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抗菌药物分类及比较

抗菌药物分类及比较


Dep.of Emergency Medicine
药动学特点及常用剂量
药品 血清药物 蛋白结 峰浓度 合率 (mg/l) (%) 肾排泄 (%) 胆汁排 脑脊液/血 通过血 泄(%) 药浓度比 胎屏障 (%) 给药途径、常用 剂量
青霉素
20
45~65
75
19
1~3

Im:80万-200 万U tid或者 qid Iv:160万-240 万U q6-4h Im:60万-120 万U biw或qm
繁殖期杀菌 静止期杀菌 速效抑菌剂 慢效抑菌剂 剂 剂 青霉素类、 喹诺酮类、 大环内酯类、 磺胺类 头孢菌素类 氨基糖苷类、 四环素类、 多粘菌素类 林可霉素类
合用的可能效果: (1)+(2)—协同; (1)+(3)—拮抗 (3)+(4)—累加; (1)+(4)—无关或累加
作用机制的不同:
干扰细菌细胞壁合成 -内酰胺类(青霉素)
药动学特点及常用剂量
药品 血清药物 蛋白结 峰浓度 合率 (mg/l) (%) 肾排泄 (%) 胆汁排 脑脊液/血 通过血 泄(%) 药浓度比 胎屏障 (%) 给药途径、常用 剂量
罗红霉 素 阿奇霉 素(po) 阿奇霉 素(iv)
6.6-7.9 96
8.415.5 6 ﹥50 ﹥50
po:150mg bid 或300mg qd Po:500mg qd Iv:1000mg,首 剂后500mg qd
ForeignM ed ical S ciences Section of Pharm acy 2007 Apri;l 34( 2)
广谱覆盖G+菌、G-菌、厌氧菌和非典型病原体(不包 含真菌),涵盖碳青霉烯和糖肽类不能覆盖的致病菌
MRS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VRE:耐万古霉素肠球菌;ESBL:超广谱β内酰胺酶;CR-AB: 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CRE:耐碳青霉烯肠杆菌 √:具有抗菌活性,临床敏感率>60%;X:代表临床无效、无数据或敏感率<30%; *:替加环素 对G-菌中铜绿假单胞菌天然耐药;†: 部分基因型的VRE对替考拉宁敏感
替加环 素 0.63
76-83
5-10

Po:100mg bid 或50mg qid
Iv:50mg q12h
71-89
138

国家抗微生物治疗指南(2012)
不良反应:


常见: 胃肠反应、肝毒性(大剂量口服或注射给药)、肾损伤(而 多西环素较少引起肾损伤。米诺环素也未见引起肾损伤的报 道)、骨骼和牙齿损害(四环素可沉积在发育的牙齿和骨骼 中与钙螯合,形成四环素—正磷酸钙复体,使胎儿和幼儿的 骨骼生长受到抑制,对新生儿与婴儿尤甚。孕妇用药可使胎 儿牙齿黄染,药物沉着于胚胎和骨骼中,学龄前儿童用药后 可致牙齿变色黄染) 少见及偶见: 神经毒性(米诺环素可引起耳前庭功能紊乱)、过敏性反应、 光敏反应、二重感染:发生率较青霉素类为高,多见耐药菌 株及真菌所致的肠道、口腔、阴道感染、血液反应等
第三代
对大环内酯敏感菌、 耐药呼吸道病原体 均有良好的抗菌活 性,可治疗耐红霉 素类的肺炎链球菌 引起的感染,从而 克服了与红霉素交 叉耐药问题
已淘汰
泰利霉素、噻霉素
The Sanford guide to antimicrobial therapy,2004:54
临床应用:

百日咳、白喉 有明确青霉素过敏史的链球菌感染患者 因不被胃酸水解而广泛运用于抗幽门螺旋杆菌治疗的克拉 霉素 性传播性疾病,比如泌尿系统的支原体感染 肺炎链球菌引起的社区获得性肺炎

四环素类
抗菌谱:

抗菌谱较广,对革兰氏阴性需氧菌和厌氧菌、立 克次体、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及某些原虫等 有抗菌作用。四环素类抗生素抗菌活性相似,但 米诺霉素和多西环素对耐四环素菌株有强大的抗 菌活性。
但由于易产生耐药性,溶解性低,注射应用不便, 又有较多的不良反应,使其临床应用受到一定的 限制。
The Sanford guide to antimicrobial therapy,2004:54
区别:
第一代
对大多数G+、 部分G-和厌氧 菌有强大的抗 菌活性
第二代
对酸更稳定,更长的 t1/2,具有后作用 (PAE),可达到炎症 区域,组织浓度高于血 50倍。抗菌谱加宽,对 葡萄球菌、链球菌、流 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 菌、支原体、衣原体、 非结核分支杆菌、厌氧 菌均有效; 罗红霉素、阿奇霉素、 克拉霉素


