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法制史习题

中国法制史习题

3.下列哪部律曾得到张斐、杜预两位律学家先后作注,而被称为“张杜律”?( )
A.《新律》B.《泰始律》C.《北魏律》D.《北齐律》
4.下列哪部律确立了“死、流、徒(耐)、杖、鞭”五刑体系,从而为隋唐的“笞、杖、徒、流、死”五刑体系奠定基础?( )
A.《新律》B.《泰始律》C.《北魏律》D.《北齐律》
5.什么是"公室告"和"非公室告"?
6.秦朝对司法官吏规定了哪些责任制度?
三、论述题
1.秦朝法律制度有何特点?
2.论述秦朝法制与秦灭亡的关系。
第五章
一、选择题
1.汉朝提出一套唯心主义"君权神授"理论的思想家是( )。
A.董仲舒B.班固C.蔡邕D.叔孙通
2.中国历史上,首先下诏废除肉刑,着手改革刑制的皇帝是( )。
第九章
一、选择题
1.宋太祖于建隆四实行的刑罚制度方面的一项新规定是( )。
A.折杖法B.盗贼重法C.重法地法D.刺配之刑
2.凌迟入律典作为法定刑始于( )。
A.《唐六典》B.大明律C.《庆元条法事类》D.宋刑统
3.宋朝制定了处理民事案件的“务限法”,它规定在务限期内,州县官府停止受理有关田宅、婚姻、债负等案件。这个“务限期”具体是指( )。
3.西周刑法的主要原则有哪些?
4.什么是"五听"?
三、论述题
1.试述西周的法制指导思想。
2.什么是&章
一、选择题
1.我国古代首次公布的成文法是在( )。
A、竹简上B、鼎上C、纸上D.帛上
2.《竹刑》是郑国大夫( )私自编撰的。
A.子产B.邓析C.赵鞅D.赵盾
3.春秋时期,郑国公布成文法,提出反对的是( )。
4.中国古代经济立法最活跃的时期是( )。
A.秦B.唐C.宋D.元
二、问答题
1.《宋刑统》与唐律在形式上的相异之处主要有哪些?
2.论述宋代的编敕。
3.什么是"重法地"?
4.简述宋朝刑罚制度的主要变化。
5.什么是"鞫谳分司制"?
6.什么是《洗冤集录》?
三、论述题
1.试述宋朝是如何在司法上加强中央集权的?
2.发遣,是指发往边疆地区充当驻防官兵的奴隶。这种刑罚是( )特别独创的。
A.宋朝B.元朝C.明朝D.清朝
3.在清朝,通政使参加下面哪个审判活动?( )
A.九卿会审B.热审C.秋审D.朝审
4.太平天国初期的纲领性文件是( )。
A.资政新篇B.太平刑律C.十款天条D.天朝田亩制度
5.旧中国起草的第一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刑法典是( )。
A.宋朝B.明朝C.清朝D.元朝
6.典卖与买卖的严格区别在于典卖是()。
A.活卖B.断卖C.绝卖D.永卖
7.明代中央的审判机关是()。
A.大理寺B.都察院C.刑部D.御史台
二、问答题
1.简述明初的立法指导思想。
2.《大明律》在体例上的特点有哪些?
3.《大诰》是在什么情况下制定的?其内容和特点以及施行情况如何?
5.试述清末修律的背景与指导思想。
6.《大清新刑律》与旧律相比有哪些主要特点?清政府为何要将《暂行章程》附于其后?
7.简述领事裁判权制度。
8.简述清末的司法改革。
三、论述题
1.简述清朝法律的主要特点。
2.试评述清末"预备立宪"的背景、原则、实质及主要活动。
3.论述清末修律的特点、实质与影响。
6.什么是"登闻鼓制"?
三、论述题
1.三国两晋南北朝法律儒家化的表现有哪些?
2.论述魏晋南北朝时期法律内容的主要变化。
第七章
一、选择题
1.在中国法制上,首次改具律为刑名并冠于律首的法律是( )。
A.魏律B.晋律C.《永明律》D.北魏律
2.在中国法制史上,“八议”最早规定在( )。
A、魏律B.晋律C、北齐律D.北魏律
二、问答题
1.春秋时期法家法制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法经》的篇目及内容是什么?它在中国法制史上的地位如何?
3.试述商鞅在秦国的法制改革。
三、论述题
1.春秋时期公布成文法的意义是什么?
