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制作工艺ppt课件
面包生产的基本工艺: 一次发酵法(直接法) 二次发酵法(中种法) 三次发酵法 连续发酵法(液体发酵法) 快速法(短时烘焙法) 工艺流程:面团调制→发酵→整形(分割、搓圆、静置/中间醒发、成形/
造型、装盘)→醒发→烘烤→冷却。
基本做法:将所有原辅料一次混合调制成面团,再进入发酵、整形、醒发、 烘烤等工序。
17
(2)面团的形成
随着搅拌的继续,面粉中的蛋白质和淀粉进一步吸水胀润,面团体积增大, 开始形成面筋网络;面粉中的淀粉和其他物料被粘在面筋网络中间,形成具 有一定弹性和延伸性的面团。
面团特点:面团表面已趋于干燥,较为光滑且有光泽,用手触摸时具有弹性, 较柔软,黏性较低,拉面团时具有延伸性,但是易断裂。
食品工艺学 第三篇 焙烤食品工艺
;
1
第二章 面包制作工艺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面包制作工艺
;
2
第一节 概述
面包——以面粉为主要原料,与酵母和其他辅料(盐、糖、油脂、乳品、鸡 蛋、果料、添加剂等)一起加水调制成面团,再经发酵、整形、成型、烘烤等 工序加工制成的发酵食品。
;
3
一、面包的分类
1、按面包的柔软度分类 硬式面包:内部组织比较结实 软式面包:内部比较柔软
;
18
(3)面团的成熟(搅拌完成阶段)
面团继续搅拌,使面团部分面筋网络与其他物料的结合程度差异减少,水 分分布均匀,于是整个面团调制成熟。
面团特点:面团柔软、表面干燥有光泽,不粘手,细腻无粗糙感。有良好 的伸展性和弹性。
此时为搅拌的最佳阶段,应停止,进行下道工序(发酵)。
;
19
(4)面团的破坏(搅拌过度阶段和面筋打断阶段):
;
12
3.快速法(不发酵法、短时烘焙法)
工艺流程:面团调制→静置(或不静置) →整形→……(同一次法整形后 工序)
具体做法:全部原料一次混合调粉,在面团中加入大量酵母和氧化剂(或 化学膨松剂),通过机械搅拌把调粉和发酵两个工序结合在一起,在调粉 中完成发酵。
面包特点:缺乏传统发酵面包的香和味,有残留的化学剂味道,在味道和 保质期方面与正常发酵的面包相差很远。
;
15
第二节 面包制作工艺
面包生产五个主要工序 调粉 发酵 整形 醒发 烘烤
;
16
一、调粉(面团调制、搅拌、和面)
1.面团形成的基本过程 (1)混合原料阶段(物料拌和阶段) 此阶段所有干性原料和湿性原料混合在一起,使其成为一个既粗糙又湿润的
面团。 面筋还未开始形成,面团呈泥状。
;
度;pH要略低于7;水温适合(调节面团温度达28-30℃)。
;
7
盐:增强面团筋力,改善面包风味。要用水溶解成盐水使用。 油脂:增加面包体积,使面包瓤心的蜂窝结构更加均匀细密而且疏松,并
使面包外皮光亮美观而增加食欲。固体油脂应熔化成液体冷却后使用。 糖或糖浆:供给酵母碳源,改善发酵条件,调节面包风味,改良烘烤特性,
;
5
二、面包的原辅料
主要原料: 面粉 酵母 水
辅料: 盐 糖(糖浆) 油脂 牛奶(奶粉) 鸡蛋
;
6
面粉:选用高筋粉(湿面筋含量在30-40%),使用前要过筛处理(除去 杂质,打碎粉团,同时调节粉温,使面粉混入一定的空气,有利于酵母生 长繁殖)。
酵母:将糖发酵转化为CO2和酒精,有压榨鲜酵母和活性干酵母等。 水:溶剂和增塑剂,要求:无色、无臭、无异味、无有害微生物;中等硬
使外皮色泽美观。糖液要过滤后使用。
;
8
乳品、蛋品:提高风味,改善组织结构和色泽 其他:面团改良剂(氧化剂、酶制剂,乳化剂等)、防腐剂(预防霉菌) 等。
注意: 属于液体的原辅料:应过滤后使用; 粉质、固体原辅料:
有的要加水溶解后使用,水量从配方总水量中扣除 不加水的则要过筛后使用
;
9
三、面包的生产方法及工艺流程
;
13
4.其他方法 (1)三次发酵法
三次调粉三次发酵
(2)连续发酵法(液体发酵法)
具体做法:将酵母、少量糖以及部分面粉混合,再加入水调制成液体 状,在发酵罐中发酵2~3h(发酵液制备),然后与剩余的原辅料混 合,调制成面团,后面再进行整形等后续工序。
;
14
(3)冷冻面团法 此法增加了面团冷冻工艺,提供“即烤”型面包,做到随吃随烤。 具体做法:工厂集中面团搅拌 → 发酵、分割、整形等工序 → 面团急 速冷冻 → 分运到各零售点的冷库中 →解冻 →即烤即卖 要求:各面包店配有相应的冷库、解冻、烤炉等设备,按店内销售情 况,随时烤出新鲜面包。
面包特点:具有良好的咀嚼性,风味好,但结构较粗糙,易老化。
;
11
2.二次发酵法(中种法)
工艺流程:种子面团调制(30-70%面粉+适量水+全部酵母)→发酵→主 面团调制(种子面团+剩余面粉、水+糖等辅料)→延续发酵→整形 →……(同一次法整形后工序)
酵母用量同一次法相比可以节约20%左右,面包体积比一次法大,组织均 匀,弹性好,老化速度慢,有独特芳香风味。缺点:生产所需时间较长。
;
21
(1)面粉中蛋白质的质和量
面团的形成,主要是面筋蛋白质吸水胀润形成面筋网络。由于不同种类的 面粉,其蛋白质的种类和比例不同,面团吸水量也随着蛋白质种类和性质 不同而异。所以,不同的面粉加水量不同,否则,形成的面团过干或者过 湿。
;
22
(2)面团温度 面团温度低,所需卷起的时间较短,而扩展的时间应予延长; 面团温度高,虽然能很快完成扩展阶段,但面团不稳定,稍微搅拌过度就
搅拌成熟的面团若继续搅拌,面团外表会再度出现含水的光泽,表面很湿, 非常粘手,即面团开始水化;
面团特点:面筋开始断裂(过度的搅拌使面筋受机械损伤超过了搅拌耐 力),面团的弹性和韧性减弱(此时用于加工面包,其品质下降)。
;
20
2.影响面团形成的因素 (1)面粉中蛋白质的质和量 (2)面团温度 (3)加水量及水温 (4)搅拌速度 (5)辅料的影响
2、按食用方式分类 主食面包(配餐面包):配方中辅料较少。 点心面包(高档面包):配方中使用较多的糖、奶粉、奶油、鸡蛋等 原辅料。
;
4
一、面包的分类
3、按成形方法分类 普通面包:成形比较简单 花色面包:成形比较复杂、形状多样化
4、按用料不同分类 分为:奶油面包、水果面包、鸡蛋面包、椰蓉面包、麦面包、杂粮面 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