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大气环境规划1规划的时空范围与区域分布淄博市位于山东省中部,东邻潍坊市,东北与东营市相连,北接滨州市,南靠临沂市,西与济南和莱芜两市接壤,西南角与泰安市为邻,东北部距离渤海湾约50公里。
市域范围介于北纬35°55′20″~37°17'14″,东经117°32′15″~118°31′00″这一南北狭长的地域之间,淄博市现有张店、博山、淄川、周村、临淄5个城区和桓台、高青、沂源3个县,五个城区呈T"型分布,彼此相距20公里左右,城乡交错,布局舒展,再加上南北三县,形成十"型结构。
因张店区地处全市的中心,又是全市政治经济和文化、科技教育中心,淄博市便形成了以张店为中心,其他区县环绕的“组群式”城市格局。
如图1所示。
图1 淄博市行政图本规划以2005-2007年的数据为基准,以2010年为规划年,参照大气环境控制标准、国家“十一五”规划目标、淄博市“十一五”规划及淄博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等,界定城市规划区范围为张店城区、淄川城区、博山城区、临淄城区、周村城区以及各城区之间与城市发展密切相关的部分用地,空间布局呈“T”字形,面积约1115平方公里。
2 大气环境污染气象概要淄博市为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冬季寒冷干燥,降水量少,夏季降水量多(见图2)。
图2 淄博市累年降水量年内变化规律图降水对污染物浓度有稀释和冲刷作用,通常雨后大气污染物浓度可以降低三分之二,特别是大气中的颗粒物。
每年的6—9月淄博市空气中的PM10浓度较低,这与淄博市6—9月降雨多具有很大的关系。
在冬季时,由于取暖和降雨量少的原因,PM10浓度较高。
淄博市全年的主导风向为偏北风,主要盛行于7、10、11、12月及次年1、2月。
淄博市污染较重的时候一般出现在11、12、1、2月,空气质量的变化较大,会出现轻微污染,有时风速较大,会引起沙尘天气,出现较重污染。
3 空气质量评价空气质量以空气污染指数(AirPollution Index,简称API)为分级标准:一级标准(API≤50),二级标准(50<API≤100),三级标准(100<API≤200),四级及以上标准(API>200),如表1所示。
表1 空气污染指数分级标准污染指数API污染物浓度(毫克/立方米)SO2(日均值)NO2(日均值)50 0.050 0.080100 0.150 0.120200 0.800 0.280300 1.600 0.565400 2.100 0.750500 2.620 0.9402007年淄博空气质量达到一级标准的天数为24 d,占总天数的6%;达到二级标准的天数为273 d,占总天数的75%,也就是说空气质量良好率为81%,空气质量较好,主要大气污染物(SO2、PM10、NO2)指标均能满足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的限值。
(数据来源:2007年淄博市环境状况公报)4 大气污染源评价4.1 点源评价重点工业企业既是全市的重点大气污染源,准确掌握其能耗及污染物排放状况,可以准确的定位其能源消费和污染排放水平,同时,也可以准确地预测其未来的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情况,为污染物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根据对淄博市的56个污染源调查和淄博市2007年环境统计数据,表2列出了污染较重的工业企业污染排放状况。
表2 2007年淄博市重点污染源排放情况由表2可以看出,污染负荷据前六位的企业为:华能新电厂、华能白杨河发电厂、山东天源热电有限公司、山东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淄博热电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齐鲁分公司,其污染负荷分别占调查总污染源的18.6%、8.3%、7.3%、6.6%、4.9%、4.7%,累计污染负荷比为50.4%。
4.2 线源评价根据淄博市城市总体规划,道路网密度为 3.9km/km2则道路长度为:1115*3.9=4349km。
根据对淄博市主要交通干线车流量调查数据(辆/h),可近似认为2007年淄博市主要道路的日均车流量为1937辆/小时。
主要的车型比例如下:小型车占57%,中型车占26%,大型车占17%。
取车速为60km/h,小型、中型、大型车的NOx排放因子分别为2.37,6.3,10.48g/km·辆。
表3 淄博市交通干道的排放量统计单位:万t/a5大气环境现状监测及数据分析 5.1主要污染物的负荷评价以国家大气环境质量二级标准(GB3095一1996)为评价标准,采用计算环境 空气综合污染指数(P 综=∑=ni Pi 1,其中P i =SiC i)的方法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见表4 表4 2005一2007年期间环境空气综合污染指数年份单项污染指数综合污染指数PM 10SO 2NO 22005 0.95 0.93 0.35 2.23 2006 0.94 0.92 0.38 2.24 20070.920.900.402.22结果表明,2005—2007年期间,淄博市大气污染指数在2.58~2.62之间,变化比较平缓,2006年的值略高。
通过比较单项污染指数发现,PM 10 、SO 2 逐年下降,而NO 2 则逐年上升, NO 2 作为潜在污染物,必须严加控制。
