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私募投资的主要风险有哪些

私募投资的主要风险有哪些

私募投资的主要风险有哪些
一、法律地位风险
客观上讲,“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私”字,的确给人一种非法或游走在法律边缘的感觉,但事实上,私募股权投融资只是表明
其是在公开市场之外进行的募集资金的行为,并不是非法或法律地
位不明确,它是完全合法并受到监管部门认可和支持的。

二、合同法律风险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与投资者之间签定的管理合同或其他类似投资协议,往往存在保证金安全、保证收益率等不受法律保护的条款。

此外,私募股权基金投资协议缔约不能、缔约不当与商业秘密保护也可能带来合同法律风险。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与目标企业谈判的
核心成果是投资协议的订立,这是确定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资金方向
与双方权利义务的基本法律文件。

在此过程中可能涉及三个方面的风险:一是缔约不能的法律风险;二是谈判过程中所涉及技术成果等商业秘密保密的法律风险;三是缔
约不当的法律风险。

这些风险严格而言不属于合同法律风险,而是
附随义务引起的法律风险。

三、操作风险
我国现有法律框架下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通过信托计划形成的契约型私人股权投资基金;二是国家发改委特批
的公司型产业基金;三是各类以投资公司名义出现的、与私募股权基
金运作方式相同的投资机构,而这种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处于监管法
律缺失的状态。

虽然我国私募基金的运作与现有法律并不冲突,但在实施过程中又缺乏具体的法规和规章,导致监管层与投资者缺乏统一的观点和
做法,部分不良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或基金经理暗箱操作、过度交易、
对倒操作等侵权违约或者违背善良管理人义务的行为,这都将严重
侵害投资者利益。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选择的项目如果看中的是目标企业的核心技术,则应该注意该核心技术的知识产权是否存在法律风险。

有关知识产
权的法律风险可能存在如下方面:
1、所有由目标公司和其附属机构拥有或使用的商标、服务标识、商号、著作权、专利和其它知识产权;
2、涉及特殊技术开发的作者、提供者、独立承包商、雇员的名
单清单和有关雇佣开发协议文件;
3、为了保证专有性秘密而不申请专利的非专利保护的专有产品;
4、公司知识产权的注册证明文件,包括知识产权的国内注册证明、省的注册证明和国外注册证明;
5、正在向有关知识产权注册机关申请注册的商标、服务标识、
著作权、专利的文件;
6、正处于知识产权注册管理机关反对或撤消程序中的知识产权
的文件;
7、需要向知识产权注册管理机关申请延期的知识产权的文件;
8、申请撤消、反对、重新审查己注册的商标、服务标识、著作权、专利等知识产权的文件;
9、国内或国外拒绝注册的商标、服务标识权利主张,包括法律
诉讼的情况;
10、其他影响目标企业或其附属机构的商标、服务标识、著作权、专有技术或其他知识产权的协议;
所有的商业秘密、专有技术秘密、雇佣发明转让或者其他目标企业及其附属机构作为当事人并对其有约束力的协议,以及与目标企
业或其附属机构或第三者的知识产权有关的协议。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一旦确定目标企业之后,就应该聘请专业人士对目标企业进行法律调查。

因为在投资过程中,双方处于信息不对称的地位,所以法律调查的作用在于,使投资方在投资开始前尽可能多地了解目标企业各方
面的真实情况,发现目标企业的股份或资产的全部情况,确认他们
己经掌握的重要资料是否准确的反映了目标企业的资产负债情况,
以避免对投资造成损害。

在私募股权投资中,目标企业为非上市企业,信息批露程度就非常低,投资者想要掌握目标企业的详细资料就必须进行法律调查,
来平衡双方在信息掌握程度上的不平等,明确该并购行为存在那些
风险和法律问题。

这样,双方就可以对相关风险和法律问题进行谈判。

私募股权基金投资中律师调查不实或法律意见书失误引起的法律风险是作为中
介的律师事务所等机构与投资机构及创业企业共同面对的法律风险。

尽职调查不实,中介机构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投资机构可能
蒙受相应损失;而创业企业则可能因其提供资料的不实承担相应的法
律责任。

六、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进入企业后的企业法律风险
日常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合同风险、不规范经营风险、债权过于集中带来的风险。

资金运用引起法律风险:投资合作风险、分支机构风险、借贷风险、担保风险。

七、退出机制中的法律风险
直接上市的标准对企业而言还相对过高,因此我国企业上市热衷于买壳上市。

以原股东和管理层的回购方式的退出,对投资方来说是一种投资保障,也是使得风险投资在股权投资的同时也融合了债权投资的特点,即投资方投资后对企业享有股权,同时又在管理层或原股东方
面获得债权的保障。

回购不能也是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退出的主要法
律风险。

表现为: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进入时的投资协议中回购条款设
计不合法或者回购操作违反《公司法》等法律法规。

对于失败的投资项目来说,清算是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退出的唯一途径,及早进行清算有助于投资方收回全部或部分投资本金。

但是
在破产清算程序中还存在许多法律风险,包括资产申报、审查不实、优先权、别除权、连带债权债务等。

在中国投资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有四种:
一是专门的独立投资基金,拥有多元化的资金来源。

资金来源的不同会影响投资基金的结构和管理风格,这是因为不同的资金要求不同的投资目的和战略,对风险的承受能力也不同。

1、资金筹集具有私募性与广泛性。

私募股权投资资金主要通过非公开方式面向少数机构投资者或个人募集,其销售、赎回都是通过私下与投资者协商进行的;资金来源
广泛,一般有富有的个人、风险基金、杠杆并购基金、战略投资者、养老基金和保险公司等。

2、投资对象是有发展潜力的非上市企业。

3、对投资目标企业融合权益性的资金支持和管理支持。

4、属于流动性较差的中长期投资。

5、对非上市公司的股权投资,因流动性差被视为长期投资,所
以投资者会要求高于公开市场的回报。

6、没有上市交易,所以没有现成的市场供非上市公司的股权出
让方与购买方直接达成交易。

而持币待投的投资者和需要投资的企
业必须依靠个人关系、行业协会或中介机构来寻找对方。

7、资金来源广泛,如富有的个人、风险基金、杠杆收购基金、
战略投资者、养老基金、保险公司等。

猜你喜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