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住院医师培训内容
内容 第 1 年:理论课学习
临床科室轮转 第 2 年:理论课学习
临床科室轮转
第 3 年:临床科室轮转
时间(月) 2
10 1 11
4
具体课程 全科医学概论 医患关系与医学伦理学 康复医学 临床心理咨询 科研设计与论文撰写 社区卫生服务管理 内科 实用卫生统计与流行病学原理 与方法 社区预防保健
急诊科 内科 儿科 外科 妇产科 传染科
轮 转科室
轮转时 间
全科门诊 中心 康复及中医 站点
慢性病管理 传染病管理 健康教育 健康管理 家庭病床 全科病房(老年护理院) 儿童保健
14 周 8 2 4 2周 1周 1周 1周 4周 2周 1周
计划免疫
1周
妇幼保健
1周
合计
28 周
注:以上安排可根据本学科的情况进行微调
三、培 祝墡珠,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2013 年 5 月
精神科 急诊科 传染科 外科
时 间(月)
科室
12(包括老年病、 EKG )
妇产科
3(包括儿保门诊、 儿内科门诊及内内科病房、 儿 皮肤科
科传染病门诊及病房)
1
眼科
2
耳鼻咽喉科
1
康复科
2
选修
时 间(月) 1 1
0.5 0.5 1 1
注意:要求能说出临床轮转各科室的主要学习内容、目的、要求、管理病种、操作技能、
中山医院全科基地住院医师培训内容
一、培训目标 通过全科住院医师教育, 培养具有高尚职业道德和良好专业素质、 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 能以人为中心、以维护和促进健康为目标,向个人、家庭与社区居民提供综合性、协调性、 连续性的基本医疗保健服务的合格全科医生,并成为社区卫生服务的骨干。
二、培训方法 培训内容分三个部分,即全科医学相关理论、临床科室轮转、社区实习。 全科医学相关理论学习,时间为 3 个月;采取集中授课和自学的方式进行。 临床科室轮转时间为 26 个月。在轮转期间,学员参加临床培训基地的主要临床三级科 室和相关科室的医疗工作, 进行临床基本技能训练, 同时学习相关专业理论知识。 相关管理 制度依照临床实习管理制度要求执行。 此外, 在医院轮转期间, 每周安排不少于半天的集中学习,以小讲课、 教学研讨会与案 例讨论等方式, 学习全科医学相关问题与相关学科新进展。 第 1 年的学员每月安排 1~2 天到 社区基地参与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和安排的教学活动。 社区培训基地实习时间为 7 个月。 要求学员在社区培训基地工作, 并在指导教师的指导 下开展全科医疗和社区卫生服务工作。 社区培训基地安排经过师资培训合格的医师, 实行一 对一带教。 全科医学住院医师培养的内容及时间分配
序号 1 2
课程 全科医学概论 医患关系与医学伦理学
时间(学时) 88 24
3
康复医学
40
4
临床心理咨询
24
5
社区预防保健
54
6
实用卫生统计与流行病学原理与方法
52
7
科研设计与论文撰写
16
8
社区卫生服务管理
40
合计
338
注意:要求能说出 9 门理论课程的主要学习内容、目的、要求、授课形式、考核方法,反 馈 9 门理论课程学习的意义。 (具体内容参照《规培细则》 )
0.5 个月 每科室选修时间 在不低于 0.5 个 月,最多为 1 个 月
社区培训基地实习
7
(含早期接触社区计划)
完成细则要求 完成毕业论文 在第 1 年内分散安排进社区
7 个月 18~24 天 第 1 年内每月 1.5~2 天
注:每个月按 22 天计算;理论课学时按每天 6 学时计算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社区实践培训计划
3、理论课的授课师资是如何产生的? 理论课的授课教师包括:复旦大学医学院与公共卫生学院的专职教师(即高校教师) 大学附属各家教学医院的资深教师(有医院院长、全科基地主任、各专科主任等) 学基地的资深教师。
、复旦 、社区教
第二部分 医院科室轮转( 26 个月) 全科住院医师轮转临床科室及时间安排
科室 内科 儿科
问与答:
1、理论课学习阶段如何评价学员的表现?如何给予学员反馈? 主要根据出勤情况、 平时表现与考核成绩进行综合评价, 出勤情况由基地教学管理教师专人 负责、平时表现和考核成绩由每门课程的授课教师负责。 基地教学管理教师与授课教师保持密切联系,沟通学员情况,并共同给予学员反馈信息。
2、理论课学习阶段如何监督学员的劳动纪律? 学员有严格的出勤管理制度, 请假流程是首先与基地教学管理教师请假, 同意后再报告基地 主任、教育与人事部门。如果违反程序,基地教学管理教师与其沟通,如果反复违反,则由 基地内部讨论后上报医院教育与人事部门处理。
皮肤科 精神科
时间分配 88 学时 24 学时 40 学时 24 学时 16 学时 40 学时 10 个月 52 学时
54 学时 2 个月 2 个月 3 个月 2 个月 1 个月 1 个月 1 个月 1 个月
康复科 五官科
1 个月 0.5 个月
临床科室选修
1
眼科 可选修科室包括 :影象科、中医 科,或自选的其它科室
四、培训内容与要求
第一部分 理论课学习( 3 个月)
本部分学习内容包括全科医生综合素质培养相关课程
(详见总则) 和全科医学相关理论
学习。 全科医学相关理论学习的主要课程及学时分配本详见下表。
职业病防治、 医学法规等
其他 5 门公共科目的具体要求见卫生局通知,上课时间和考核方法待医学会决定。
全科医学相关理论课程及学时分配
轮转形式、出科考核方法,反馈各科室轮转学习的意义。
(具体内容参照《规培细则》 )
问与答:
1、临床轮转阶段如何评价学员的表现?如何给予学员反馈? 主要根据出勤情况、 平时表现与出科考核成绩进行综合评价,
出勤情况由临床教师、 主治医
师负责,基地教学管理教师不定期抽查;平时表现和考核成绩由临床教师、主治医师负责。
反馈: ①临床教师、 主治医师通过学员平时表现及时反馈信息, 通过出科考核情况综合反馈
学员临床学习能力; ②基地教学管理教师与临床教师保持密切联系,
沟通学员情况, 并共同
给予学员反馈信息;③学员的“一对一”导师每月定期与其进行面谈,反馈学习进度、困难
与收获。
2、临床轮转阶段如何监督学员的劳动纪律? 学员有严格的出勤管理制度, 请假流程是首先与临床教师、 主治医师、 总值班及轮转科室主 任请假, 同意后再报告基地教学管理教师与基地主任, 最后需经教育与人事部门同意。 如果 违反程序, 基地教学管理教师与其沟通, 如果反复违反, 则由基地内部讨论后上报医院教育 与人事部门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