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课程目标
《去游乐场》: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乘火车》: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去奶奶家》:体验用画图表示题目的方法,掌握看图列式计算的方法。
《0×5=?》:探索并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的规律。
《买矿泉水》:理解并掌握连乘的运算顺序。
知
识
与
技
能
学段目标(1-3)
三年级上册目标细化
课时目标
●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万以内的数、小数、简单的分数和常见的量;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
●经历直观认识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过程,了解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感受平移、旋转、对称现象,能初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获得初步的测量(包括估测)、识图、作图等技能。
7、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大月、小月,了解平年、闰年的有关知识,能判断平年和闰年。认识星期,会计算经过的时间;知道一天有24时,认24时记时法,能够对24时记时法与12时记时法所表示的时刻进行相互换算。
《看日历》: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大月、小月,了解平年、闰年的有关知识,能判断平年和闰年;认识星期,会计算经过的时间;
●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在他人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1、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够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数学活动。
●2、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一天的时间》:知道一天有24时,认识24时记时法,能够对24时记时法与12时记时法所表示的时刻进行相互换算。
《时间表》:了解不同地区时间的时差问题,会根据题目填写时间表。
8、认识小数、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感受比较小数大小的过程;会进行一位小数的简单加减运算,能解决一些相关简单问题;能运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
2、经历用正方形搭立体图形的过程,体验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能正确辨认从正面、右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看一看》:在拼搭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并初步学会用上、下、左、右、前、后等词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通过多位同学从不同角度观察实物,明白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形状不同。
《寄书》:能独立分析和解决用小数加减计算可以解决的简单问题,并能正确处理小数加减计算过程中需要进位或退位的算法问题。
《能通过吗》:能运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
过
程
与
方
法
学段目标(1-3)
三年级年级上册总目标
●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的数字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描述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掌握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技能;初步感受不确定现象。
1、体会要遵循“先乘除,后加减”及“先算括号里面”的运算顺序。
1、《小熊购物》:体会要遵循“先乘,后加减”的运算顺序;
《买文具》:体会要遵循“先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
《过河》:体会“先算括号里面”的运算顺序。
《小树有多少棵》: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需要多少钱》:探索并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经历多种算法交流的过程,并能正确地计算;
《丰收了》: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植树》:探索并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提倡算法的多样化。
●在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在教师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与类比。
●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通过问题情境、动手操作和实际活动,结合具体实例和调查,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的过程,达到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文具店》:认识小数,掌握小数的读法,《买文具》: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理解小数的意义,体会小数的特征。能运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
《货比三家》:结合“货比三家”的具体情境,经历比较小数大小以及与同伴交流的过程,会比较简单小数的大小。
《买书》:结合“买书”的问题情境,探索小数加减法(没有进位或退位)的算理和算法,并经历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3、结合具体情境,探索计算万以内加减法及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能在计算结果的大致范围内进行估计。
《捐书活动》:掌握三位数连加的计算方法;
《运白菜》:掌握三位数连减的计算方法;
《节余多少钱》:掌握三位数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
《里程表》:联系实际,掌握通过画图列式的计算方法。
4、探索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及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百以内)的口算方法,探索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及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体验算法多样化,并能正确的计算。
5、初步体验“1千米”“1分米”“1毫米”,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
《什么是周长》:能测量并计算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多边形等图形的周长;
《长方形周长》:能正确计算长方形的周长。;
6、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蚂蚁做操》: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
●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
值
观
●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够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数学活动。
●在他人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4、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意识和合作交流的精神。
●5、结合具体情境,在讨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并学会提出问题、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