少见:
消化系统、耳毒性、过敏性反应、神经系统


偶见:
心脏损害(个例报道有婴儿因红霉素静滴速度过快致Q-T间 期延长,死于房室传导阻滞)
林可霉素类

林可霉素(Lincomycin)克林霉素(Clindamycin) 二者抗菌谱相同,但克林霉素抗菌作用更强, 临床常用克林霉素 抗菌谱: 主要作用于G+菌(除肠球菌,但包括产酶菌株) 各类厌氧菌 G-菌,如脑膜炎球菌、淋球菌 人型支原体、衣原体、放线菌等
抗菌药的分类及比较
青霉素类 大环内酯类
林可霉素类
四环素类
喹诺酮类
按化学结构分类:
抗 生素 ß 内酰胺类
抗 菌 药 物
大环内酯类 氨基糖苷类 四环素类 林可霉素类 糖肽类 氟喹诺酮类 合成抗菌药
磺胺类
青霉素类 头孢菌素类 头霉素类 碳青霉烯类 单环菌素类 ß 内酰胺酶抑制剂
其对细菌的作用的区别:
青霉素类抗菌谱:
抗菌药物 青霉素
半合成耐酶青霉素* 广谱青霉素#
G+ +++
+++ +++
G- -
- +++
假单孢菌 -
- +++
厌氧菌 ++
- ++
*:对产青霉酶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有效。 #:氨苄青霉素不耐酶、对铜绿假单胞菌无效; 抗假单孢菌活性:哌拉西林 > 替卡西林 > 羧苄西林
Dilip Nathwani et al. Int J of Antimicrobial Agents 25 (2005) 185–192 26
抗菌谱




G+:替加环素应作为多重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推荐药物, 包括对糖肽类中介的葡萄球菌。许多研究表明:替加环素是对肠 球菌属最有效的抗生素,且不论其对万古霉素敏感或耐药与否。 G-:替加环素对肠杆菌科细菌具有高度活性,不论其是否产ESBL。 对奇异变形菌和吲哚阳性变形菌活性低,铜绿假单胞菌对其天然 耐药。对其他非发酵阴性菌具有较好抗菌作用,包括乙酸钙不动 杆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以及流感嗜血杆菌、粘膜炎莫拉菌、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多杀巴斯德菌、宋内志贺菌和脑膜炎奈 瑟球菌 厌氧菌:替加环素对绝大部分拟杆菌属,包括卵形拟杆菌、普通 拟杆菌、多形拟杆菌、单形拟杆菌、迪氏拟杆菌和脆弱拟杆菌高 度敏感。对消化链球菌属具有高度的抗菌活性。对各种接受测试 的产气荚膜梭菌、艰难梭菌、双路普雷沃尔菌、疮疱丙酸杆菌和 具核梭杆菌等均非常敏感。研究显示替加环素对艰难梭菌活性最 好,甚至超过甲硝唑。 非典型病原体:对肺炎支原体活性强于米诺环素或四环素,但对 解脲支原体活性弱于米诺环素、四环素。对肺炎衣原体、沙眼衣 原体、沙眼支原体活性强大。



药动学特点及常用剂量
药品 血清药物 蛋白结 峰浓度 合率 (mg/l) (%) 肾排泄 (%) 胆汁排 脑脊液/血 通过血 泄(%) 药浓度比 胎屏障 (%) 给药途径、常用 剂量
克林霉 素po 克林霉 素(iv)
2.5/4
92-94
8.415.5 28

po:150mg300mg qid Iv:0.6-2.4g/d bid-qid


以阿奇霉素为代表的新大环内脂类与β-内酰胺类的联用 越来越多的研究认为, 由于临床感染的情况复杂, 细菌往 往不处在同一生长状态, 繁殖期杀菌剂可以杀灭繁殖时期 的细菌, 快效抑菌剂可以抑制生长期细菌的繁殖, 联合应 用可能降低细菌内毒素的释放量, 改善临床症状, 从而达 到良好的治疗目的。
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
14.7
国家抗微生物治疗指南(2012)
不良反应:

常见: 胃肠道反应,如腹痛、胃绞痛、严重气胀、严重腹泻(水 样或血样)。长期使用可致伪膜性肠炎,此由于难辨梭状 芽孢杆菌滋生引起,其先驱症状为腹泻,遇此症状应 立即停药,必要时可用万古霉素治疗。 少见及偶见: 偶见过敏性反应,如皮疹、荨麻疹、耳鸣、眩晕、多行性 红斑及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AST或ALT升高、黄疸等。 大剂量林可霉素静注时可引起血压下降、心电图变化等, 偶可引起心跳、呼吸停止。静脉用药致血栓性静脉炎、血 管神经性水肿、血清病、日光过敏、偶发剥脱性皮炎。


偶见
血液系统: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白细胞及嗜中性粒 细胞减少、血红蛋白浓度降低等症状;假膜性肠炎; 维生素缺乏症;肝脏损害
邬锦文, 刘水渠主编的《药源性脑病》、
江腊梅, 雷云霞,青霉素的不良反应,齐鲁药事QiluPharmaceutical Af f air s 2004 Vol123 ,No18
替加环素
第一个甘氨酰环素类抗生素

甘氨酰环素是四环素类抗生素的半合成衍 生物,该类药物在D环的第9位置上连接了 一个甘氨酰氨基

此种修饰既可维持四环素类的抗菌作用, 又能对抗四环素类药物的耐药性机制
有效对抗四环素类两大耐药机制
• 替加环素有效对抗四环素类两大耐药机制-核糖体保护和外排泵机制
•具有中至长时间的PAE
苄星青 霉素 阿莫西 林
0.15
60
5.5~7.5 20
60
100~3 000
13~14

Po:0.5~1g q6h或q8h
国家抗微生物治疗指南(201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