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中生物教材各版本间说法对照分析
高中生物教材各版本间说法对照分析
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感受器,传入神经元,反射中枢、传出神经元、效应器
肾上腺素、雌(雄)性激素
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TSH)、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
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ADH)
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ADH)
肾上腺激素、雌(雄)激素
甲状腺激素
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
细胞凋亡(编程性细胞死亡)
细胞凋亡(编程性细胞死亡)
细胞凋亡(细胞编程性死亡或生理性死亡)
致癌因子:物理/化学/病毒
癌细胞表面糖蛋白减少,黏着性降低
致癌因子
癌细胞表面糖蛋白减少,黏着性下降
致癌因素
正常细胞表面有粘连蛋白,使细胞间粘连
致癌因子:物理/化学/病毒
细胞间黏着性降低
致癌因素:物理/化学/生物
艾弗里(美国),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
威尔金斯(英国)与富兰克林(英国),DNA晶体X射线衍射图
赫尔希和蔡思(美国),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1957年,富兰克林∙科瑞特,烟草花叶病毒拆和实验
芽孢杆菌(必修2中是苏云金芽孢杆菌)
选修中是苏云金芽孢杆菌
遗传密码、逆转录酶、反转录
遗传密码子、逆转录、逆转录酶
遗传密码、逆转录、逆转录酶
呆小症
先天愚型(21-三体综合征或唐氏综合征)、特纳氏综合征(卵巢、乳房发育不全,XO)、葛莱弗德氏综合征(睾丸发育不全,XXY)、外耳道多毛症、镰刀形细胞贫血症
呆小病
21三体综合征(先天愚型)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性腺发育不全综合征
呆小症
21三体综合征(唐氏综合征或先天愚型)
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
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
胚芽鞘、两重性、拮抗作用
波森∙詹森、温特
苗的尖端(苗尖端)、背光面、向光面、
幼苗、双重性、作用是相互对抗的
胰岛A细胞(胰高血糖素)
胰岛B细胞(胰岛素)
胰岛A细胞(胰高血糖素)
胰岛B细胞(胰岛素)
胰岛α细胞(胰高血糖素)
胰岛β细胞(胰岛素)
正常血糖浓度:0.8~1.2g/L
正常血糖浓度:3.9~6.1mmol/L
第一阶段:细胞溶胶
第二阶段:线粒体基质
第三阶段:线粒体内膜
厌氧呼吸:细胞溶胶
有氧呼吸:
第一阶段:细胞质基质
第二阶段:线粒体基质
第三阶段:线粒体内膜上
无氧呼吸:细胞质基质
有氧呼吸:
第一阶段:胞质溶胶
第二阶段:线粒体基质
第三阶段:线粒体内膜上
无氧呼吸:胞质溶胶
细胞凋亡(细胞编程性死亡)
细胞凋亡(细胞程序性死亡)
线粒体:铁苏木精,呈蓝色
RNA:派洛宁,呈红色
DNA:甲基绿,呈蓝绿色
未设置线粒体实验
RNA:派洛宁,呈红色
DNA:甲基绿,呈蓝绿色
线粒体:詹纳斯绿B染液,蓝绿色
RNA:焦宁,呈红色
DNA:甲基绿,呈绿色
脂质——脂肪(良好的储能物质);磷脂;固醇
脂质——脂肪(所需能量的主要储存形式);类脂;固醇
脂质——油脂(贮能物质);
艾弗里(美国)
1952年,富兰克琳(英国)【选修一中是富兰克林】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活体实验和离体实验)
埃弗里
威尔金斯
富兰克林
1928年,格里菲思(英国),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
艾弗里(美国),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
维尔金斯(英国)与弗兰克林(英国),拍摄DNA晶体X射线衍射照片
1928年,格里菲斯(英国),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
选择透过性膜
糖蛋白
膜蛋白
磷脂双分子层(基本骨架)
选择透过性膜
糖蛋白或糖脂叫糖被
磷脂双分子层(基本骨架)
细胞膜又叫质膜
ATP——三磷酸腺苷,
A—腺苷,P—磷酸基团
ATP——腺嘌呤核苷三磷酸
(由一分子腺嘌呤、一分子核糖、三分子磷酸组成)
A:腺嘌呤核苷,P:磷酸基团
ATP——腺苷三磷酸(由1个核糖、1个腺嘌呤、3个磷酸基团组成)
林德曼10%定律(能量传递按10%计算)
胞体、树突;标志重捕法
年龄结构、性比率、迁入率、迁出率
环境容纳量、物种丰度、指数增长(J形曲线)、逻辑斯谛增长(S形曲线)、生态瓶
能量传递按10%计算
T细胞、B细胞、浆细胞
T细胞分泌淋巴因子
过敏原、过敏反应
吞噬细胞
效应T细胞(浙科中是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
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效应B细胞(浆细胞)
的NaOH溶液和质量分
数为5%的CuSO4溶液
三脚架