第四章
一、选择题
1.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提出的立法原则有()。
A.约法省刑B。礼法结合C.独尊儒术D。法令由一统
2.秦时主张在全国实行郡县制的是( )。
A.汉武帝B.秦始皇C.汉文帝D.商汤
3.汉代对利率曾有明确规定,超过法定利率这叫做( )。
A、取息过率B、券书C、文券D.散估
4.中国古代国家对某些重要的商品实行专卖的制度,叫做( )。
A、土地所有权B、寸板不能下海C.田里不鬻D、禁榷制度
5.汉朝把向当事人宣读判词叫做( )。
A.断狱B.鞫狱C.读鞫D.乞鞫
3.“昏、贼、贼,杀”是夏朝法律内容,其中“杀人不忌为( )”。
A.昏B.杀C.墨D.贼
4.中国古代以羞辱、恐吓为特征的象征性惩罚称为()
A.象刑B.赎刑C.鞭刑D.流刑
5.商朝的王位继承制先后实行了( )。
A.禅让制B.父死子继B、兄终弟及
D.嫡长继承制E.遗嘱继承制
二、问答题
1.简述中国法的起源。
A.《中华民国约法》B、《清会典》
C、《暂行新刑律》D.《大清新刑律》
6.鸦片战争后清朝的专门负责司法行政的机关是( )。
A,刑部B.大理寺C、法部D.大理院
7.清末最早颁行的带有商法总则性质的法规是( )。
A.《商人通例》B.《破产法》C.《公司律》D.《大清商律草案》
8.最早确立外国在中国享有领事裁判权的不平等条约是( )。
中国法制史习题
前言
一、问答题
1.中国法制史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2.中国法制史的基本发展线索及基本特点是什么?
二、论述题
1.学习中国法制史的意义是什么?
第一章
一、选择题
1.讨伐有扈氏时发布战争动员令《甘誓》的是( )。
A.周武王B.秦始皇C.黄帝D.夏启
2.夏朝的法制观是( )。
A.奉"天"罚罪B.威侮五行C.禹刑D."昏、墨、贼、杀"
A.二月初一至八月三十日B.三月初一至八月三十日
C.二月初一至九月三十日D.三月初一至九月三十日
4.中国古代经济立法最活跃的时期是( )。
A.秦B.唐C.宋D.元
二、问答题
1.《宋刑统》与唐律在形式上的相异之处主要有哪些?
2.论述宋代的编敕。
3.什么是"重法地"?
4.简述宋朝刑罚制度的主要变化。
5.什么是"鞫谳分司制"?
3.西周时期全面负责中央司法事务的是()。
A.司寇B.小司寇C。大司寇D。士师
4.赎刑作为一个制度始于( )。
A.夏朝B.商朝C.西周D.春秋
5.西周的主要立法有( )。
A.《工律》B.《誓命》
C.《吕刑》D.《九刑》E.《九章律》
二、问答题
1.什么是宗法制?其内容和影响是什么?
2.西周礼与刑的关系是什么?
2.凌迟入律典作为法定刑始于( )。
A.《唐六典》B.大明律C.《庆元条法事类》D.宋刑统
3.宋朝制定了处理民事案件的“务限法”,它规定在务限期内,州县官府停止受理有关田宅、婚姻、债负等案件。这个“务限期”具体是指( )。
A.二月初一至八月三十日B.三月初一至八月三十日
C.二月初一至九月三十日D.三月初一至九月三十日
3.什么是"准五服以制罪"?
4.什么是"重罪十条"?
5.什么是"死刑复奏制"?
6.什么是"登闻鼓制"?
三、论述题
1.三国两晋南北朝法律儒家化的表现有哪些?
2.论述魏晋南北朝时期法律内容的主要变化。
第八章
一、选择题
1.宋太祖于建隆四实行的刑罚制度方面的一项新规定是( )。
A.折杖法B.盗贼重法C.重法地法D.刺配之刑
A.《中英五口通商章程》B.《中美望夏条约》
C.《中英烟台条约》D.《中美续约附款》
9.清末政府1908年宣布立宪预备期为( )。
A.五年B.无期限C.九年D.三年
二、问答题
1.简述《大清律例》的形成过程。
2.清朝法律形式有什么特点?
3.清朝旗人在刑法上有哪些特权?
4.试述清朝会审制度与明朝会审制度的联系与区别。
A.孔丘B.商鞅C.魏文侯D.叔向
4.春秋时期楚国的最高司法官叫( )。
A.司寇B.廷理C.廷尉D.大理
5.春秋时期,首次公布成文法典的国家是( )。
A.郑B.晋C.齐D.楚
6.战国时期,提出"刑无等级"法治主张的是( )。
A.韩非B.商鞅C.李俚D.吴起
7.《法经》共( )。
A.三篇B.七篇C.六篇D.九篇
6.《盐铁论》称之为"论心定罪"的司法审判方式指( )。
A.文字狱B.春秋决狱C.秋审D.三司推事
二、问答题
1.汉朝的法律形式有哪些?
2.汉文、景帝废除肉刑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是什么?
3.什么是"通行饮食法"?
4.什么是"左官律"?
5.什么是"酎金律"?
6.什么是秋冬行刑?
三、论述题
1.论述汉朝立法指导思想的发展变化。
A.李斯B.韩非C.商鞅D.李悝
3.廷行事是秦朝的法律形式之一,指的是( )。
A.文书程式B.法廷成例C.条文解释D.皇帝命令
4.秦朝时,乡一级负责调处民间纠纷的官吏是()。
A.三老B.啬夫C.有秩D。里典
二、问答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