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现代管理学--激励及案例分析
现代管理学--激励及案例分析
• 工资待遇高、工作条件好能减少不满,不产生 激励。
• 中科院心理所的专家研究发现,工资和奖金因 素在工作重要性的排列中列第6位、第8位,第 1位是成就感,依次是被赏识、工作本身、责 任感、晋升的机会,这说明了非金钱因素的重 要性。
• 成就、成长、工作本身、责任感、赞赏、晋升 产生激励
21
3、成就需要理论
最优秀的管理者有高权力需要和低合群需 要。
工作保证; 医疗人寿保险; 安全规则 基本工资, 工作机会, 温暖, 饮水, 工作餐
16
简评
管理学
•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第一次揭示了人类行为 动机的实质
• 需要是人类行为的导源 • 需要是人类内在的、天生的、下意识存在的 • 满足了的需要不再是激励因素
17
保健-激 励因素
2、双因素理论
管理学
双因素理论是1959年由美国的赫茨伯格提出的, 其主要内容有:
• 在管理过程中,对人的行为的激励,就是通过心 理因素的研究,采取各种手段,制造各种诱因, 诱发人们贡献出他们的时间、精力和智力。
12
一、激励概述
管理学
没有满足 引发紧张
优势动 机导致
达到
需要
动机
行为
目标
反馈
满足
13
二、主要的激励理论
• 激励内容理论 • 需要层次理论 • 双因素理论 • 成就需要理论 • X理论与Y理论
双因素模型:
保健因素
不满意
没有满意 ≠不满意 没有不满意 ≠ 满意 激励因素
没有不满意 不满意
满意
19
没有满意
双因素分析
管理学
激励因素
成就 承认 工作本身 责任 晋升 成长
极满意
保健因素
监督 公司政策 与监督者的关系 工作条件
工资 同事关系 个人生活
地位 保障 与下属的关系
极不满意
20
管理学
双因素理论的启示
某一层需要得到满足后,另一层才出现。
人性理论: 自然人? 经济人? 社会人? 复杂人?
激励是对具体的社会系统中未满足的1需5 要进行刺激的行为过程。
需要层次体系
满足方式
管理学
自我实现需要 尊重需要
社交需要 安全需要 生理需要
挑战性项目, 创新与 创造机会, 培训
重要项目, 赏识, 显赫的办公位置
朋友, 权贵, 上级, 顾客
管理学
• 就这样过了一段时间,问题又出现了。大兔子非常难捉到, 小兔子好捉。但捉到大兔子得到的奖赏和捉到小兔子得到的 骨头差不多,猎狗们善于观察发现了这个窍门,专门去捉小 兔子。慢慢的,大家都发现了这个窍门。猎人对猎狗说: “最近你们捉的兔子越来越小了,为什么?”猎狗们说: “反正没有什么大的区别,为什么费那么大的劲去捉那些大 的呢?”
7
四 长期的骨头
管理学
• 猎人做了论功行赏的决定。分析与汇总了所有猎狗 捉到兔子的数量与重量,规定如果捉到的兔子超过 了一定的数量后,即使捉不到兔子,每顿饭也可以 得到一定数量的骨头。猎狗们都很高兴,大家都努 力去达到猎人规定的数量。
8
四 长期的骨头
管理学
• 一段时间过后,终于有一些猎狗达到了猎人规定的 数量。这时,其中有一只猎狗说:“ 我们这么努 力,只得到几根骨头,而我们捉的猎物远远超过了 这几根骨头。我们为什么不能给自己捉兔子呢? ” 于是,有些猎狗离开了猎人,自己捉兔子去了……
• 激励的过程理论 • 公平理论 • 期望理论 • 强化理论
14
管理学
管理学
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决定人的行为的尚未得到满 足的需要有些什么内容?
• 马斯洛(Abraham H. Maslow, 1908-1970)美国 人,管理心理学家
• 需要层次论是研究人的需要结构的理论 • 需要层次论的构成根据2基本假设: • ◆ 只有未满足的需要才能影响人的行为 • ◆ 人的需要按重要性和层次性排成顺序,
管理学
Chapter 12
激励
1
管理学 故事案例分析:
猎狗的故事
2
一 导入
管理学
• 一条猎狗将兔子赶出了窝,一直追赶他,追了 很久仍没有捉到。 牧羊狗看到此种情景,讥 笑猎狗说:“你们两个之间小的反而跑得快得 多。”猎狗回答说:"你不知道我们两个的跑 是完全不同的!我仅仅为了一顿饭而跑,他却 是为了性命而跑呀!
管理学
成就需要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麦克利兰提 出的。
认为在人的生存需要基本得到满足的前提
下,人们有三种主要需要。
成就需要
追求个人成就而 不是成功的报酬
成就需 要理论
权力需要 影响或控制他人的欲望
22
社交需要
被其他人喜欢或 接受的程度
研究结论
管理学
高成就动机者希望寻求友爱,相互理解, 喜欢合作,不喜欢竞争; 适合非程序化的 工作。
5
三 动力
管理学
• 猎人经过思考后,决定不将分得骨头的数量与是 否捉到兔子挂钩,而是采用每过一段时间,就统计 一次猎狗捉到兔子的总重量。按照重量来评价猎狗, 决定一段时间内的待遇。于是猎狗们捉到兔子的数 量和重量都增加了。猎人很开心。
6
三 动力
管理学
• 但是过了一段时间,猎人发现,猎狗们捉兔子的数 量又少了,而且越有经验的猎狗,捉兔子的数量下 降的就越利害。于是猎人又去问猎狗。猎狗说: “我们把最好的时间都奉献给了您,主人,但是我 们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老,当我们捉不到兔子的时候, 您还会给我们骨头吃吗?”
3
二 目标
管理学
• 这话被猎人听到了,猎人想:猎狗说的对啊,那我 要想得到更多的猎物,得想个好法子。于是,猎人 又买来几条猎狗,凡是能够在打猎中捉到兔子的, 就可以得到几根骨头, 捉不到的就没有骨头吃。 这一招果然有用,猎狗们纷纷去努力追兔子,因为 谁都不愿意看着别人有骨头吃,自己没得吃。
4
二 目标
9
管理学
课堂讨论
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10
本章主要内容
1
激励原理
2
激励பைடு நூலகம்论
3
激励实务
11
管理学
一、激励概述
管理学
• 激励的涵义
激发+鼓励
• 激励(motivation)的含义为激发人的动机,诱 发人的行为。它是由动机推动的一种精神状态。
• 罗宾斯定义动机:个体通过高水平的努力而实现 组织目标的愿望,而这种努力又能满足个体的某 些需要。
个人对工作的态度决定着任务的完成情况
传统的“满意 ——不满意”观念是不确切的
导致工作满意的因素与导致工作不满意的因素 是不同的
保健因素与工作环境条件或外部因素有关,而激 励因素则与工作本身的特点和工作内容或内 在因素有关
调动人的积极性要从激励因18 素着手
传统模型与双因素模型的区别管理学
传统模型: 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