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斜齿齿轮减速器的测绘《机械制图与技术测量课程设计》评阅书摘要本课程的目的是在学习了机件的表达方法、零件图和装配图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的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还要培养学生查阅机械制图国家标准和有关手册的能力。
首先做测绘前的准备工作,领取部件、量具、工具等,准备绘图工具、图纸;全面分析了解测绘对象的用途、性能、工作原理、结构特点以及装配关系等;绘制装配示意图;拆卸零件,绘制零件草图;量注尺寸,确定并标注有关技术要求;绘制零件图。
关键词: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测绘,草图,零件图.目录《机械制图与技术测量课程设计》评阅书 (I)一、设计任务 (1)二、装配体(齿轮泵或减速器)工作原理 (1)1、装配图表达方法; (1)2、装配体功用和工作原理; (2)1、各零件的作用; (2)2、各零件装配关系; (3)3、各零件的结构形式和技术要求; (3)4、装拆装配体。
(4)四、典型零件的测绘 (4)1.斜齿齿轮测绘 (4)2、该零件各要素的测量方法; (4)3、斜齿齿轮各要素的测量尺寸 (5)4、处理后的最终尺寸,以及由测量尺寸确定的零件的其 (5)各部分参数。
(5)五、典型零件工作图说明及其技术要求选用 (6)六、总结 (6)七、参考文献 (7)一、设计任务1)按给定的原始数据,传动方案,设计减速器装置。
2)减速器装配图1张(A0)。
3)零件图(齿轮、轴)2张(A3)4)设计说明书一份。
二、装配体(齿轮泵或减速器)工作原理1、装配图表达方法;装配图的表达方法,如《机械制图与公差》p81,第7章机件的表达方法所介绍包括基本视图,向视图,局部视图,斜视图,及剖视图和断面图等,在装配图中同样适用。
此外,装配图中还有一些规定画法和特殊画法。
➢规定画法1. 零件间接触面、配合面的画法相邻接触面和配合面,只画一条轮廓线。
无论间隙大小,均要画成两条轮廓线。
2.装配图中剖面符号的画法,装配图中相邻两个金属零件的剖面线,必须以不同方向或不同的间隔画出.同一零件的剖面线方向、间隔必须完全一致.3.在装配图中,对于紧固件及轴、球、手柄、键、连杆等实心零件,若沿纵向剖切且剖切平面通过其对称平面或轴线时,这些零件均按不剖绘制。
如需表明零件的凹槽、键槽、销孔等结构,可用局部剖视表示.➢特殊画法1.拆卸画法在装配图的某一视图中,为表达一些重要零件的内、外部形状,可假想拆去一个或几个零件后绘制该视图。
2.假想画法在装配图中,为了表达与本部件有在装配关系但又不属于本部件的相邻零、部件时,可用双点画线画出相邻零、部件的部分轮廓在装配图中,当需要表达运动零件的运动范围或极限位置时,也可用双点。
画线画出该零件在极限位置处的轮廓。
3、单独表达某个零件的画法在装配图中,当某个零件的主要结构在其他视图中未能表示清楚,而该零件的形状对部件的工作原理和装配关系的理解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时,可单独画出该零件的某一视图。
4、简化画法(1).在装配图中,若干相同的零、部件组,可详细地画出一组,其余只需用点画线表示其位置即可。
(2).在装配图中,零件的工艺结构,如倒角、圆角、退刀槽、拔模斜度、滚花等均可不画。
2、装配体功用和工作原理;功用:介于机械中原动机与工作机之间,主要将原动机的运动和动力传给工作机,在此起减速作用,并协调二者的转速和转矩,在目前用于传递动力与运动的机构中,减速机的应用范围相当广泛,几乎在各式机械的传动系统中都可以见到它的踪迹,从交通工具的船舶,汽车,机车,建筑用的重型机具,机械工业所用的加工机具及自动化生产设备,到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家电,钟表等等.其应用从大动力的传输工作,到小负荷,精确的角度传输都可以见到减速机的应用,且在工业应用上,减速机具有减速及增加转矩功能,因此广泛应用在速度与扭矩的转换设备.工作原理: 就是利用各级齿轮传动来达到降速的目的.减速器就是由各级齿轮副组成的.比如用小齿轮带动大齿轮就能达到一定的减速的目的,再采用多级这样的结构,就可以大大降低转速了. 减速机一般用于低转速大扭矩的传动设备,把电动机.内燃机或其它高速运转的动力通过减速机的输入轴上的齿数少的齿轮啮合输出轴上的大齿轮来达到减速的目的,普通的减速机也会有几对相同原理齿轮达到理想的减速效果,大小齿轮的齿数之比,就是传动比。
减速机是一种动力传达机构,利用齿轮的速度转换器,将马达的回转数减速到所要的回转数,并得到较大转矩的机构。
三、装配体中各零件的装配关系和装拆顺序1、各零件的作用;(1)主件①轴:主要功用是直接支承回转零件,以实现回转运动并传递动力。
②轴承:用来支承轴或轴上回转零件、保持轴的旋转精度、减小磨擦和磨损。
③齿轮:用来传递任意轴间的运动和动力,在此起传动及减速作用。
④联轴器:主要用于联接两轴,使他们一起转动以传递运动和转矩。
(2)、附件:①窥视孔:窥视孔用于检查传动零件的啮合、润滑及轮齿损坏情况,并兼作注油孔,可向减速器箱体内注入润滑油。
②通气器:使箱体内受热膨胀的气体自由排出,以保持箱体内外压力平衡,不致使润滑油沿分箱面或轴伸密封件处向外渗漏。
③定位销:对由箱盖和箱座通过联接而组成的剖分式箱体,为保证其各部分在加工及装配时能够保持精确位置,特别是为保证箱体轴承座孔的加工精度及安装精度。
