每人制作一个卡通玩具,看谁的本事本领大。

学生开始制作设计自己心目中的卡通形象。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在制作过程中与同学间相互交流,相互帮助。

培养学生表达、交流能力,互帮互助精神。

3、比较中感受创作的乐趣。

看一看,评一评:
(感受纸材的妙用,培养环保意识。

)向学生讲解一些环保知识。

相互展示自己的作品,个人上台介绍:好朋友的名字,变身的本领等,从中感受到纸材的用途。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多种搭配所产生的幽默,有趣的画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