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法制史练习题

中国法制史练习题

《中国法制史》复习题(一)一、填空题1、中国法制史研究的对象是__________。

2、在秦国,改法位律的人是__________。

3、原始社会没有法律,调整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靠__________。

4、抗日民主政权时期施政纲领共同确认中共中央在政权组织的“__________”原则。

5、律,最早源于__________。

6、“夏有乱政,而作__________”。

“商有乱政,而作__________”。

7、夏朝有“昏、墨、贼,杀”的制度。

据叔向解释:“己恶而掠美为__________”。

“贪以败官为__________”。

“杀人不忌为__________”。

8、《竹书纪年》记载:“夏后芬三十六年作__________”。

9、商朝的立法指导思想沿袭了夏朝的__________。

10、商初,王位继承是__________与__________并行,但以__________为主。

商末,逐渐实行了__________。

11、商朝的监狱叫做__________,又称作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12、西周的“九刑”为周公所作,即在五刑的基础上加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刑。

13、西周的刑事立法指导思想是____________。

14、西周区分了故意和过失,惯犯和偶犯。

故意称为__________,过失称为__________,惯犯称为________,偶犯称为__________。

15、西周规定了“寇攘与杀越人于货罪”,即后世的__________。

16、1936年5月5日,国民党政府公布了“__________”。

17、北洋政府审判机构大体分为三种,一为__________法院,二为__________法院,三为兼理司法法院。

18、西周的买卖契约称作__________,关于借贷方面的契约叫做__________。

19、西周法律规定,婚姻的缔结要经过__________。

20、西周法律规定,丈夫可以以七种理由休弃妻子,叫做__________。

21、西周的“三不去”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所谓嫡长继承制概括而言,就是“__________”。

23、西周在中央设__________,为全国最高司法机关。

中央直辖地区的司法机关叫做__________。

24、西周把刑事诉讼叫做__________,把民事诉讼叫做__________。

25、“以五声听狱讼”中的“五听”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是最早对犯罪心理分析的尝试。

26、郑国的__________“铸刑书于鼎”,第一次正式公布成文法。

27、“竹刑”的作者是__________。

28、晋国正式公布成文法时曾受到__________的批评。

29、商鞅以__________为蓝本改法为律,进行法制改革。

30、《法经》是战国初期___________制定的。

31、《法经》六篇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秦朝的具五刑是一种以极端残忍的__________与__________并用的刑罚。

33、秦朝的__________是一种活着投入水中使其淹死的刑名。

34、秦朝强制男犯去山林砍柴以供宗庙祭祀用的刑罚叫做__________。

35、在秦朝,偷偷移动田界标志的犯罪是__________。

36、秦朝以__________确定责任年龄,汉朝以__________确定责任年龄。

37、秦律中故意称__________,过失为__________。

38、秦朝对控告别人犯罪而与事实不符但非出于故意者叫做___________。

39、__________是目前看到的我国历史上最早的货币立法。

40、秦在战国时已设有__________为最高司法审判机关。

41、秦朝根据诉讼人在案件中的地位,大致把诉讼形式分为两种:一是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

42、秦律有“公室告”和“非公室告”之分。

官府对“公室告”的案件必须__________,对“非公室告”不得__________。

43、《九章律》是在秦律六篇的基础上增加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中华民国约法》取消责任内阁制,规定__________。

45、汉朝的比又叫做“决事比”,即__________。

46、《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行使其统治权。

47、汉朝把对被告人进行审讯和判决分别叫做__________和__________。

把三日后再行复审叫做__________,当事人上书请求复审叫做__________。

48、《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由__________在1912年3月11日予以公布的。

49、《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共__________章条,《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共__________章。

50、《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2条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__________全体。

”即确定中华民国是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51、明朝的大理寺不主管审判,而专掌__________。

52、清朝时期,由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共同审理重大案件,称作“小三法司会审”。

53、清朝复审各省死刑案件的司法制度叫做__________。

54、《钦定宪法大纲》共23条,内容包括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部分。

55、清末新修订的刑法共有两部,一部是__________,另一部是__________。

56、清末司法制度半殖民地化的重要标志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57、旧中国起草的第一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民法典是__________。

58、太平天国制定的两部具有纲领性的文件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59、《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规定中央行政机关实行__________;《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央行政机关实行__________。