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是否有由核膜包围的细胞核
是否有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是否有由膜包围的细胞核
是否有由核被膜包围的典型的细胞核
RNA:吡罗红,呈红色
DNA:甲基绿,呈绿色
线粒体:健那绿染液,呈蓝绿色
RNA:派洛宁,呈红色
DNA:甲基绿,呈绿色或蓝色
脂肪:苏丹Ⅲ染液,橘黄色
还原性糖:斐林试剂,隔水加热煮沸2~3min,砖红色沉淀
脂肪:苏丹Ⅳ染液,红色
斐林试剂:甲液质量浓度为
0.1g/mL的NaOH溶液和乙液质量浓度为0.05g/mL的CuSO4溶液
三脚架
双缩脲试剂(A液:0.1g/mL NaOH;B液:0.01g/mL CuSO4)
三角架
斐林试剂:质量分数为10%
杂交试验
无子西瓜
纯(杂)合体
遗传信息的传递规律:基因的分离规律、自由组合规律
豌豆闭花授粉、自花传粉
无子西瓜
纯(杂)合体
1928年,格里菲思(英国),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
艾弗里(美国),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
威尔金斯(英国)
富兰克林,提供的DNA衍射图谱
1928年,格里菲思(英国)【选修一中是格里菲斯】,肺炎球菌
还原性糖:斐林试剂,隔水加热2min,砖红色沉淀
脂肪:苏丹Ⅲ染液,橘黄色【用50%的酒精溶液洗去浮色】
淀粉:碘液
还原糖:本尼迪特试剂,热水浴加热(80℃~100℃)2~3min,红黄色沉淀
油肪:苏丹Ⅲ染液,橙黄色【用50%的乙醇溶液洗去浮色】
淀粉:碘-碘化钾
还原性糖:班氏试剂,沸水加热1~2min,砖红色沉淀
光反应:类囊体的薄膜上
暗反应:叶绿体内的基质中
光反应:类囊体膜上
暗反应:叶绿体的基质中
光反应:类囊体膜上
碳反应:叶绿体基质中
光反应:类囊体膜上
暗反应:叶绿体的基质中
光反应:类囊体膜上
碳反应:叶绿体内的基质中
1771年,普利斯特利(英国),小白鼠实验
1779年,英格豪斯(荷兰)
1880年,恩格尔曼(美国),水绵和好氧细菌实验
列文虎克(荷兰),自制显微镜可放大300倍
1858年,魏尔肖(德国),细胞只能来自细胞
1665年,虎克(英国),发现小室称为细胞
施万(其他版本为施旺)
菲尔肖(德国),所有的细胞都必定来自已存在的活细胞
1604年,詹森(荷兰),制成世界上第一台显微镜
1665年,罗伯特∙胡克(英国),发现细胞(木栓结构)
1674年,列文虎克(荷兰)
罗伯特∙胡可(英国),发现细胞
列文虎克(荷兰)
1855年,魏尔肖(德国),只有细胞才能产生新细胞(即细胞只能来自细胞)
还原糖:斐林试剂(1mL)检测时放入50℃~65℃温水中加热约2min,砖红色沉淀
脂肪:苏丹Ⅲ(Ⅳ)染液,橘黄(红)色;【用50%的酒精溶液洗去浮色】
淀粉:碘液
17世纪中叶,范∙海尔蒙特(比利时),植物生长
1771年,普利斯特莱(英国),小鼠实验
1779年,杨∙英根豪斯(荷兰)
1883年,恩吉尔曼(德国),利用丝状绿藻实验
1905年,布莱克曼,用黑藻测定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普利斯特利(英国)
布莱克曼(英国)
1642年,海尔蒙特(布鲁塞尔),植物生长
1771年,普里斯特利(英国),小鼠实验
抵抗力稳定性、恢复力稳定性、自我调节能力
就地保护、易地保户、灭绝
自我延续(即恢复力稳定性)、自我修复(即抵抗力稳定性),自我调节、就地保护、迁地保护、绝灭
氟利昂、制冷剂、稳定性未设置
自我调节能力、灭绝
直接价值、间接价值、潜在价值
直接价值、间接价值、潜在价值
未设置
地理隔离
地理隔离
地理障碍
生物多样性:基因/物种/生态系统多样性
A—腺苷,P—磷酸基团
ATP——三磷酸腺苷,
A—腺苷,P—磷酸基
ATP——三磷酸腺苷(由1个核糖、1个腺嘌呤、3个磷酸基团组成)
A—腺苷,P—磷酸基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无水乙醇
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丙酮
光合色素的提取与分离:95%的乙醇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与分离:丙酮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丙酮或无水乙醇
胞吞、胞吐
被动运输: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
主动运输:需载体蛋白,消耗能量
内吞、外排
被动运输: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
主动运输:需载体蛋白,消耗能量
胞吞、胞吐
1665年,虎克(英国),发现细胞(栓木组织)
列文虎克(荷兰),自制显微镜
1858年,魏尔肖(德国),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1665年,胡克(英国),发现小室称为细胞
人教
苏教
浙科
中图
北师大
糖原着丝粒涨破
糖原着丝粒涨破
糖元着丝点胀破
糖元着丝粒
糖原着丝粒胀大
被动运输: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
主动运输:需载体蛋白,消耗能量
胞吞、胞吐
被动运输:简单扩散、易化扩散(协助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