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嵌岩桩桩长的计算

嵌岩桩桩长的计算

一、计算过程及说明
5.3.4 支撑在基岩上或嵌入基岩内的钻(挖)孔桩、沉桩的单桩轴向受压承载力 容许值【Ra】,可按下式计算:
[Ra]=c 1A P f rk +u∑c 2i h i f rki +0.5ζs u∑l i q ik c 1-根据清孔情况、岩石破碎情况等因素确定的端组发挥系数,按《公路桥涵 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按表5.3.4采用
本桥c 1=0.6A p -桩端截面面积(m 2),对于扩底桩,取扩底截面面积
本桥A P =3.1415926X D 2/4 = 1.7671
桩径=1.5
f rk -桩端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kp a ),粘土质岩取天然湿度单轴抗压 强度标准值,当f rk 小于2MPa时按摩擦桩计算(f rki 为第i层的f rk 值)
本桥f rk =
5300
(KPa)3371.71
(KN)
c 2i -根据清孔情况、岩石破碎情况等因素而定的第i层岩层的侧组发挥系数,按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按表5.3.4采用u-各土层或各岩层部分的桩身周长(m);
h i -桩嵌入各岩层部分的厚度(m),不包括强风化层和全风化层m-岩层的层数,不包括强风化层和全风化层
1970.1(KN)
ζs-覆盖层土的侧阻力发挥系数,根据桩端f rk 确定:
ζs=0.8
l i -各层土的厚度(m)
q ik -桩侧第i层土的侧阻力标准值(KPa),宜采用单桩摩阻力试验值,当无试验条件 时,对于钻(挖)孔桩按本规范5.3.3-1选用,对于沉桩按本规范表5.3.3-4选用n-土层的层数,强风化层和全风化层按土层考虑
0.8x0.75xc 1A P f rk =0.8x0.75xu∑c 2i h i f rki=
3973.49(KN)
[Ra]-单桩轴向受压承载力容许值(KN),桩身自重与置换土重(当自重计入浮力时,
置换土重也计入浮力)的差值作为荷载考虑
9315.29(KN)
附注:1、当入岩深度小于或等于0.5m时,c 1乘以0.75的折减系数,c 2=0
本桥入岩深度= 2.63(米)
2、对于钻孔桩,系数C1、C2应降低20%采用;桩端沉渣厚度t应满足下列要求:
D<=1.5m时,t<=50mm;D>1.5m时,t<=100mm;
本桥所采用的钻孔方式:钻孔桩
3、对于中风化层作为持力层的情况,C1、C2应分别乘以0.75的折减系数
本桥持力层为:弱风化
5.3.5 当河床岩层有冲刷时,桩基须嵌入基岩,嵌岩桩按桩底嵌固设计。

其应嵌入 岩中的深度,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1、圆形桩
2.63
2、矩形桩
2.02
h-桩基嵌入眼层中(不计强风化和全风化)的有效深度(m),不应小于05.m M H -在基岩顶面处的弯矩(KN.m)
1800(KN.m)β-系数,β=0.5~1.0,根据岩层侧面构造而定,节理发育的取小值,节理 不发育的取大值
0.5
d-桩身直径(m)
b-垂直于弯矩作用平面桩的边长(m)
2
二、桩长的计算及结果
2400(KN)
14(米)合适
初步拟定桩长L=14
桩长的采用参考拟定桩长L=h=(M H /(0.0655βf rk d))0.5=h=(M H /(0.0833βf rk b))0.5=本桥所采用的M H 值=本桥所采用的β值=本桥所采用的b值=单桩顶垂直轴力【N】=0.5ζs u∑l i q ik =
[Ra]=c 1A P f rk +u∑c 2i h i f rki +0.5ζs u∑l i q ik=
值,当无试验条件
-4选用
力时,应满足下列要求:设计。

其应嵌入
采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