为了反映大气环境中个污染物影响的大小,确定个污染因子重要性的顺序,运用污染物负荷比计算方法进行计算表5 2005一2007年期间环境空气污染因子污染负荷系数(%)年份PM 10SO 2NO 22005 0.43 0.41 0.16 2006 0.42 0.41 0.17 20070.410.400.19由表5可知,淄博市三年来3项主要大气污染物综合系数的顺序依次为PM 10 >SO 2 >NO 2 ,其中PM 10 、SO 2 污染比重相近,并均逐年减小,NO 2 污染比重较小,但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6 大气环境容量估算 6.1 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淄博市以胶济铁路为界以南多为山地、丘陵,以北多为冲积平原和黄泛平原。
根据生态优先原则,其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林和水源涵养林约占总面积的2%左右,应划分为一类区,其余区域列为二类区。
即一类区面积为:22.3平方公里;二类区面积为:1092.7 平方公里。
6.2 大气环境容量估算采用A 值法对淄博市城区的大气环境容量进行估算,其公式为:其中:Qa为总量控制区某种污染物年允许排放总量限值(104t);Qai为第i功能区某种污染物年允许排放量限值(104t);n为功能区总数;i为总量控制区各功能区的编号;a为总量下标。
各功能区污染物年允许排放总量限值由下式确定:S为总量控制区面积(km2);Si为第i功能区面积(km2);Ai为第i功能区某种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系数[104t/(a·km2)];Csi为规定的第i功能区某种大气污染物的标准浓度限值(mg/m3);Cb为控制区本底浓度值(mg/m3)。
本规划中,淄博市A值取4.46。
用A-P值法能估算出给定控制区的污染物允许排放总量,来确保控制区实现大气环境质量目标值。
影响淄博市大气环境的主要污染物SO2、PM10的理想环境容量、实际排放量及其差额统计如表6所示。
表6 2007年SO2、PM10的环境容量与实际排放量 104t/a城区名称面积/Km2理想环境容量实际排放量差额SO2PM10SO2PM10SO2PM10一类区22.3 0.1637 0.268 0.0959 0.245 0.0678 0.023 二类区1092.7 8.297 11.94 13.896 10.236 -5.599 1.704 合计1115 8.4607 12.21 13.9919 10.481 -5.5312 1.727由表6可知,对于一类区,SO2、PM10实际排放量均小于理想环境容量,仍有剩余环境容量可以利用;对于二类区,PM10实际排放量小于其理想环境容量,仍有剩余环境容量,而SO2的实际排放量已经超出其理想环境容量,必须采取相关治理措施,从源头上控制和削减SO 2的排放,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7大气环境污染预测7.1 能耗量增长及污染物排放预测 7.1.1工业耗煤量增长预测根据淄博市统计年鉴2005-2007年的GDP 统计,2007年的年工业总产值为1945.02亿元,工业产值年平均增长率为16% ,由0t t 0)1(-+=βM M 求得2010年的工业总产值为3035.97亿元根据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法预测2010年工业能耗值:根据我国1979-2004年的统计年鉴,我国经济增长速率为9.4%,能源消费的弹性系数约为0.47。
再考虑到十一五规划中节能减排的要求:即单位GDP 能耗消减10%,求得能源消费增长率3.9%。
2007年煤的终端消费量为3575万吨,由0t t 0)1(-+⨯=αE E 求得2010年的耗煤量为3888.17万吨。
SO2排放:一般的硫去除效率为90%,SO2排放量3888.17*1.6*(1-0.9)*0.01=6.221万吨。
7.1.2居民生活耗煤量根据淄博市统计年鉴2003-2007的人口统计,具体如表7所示表 7 淄博市年人口统计由上表求得五年的人口增长率为1.33%。
2007年总的人口是519.59万,市区人口377.45万。
预测到2010年城区人口数为388.69万人。
淄博市2007年淄博城镇居民人均年耗煤量为296kg由: 预测得:到2010年居民生活耗煤量为115.05万吨。
SO 2的排放量115.05*1.6*0.01=1.84万吨 7.1.3耗油量预测根据统计年鉴查得,2006年煤油、柴油、燃料油和液化石油气的终端消费N tE A N =⋅生量分别是22220吨、4107吨、54312吨、902047吨。
2007年煤油、柴油、燃料油和液化石油气的终端消费量分别是25902吨、4571吨,61666吨,969430吨。
消费量增长率分别为16.57℅,11.28℅,13.54℅和7.47℅.预测2010年煤油、柴油、燃料油和液化石油气的终端消费量分别是41029吨,6299吨,90259吨和1203312吨。
转化为标准煤总量为4201万吨。
设去除效率为90%,则SO的排放2量约为:4201*1.6*(1-0.7)*0.01=6.05万吨7.2 污染物排放量总量预测根据耗煤量和煤质得,2010预计排放总量:6.221+1.84+6.05=14.11万吨8 大气规划目标8.1 大气环境质量目标根据淄博市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到2010年淄博市环境空气目标为:2010年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总体水平接近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城市全年空气环境质量好于二级标准的天数大于328天(占全年天数的90%),一、二类区各执行相应的一、二级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