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护理学初级护师考试模拟试题

护理学初级护师考试模拟试题

护理学初级护师考试模拟试题
1.蔡护士穿脱防护服时,正确的是(C)
A.接触疑似传染病患者时,防护服可连续使用
B.接触同类传染病患者时,防护服应每次更换
C.防护服只能在规定区域内穿脱
D.穿分体式防护服的顺序是:穿上衣-戴帽子-拉拉链-穿下衣
E.脱连体防护服前应先脱帽子再拉开拉链,最后由上向下脱衣服
(2 ~4题共用题干)
洪女士,43岁,因“反复呕吐、腹泻2天”拟诊为“细菌性痢疾”收住人院。

2.该患者应采取的隔离种类是(A)
A.接触传播的隔离
B.空气传播的隔离
C.飞沫传播的隔离
D.保护性隔离
E.生物媒介传播的隔离
3.消毒患者的餐具、便器常用的方法是(D)
A.高压蒸汽灭菌
B.消毒液擦拭
C.紫外线灯消毒
D.消毒液浸泡
E.消毒液喷洒
4.患者病室使用的隔离标志是(D)
A.粉色
B.黄色
C.红色
D.蓝色
E.灰色
5.不适合使用压力蒸汽灭菌的物品是(A)
A.油剂
B.搪瓷物品
C.玻璃器皿
D.金属制品
E.纤维织物
6.杀菌作用最强的紫外线波段是(C)
A. 210~230nm
B.230~250nm
C.250~270nm
D. 270~300nm
E.300~320nm
7.不适用于燃烧法灭菌的是(B)
A.污染的纸张
B.手术刀片
C.破伤风患者用过的敷料
D.治疗碗
E.血管钳
8.适合微波消毒的物品是(E)
A.弯盘
B.体温计
C.血压计
D.血管钳
E.塑料奶瓶
9.不适宜空气消毒的化学消毒剂是(B)
A.过氧乙酸
B.甲醛
C.纯乳酸
D.食醋
E.过氧化氢
(10 ~13题共用题干)
周先生,67岁,,由于车祸后颅脑外伤住重症监护病区,患者无自主呼吸,需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

10.呼吸机管道属于(B)
A.高度危险性物品
B.中度危险性物品
C.低度危险性物品
D.无任何危险性物品
E.无菌物品
11.呼吸机的湿化器应定期消毒,常用的方法是(A)
A.消毒液浸泡
B.高压蒸汽灭菌
C.紫外线消毒
D.环氧乙烷灭菌
E.机械刷洗
11A、在哪里可以找到这套卷子的完整内容()
A.百度达聪学习网
B.站内搜索初级护师题库
C.包括历年真题章节题和模拟题
D.题量10645道
【正确答案】:A
12.病室内物品表面的菌落总数要求不超过(A)
A. Scfu/cm2
B. lOcfu/cm2
C. 20cfu/cm2
D. 50cfu/cm2
E. lOOcfu/cm2
13.准备好的吸痰盘有效时间为(B)
A. 2h
B.4h
C.6h
D.8h
E.12h
14.膝部约束带的规格是(E)
A宽4㎝长50 ㎝
B宽6㎝长80㎝
C宽8㎝长100 ㎝
D 宽10㎝长200㎝
E 宽10㎝长250㎝
15.双腿被开水烫伤的患者,可考虑为其选用的保护具是(A)
A支被架
B床挡
C 肩部约束带
D腕部约束带
E踝部约束带
16.宽绷带常用于固定(B)
A 双肩
B 手腕
C 头部
D膝部
E 腹部
17.使用约束带正确的是(E)
A符合使用指征即可使用
B 使用前不一定取得患者的同意
C躁动着约束带可拉紧以防脱落
D 保护性制动时间可随意延长
E 约束带下垫的床垫松紧要适度。

18.不可使用约束带的患者是(B)
A 发热谵妄
B 神经官能症
C 麻醉后未清醒者
D精神病患者
E 烦躁不安的患者
19.跌倒和坠床属于下列哪种损伤(A)
A机械性损伤
B 温度性损伤
C 压力性损伤
D放射性损伤
E 生物学损伤
20.因输氧不当所致的肺水肿属于下列哪种损伤(C)
A机械性损伤
B 温度性损伤
C 压力性损伤
D放射性损伤
E 生物学损伤
21.为防止躁动的婴幼儿发生意外应(B)
A注射镇静剂
B 使用保护具
C 特别护理
D增加陪护E 冬眠疗法
22.不需要使用保护具的患者是(A)
A 分娩后产妇
B 昏迷
C 高热
D 躁动
E谵妄
23.属于易燃易爆的气体灭菌剂是(B)
A.甲醛
B.环氧乙烷
C.过氧乙酸
D.戊二醛
E.过氧化氢
24.化学消毒剂使用方法不包括(B)
A.擦拭法
B.煮沸法
C.浸泡法
D.熏蒸法
E.喷雾法
25.能够杀灭芽胞的化学消毒剂是(A)
A.过氧乙酸
B.乙醇
C.碘酊
D.碘附
E.氯己定
26.不适合电离辐射灭菌的物品是(C)
A.输血器
B.注射器
C.治疗碗
D.羊肠线
E.白蛋白
27.内镜消毒时宜选择的消毒剂是(B)
A.过氧乙酸
B.戊二醛
C.环氧乙烷
D.乙醇
E.碘附
28.由于药物使用不当所引起的损伤属于(B)
A 物理性损伤
B 化学性损伤
C 心理性损伤
D 生物学损伤
E机械性损伤

1.根据患者获得感染危险性的程度,医院可分成4个区域:低危险区域、中等危险区域、(高危险区域)和(极高危险区域)。

2.呼吸道传染病病区分为清洁区、( 半污染区)和( 污染区),并设立两通道和三区之间的缓冲间。

3.接触传播的隔离病室使用(蓝)色隔离标志,空气传播的隔离病室使用( 黄)色隔离标志,飞沫传播的隔离病室使用( 粉)色隔离标志。

4.隔离管理目的是严格管理感染源、阻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以切断感染链。

5.隔离的实施应遵循( 标准预防)和(基于疾病传播途径的预防)原则。

6.隔离病室的空气消毒应用(Ⅳ)类环境的消毒方法,需送出病区处理的物品应分类置于(黄)色污物袋内。

7.口罩包括三种类型:纱布口罩、( 外科)口罩和(医用防护)口罩。

8.无菌包内物品一次未用完,则按原折痕包好,有效期为(24 )h;铺好的无菌盘有效期为(4)h。

9.对消毒供应中心回收的物品进行清洗的方法包括( 机械)清洗和( 手工)清洗。

10.手卫生是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和( 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11.卫生手消毒后,监测的细菌菌落数≤(10 )cfu/cm2;外科手消毒后,监测的细菌菌落数≤(5 ) cfu/cm2。

12.干燥保存的无菌持物钳使用有效期为(4 )h;无菌容器一经打开,使用时间不超过( 24)h。

达聪学习网——各类考试资料题库全收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