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加强建筑施工管理措施论文

加强建筑施工管理措施论文

加强建筑施工管理措施探析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以及建筑材料价格的逐渐上涨,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的利润逐年降低。

为了提高企业利润,降低成本,我国建筑工程施工企业正在不断提高自身管理水平,通过提高管理水平促进企业成本的降低,从而提高企业综合利润。

施工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点,科学的建筑施工管理可以降低施工质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协调措施
1.建筑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1.1技术质量方面
现代建筑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涉及的专业越来越多,安装的质量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

每一个专业既有自己的特定位置空间、技术要求,同时又必须满足其他专业施工的时间顺序和空间位置的合理需求。

同时由于新技术、新产品的不断出现和应用,施工人员未能及时掌握,也会带来问题。

1.2建筑施工中的安全问题
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在建筑行业中占据着重要位置,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是否做好会直接牵连到人的生命,影响到企业的信誉度和整体的管理工作素质,所以,在建筑施工工程的管理工作中,对于员工的安全教育工作应予以充分重视。

高空作业是建筑施工中的首要问题,高空作业必须要找出禁区,并设置围栏、挂牌示警。

凡在高空作业外沿必须在行人处,应支搭防护棚。

建筑物的预留洞、
电梯井口、楼梯口、阳台口等均要设置防护围栏。

脚手架必须先经设计计算,并经技术负责人批准后方可搭设。

在施工层与首层之间每隔3-4个楼层还必须支搭挑出安全网,安全网要在确无高空作业时方可拆除。

安全帽、安全带均应合格并有效佩戴。

1.3管理不当、施工过程不满足规范
不按工程量计算所用材料,水灰比变大或拌制混凝土时水泥比例降低,出现露筋或表面不光洁问题。

震捣不密实、不及时、不均匀、水灰比太小,导致浇筑的混凝土松散,内有气泡或孔洞,造成局部凝力降低,形成渗漏隐患。

混凝土养护不足,导致混凝土中水泥固结缺水而不能充分水化,造成混凝土质量整体下降,大大降低程度。

1.4建筑施工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
建筑施工中可能引起的环境污染包括:噪声污染、空气污染、水污染等。

噪声污染是建筑施工中居民反应最强烈和常见的问题,噪声污染贯穿于建筑施工和装潢施工中的全过程。

施工时打桩机的噪声瞬间值超过90db(a),混凝土浇捣时的噪声高达80db(a),可见施工噪音是个非常值得关注和有待解决的问题。

2.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应遵循的原则
2.1质量原则
工程建设和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联系紧密,搞好工程质量管理是每个参与工程建设者的不可推卸的责任。

质量的好坏关系到国家的繁荣和富强,关系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必须要竖立质量第一
的思想。

2.2预防原则
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应该做到积极预防事先管理,一个好的建筑就是好的设计和好的施工共同作用产生的。

只有在项目管理的全过程中采取各项预防措施消灭种种不合质量要求的因素才能够确保产品的质量。

预先保证各质量因素是工程项目质量可靠的前提条件。

2.3数据说话原则
质量控制必须建立在可靠的数据基础上,只有依靠可以确切反映客观实际的数字和资料才能够科学管理。

运用数理统计方法,以数据说话,对工程实体或工作对象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管理,在大量数据中寻找控制质量的规律性,进而研究工程质量的波动情况,寻求影响工程质量的主次原因,保证工程项目的优质建设。

2.4服务原则
工程项目要满足用户的要求,尤其是质量方面的要求。

把为用户服务的原则作为工程项目管理的出发点,并贯穿到各项工作中去。

树立下道工序就是用户的观念,各个部门和人员都有前后工作顺序,在自己的工序上保证质量过关,若达不到要求则不能交给下道工序,一定要最终让用户满意。

3.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措施
3.1做好施工前的技术准备
施工前要熟悉建筑施工的设计图纸和技术规范及操作流程,仔
细熟悉施工组织设计及有关技术经济文件对施工顺序、施工方法、施工进度、技术措施及现场施工总平面布置的要求,弄清施工任务中的薄弱环节和关键部位。

3.2做好建筑施工中的检查工作和管理工作
3.2.1检查包括检查材料、半成品和生产设备的否具有其供应单位出示的合格证;工作人员是否按照图纸施工、是否贯彻组织设计的顺序和方法,是否严格遵守操作规范;对测量放线及施工过程中的技术检查和复查,其与规范图纸和质量的标准之间的误差应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并且在最后要做好相关的记录文件。

3.2.2施工方法的管理
在每一分项工程施工之前,做到“方案先行,样板先行”。

施工方案必须实行分级审批制度。

方案审完后,做出样板,反复对样板中新存在的问题进行修改,直至达到设计要求方可执行。

对于技术交底,应将其分成两个部分:一般性的分部工程技术交底和关键过程、特殊过程的技术交底。

在工程实施过程中,要进行连续的监控,并应有实施记录。

针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需要对施工方案进行修改,必须要制定程序化的制度文件,使施工方案的实施处于受控状态。

3.2.3施工工序的管理
在施工中要建立严格的交接班检查制度,根据“下道工序就是用户”的观点,在工序交接时进行签证,如果质量不符合标准,可以拒签,并向质监员或项目经理反映,在做出仲裁后方可施工。


监员应严格依据国家现行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对分部分项及单位工程进行质量检验。

班级实行自检互检制,并执行按质量标准施工的操作纪律和班组分项工程质量不合格便返修的制度。

对于那些质量容易波动的工序或对工程质量影响比较大的关键工序检
测手段或检测技术比较复杂而靠班组自检互检不能保证质量的工序,最后交工前的检查更要严格把质量检验关。

3.3安全技术和安全技术交底
制定建筑工程安全教育制度,加强宣传教育,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正确严格执行安全规范。

安全生产教育包括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规和制度;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建筑施工中因工伤亡事故的典型案例和高空坠落、触电、物体打击伤害等事故的控制预防措施。

3.4强化建筑工程管理意识
随着世界信息化的普及,现代建筑企业日常管理活动中有了现代化管理思和管理手段的身影,工程管理对施工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投资效益的改善、程质量保证等的影响,逐步让社会认可了项目管理的作用和价值。

企业需要在传播教育工作上下足功夫,这样才能使得社会进一步广泛了解和认可建筑工程管理的作用和价值。

为提高企业人员的管理意识,需对员工进行职工培训、普及现代化管理知识。

管理层人员需要不断学习,在工程实践过程中本着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切实提高管理水平,使建筑业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4.结束语
目前建筑工程领域质量管理制度正处于逐步完善阶段,随着相关制度的推行,将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提高管理方式,提升管理水平,实施长效管理;不断修订、完善和健全工程质量安全法律体系,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进一步增强企业质量管理的自觉性,提高质量意识,加强项目管理力度,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更好的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周海云,刘俊峰.加强建筑施工管理的有效措施[j].技术与市场,2011.(07).
[2]冯洋,王欣,许宏达.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浅析[j].科技资讯,2011,(10).
[3]王永进.浅谈建筑工程质量的管理方法[j].今日科
苑,2006,(12).
[4]徐伟强.论建筑施工管理及其创新[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24).
[5]张维军.建筑施工过程的进度控制及其实现[j].建筑设计管理,2009,(08).
[6]李宝山,黄广文.浅谈建筑施工管理[j].民营科
技,2007,(07).。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