60、《中华民国约法》又称__________。

61、南京国民政府特种刑事法庭审理的案件,不得__________或__________。

62、我国历史上以确保劳动人民当家作主为目的的第一部宪法性文献是__________。

二、选择题(含单选和多选)1. 秦朝的法律形式有()。

A春秋经义B律C格D比E式2. 秦朝的立法指导思想是()。

A法令由一统B一断于法C 事皆决于法D以刑杀为威3. 秦朝的"以刑杀为威"的意思是()。

A法网严密B全国实行统一的法令C严刑重罚D最高立法权属于皇帝4. 下列属于秦朝作刑的有()。

A城旦B鬼薪C 白粲D作如司寇E罚作5. 北周的中央审判机关叫做()。

A廷尉B大理寺C大理院D秋官大司寇6. 隋朝的法律主要有()。

A《新律》B《开皇律》C《大业律》D《开皇令》E《大业令》7. 唐朝的法律形式基本有()。

A律B令C格D式E廷行事8. 《唐律疏议》共12篇,其中第十篇是()。

A名例B户婚C贼盗D杂律E捕亡9. 唐律在涉外案件的处理原则中规定,两个不同国籍的外国人互相侵犯时,则按()的法律处理。

A其中一国B两国C唐朝D第三国10. 唐律除了规定八议外,还规定了贵族官僚享有以下()特权。

A请B减C赎D官当E免11. 唐朝的财政立法,主要有()。

A井田制B租庸调法C两税法D初租禾12. 告诉是唐律中规定的一种起诉方式,告诉又分()。

A自诉B越诉C直诉D亲属代诉13. 唐朝大理寺是中央审判机关,大理寺射的监狱称()。

A夏台B均台C牖里D大理狱E圜土14. 唐朝的监察机关是御史台,御史台下面又设有()。

A刑部B台院C殿院D察院15. 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刊版印行的封建法典是()。

A唐律疏议B元典章C宋刑统D法经E大清民律草案16. 编敕和以敕代律是()立法活动的主要特点。

A隋B唐C两晋D宋E元17. 宋朝的法律形式除了赦、令、格、式外,还有()。

A判例B断例C指挥D申明E看详18. 为了加强皇帝对司法权的直接控制建立了()。

A大理寺B刑部C法部D廷尉E审刑院19. 元朝先后颁布的法典或编纂的法律文献有()。

20. A《至元新格》B《风宪宏纲》C《大元通制》D《元典章》E《志正条格》21. 元朝按民族标准把人民划分为四等人,即()。

A蒙古人B色目人C汉人D南人E女真人22. 元初,中央审判机关是()。

A廷尉B宗正府C御史台D行御史台E大理寺23. 《大明律》将唐律的篇目改为名例、吏、()各律。

隋唐以来沿袭已久的封建法律篇目,至此一变。

A户B礼C兵D刑E工24. 《明大诰》四篇,分别是()。

A《御制大诰首篇》B《御制大诰》C《御制大诰续篇》D《御制大诰三篇》E《御制大诰武臣》25. 设"奸党"条的法典是()。

A大清新刑律B大清律例C大明律D暂行新刑律26. 在以"重典治乱国"的思想指导下制定明律的皇帝是()。

A秦始皇B汉文帝C朱元璋D宋太祖27.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部封建法典是()。

A大清新刑律B大明律C宋形统D大清律例28. 清王朝制定了适用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法律,主要有()。

A《回疆律》B《苗律》C《蒙古律》D《番例条款》29. 清律在沿袭笞、杖、徒、流、死五刑的基础上,又增加了()。

A迁徙B充军C发遣D戮尸E凌迟30. 明清"大三法司会审"是由()组成。

A皇帝B都御史C大理寺卿D总理衙门E刑部尚书31. 清朝对刑部判决的案件或京师附近的斩监候、绞监候案件进行重审,叫做()。

A热审B秋审C斩立决D绞立决E朝审32. 六科给事中制度创于()朝,当时它是独立于都察院之外所监察机关。

A宋B元C明D清E太平天国33. 中国的宪政运动是从()开始的。

A十八世纪九十年代B十九世纪初C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D十九世纪九十年代E十九世纪四十年代34. 清末的官制改革始于()。

A1906 B1907 C1901 D1908 E191035. 旧中国起草和颁布的第一部刑法典是()。

A《内阁官制》B《大清现行刑律》C《谘政院院章》D《谘议局章程》E《大清新刑律》36. 太平天国时期的刑罚有()。

A徒刑B流刑C杖刑D枷刑E死刑37. 北洋政府的审判机构大体分为()。

A最高法院B基层法院C特别法院D普通法院E兼理司法法院38. 南京国民政府普通法院的审判机构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