④启箱螺钉:由于装配减速器时在箱体剖分面上涂有密封用的水玻璃或密封胶,因而在拆卸时往往因胶结紧密难于开盖,旋动启箱螺钉可将箱盖顶起。
⑤放油孔及放油螺塞:为排放减速器箱体内污油和便于清洗箱体内部,在箱座油池的最低处设置放油孔,箱体内底面做成斜面,向放油孔方向倾斜1~2使油易于流出。
2、各零件装配关系;有配合和联接之分,配合有三种分别是间隙配合、过渡配合、过盈配合。
减速器中有配合要求的零件应标注配合尺寸。
如:轴承与轴;属于过盈配合,且选择基孔制轴承外圈与机体;属于过盈配合,选择轴承为基准,因为轴承为标准件轴与齿轮的配合;属于间隙配合,因为要有键联接联轴器与轴;属于间隙配合,因为有键联接和在其他的配合中也应标注公称尺寸、配合性质及精度等级。
3、各零件的结构形式和技术要求;①、轴:为回转体,高速轴和中速轴都属于齿轮轴;低速轴为转轴、属阶梯轴,其技术要求,有直接标在视图上的和文字说明,标在图上的主要是对轴接轴承的地方及接齿轮的地方进行形位公差的要求:①接轴承地方要求径向圆跳动、端面圆跳动、及端面跳动;接齿轮地方要求圆跳动等。
②文字要求,调制处理,硬度为217-225HBS,及未注明的圆角和倒角等。
②、轴承: 为回转体,高、中速轴的为GB/T276—1994沟球轴承6206;低速轴为GB/T276—1994深沟球轴承6208。
③、齿轮:为回转体,其中两个为齿轮轴,为主动轮,两个为从动轮,且都为斜齿圆柱齿轮,其技术要求,①径向圆跳动、端面圆跳动、及端面跳动;②按键槽部位要求两工作面的对称且需要定基准。
④、联轴器:为回转体,主要用于联接两轴,使他们一起转动以传递运动和转矩。
综上所述,在装配图中对一些配合、联接、工作部位,及重要表面要求粗糙度,可参考《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p175表18-11.4、装拆装配体。
按拆卸的顺序给所有零、部件编号,并登记名称和数量,然后分类、分组保管,避免产生混乱和丢失;拆卸时避免随意敲打造成破坏,并防止碰伤、变形等,以使再装配时仍能保证减速器正常运转。
拆卸顺序:①拆卸观察孔盖。
②、拆卸箱体与箱盖联连螺栓,起出定位销钉,然后拧动起盖螺钉,卸下箱盖。
③、拆卸各轴两边的轴承盖、端盖。
④、一边转动轴顺着轴旋转方向将高速轴轴系拆下,再用橡胶榔头轻敲轴将低、中速轴系拆卸下来。
⑤、最后拆卸其它附件如油标、放油螺塞等。
四、典型零件的测绘1.斜齿齿轮测绘1、测绘该零件所用工具:游标卡尺、直尺、钢尺、卡钳2、该零件各要素的测量方法;(1)、几何参数测量:①、齿数Z:直接从齿轮上数出来。
②、齿顶圆直径da:用游标卡尺直接量取da=m(z+2)/cosβ。
③、齿根圆直径df:可直接量取或根据公式df=da—2h计算出,④、齿全高h:求得d a、df 代入h=( da-df)/2求取。
⑤、中心距a:查《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p179表19-6.⑥、齿宽b:直接用游标卡尺从各齿轮上量取。
⑦、分度圆直径d:由公式d=mz/cosB求取。
3、斜齿齿轮各要素的测量尺寸;齿顶圆,直径为255.35mm,螺旋角,为9度3分,齿数,为83个;旋向,为右旋;齿全高,为8.35mm;齿宽,为57mm;轮辐,轮辐内径为61.24mm,外径为102.44mm;键槽,查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p140表14-1;其他一些关于齿轮的参数均可由公式计算得到,4、处理后的最终尺寸,以及由测量尺寸确定的零件的其各部分参数。
由上面测得的尺寸,和已知的公式,齿顶圆,da=m(z+2)/cosβ,分度圆,d=mz/cosB,两式比,可得分度圆的直径为249mm,再由公式d=mz/cosβ,可得模数m为2.94,在模数系列中选择3。
齿根圆直径由公式h=( da -df)/2,得到。
(其中h量取)键槽,查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p140表14-1;齿轮的径向圆跳动和端面圆跳动查《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p175表18-10。
五、典型零件工作图说明及其技术要求选用1、标题栏:参考《机械制图与公差》p6图1-3 标题栏格式(一)。
2、视图表达方法:主视图采用局部剖视图表达,并另外采用圆视图表达轮毂形状,及键槽的一些特征。
技术要求中,要求键槽工作面的对称度及一些部位的粗糙度,可参考《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p173表18-6到表18-11。
3、尺寸关系;斜齿齿轮尺寸有齿顶圆的直径da,分度圆的直径d,齿根圆的直径df,包括齿数z,模数m,螺旋角B,齿全高h,其尺寸关系有公式:d=mz/cosβ, h=( da -df)/2,df=da—2h,da=m(z+2)/cosβ。
4、技术要求,1.正火处理,齿面硬度为180-210HBS,2.未注明的倒角为2x45度3.未注明的圆角半径为5mm,且可参考《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第十九章的一些参数和要求。
六、总结通过本次设计,锻炼了自己综合运用工程图学的理论,结合实际机件绘制标准机械图样的能力,并使所学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深化。
通过测绘实训,使自己将所学理论和生产实践更好地结合起来,牢固地掌握制图知识,提高绘制机械图样的基本技能。
制图测绘是对机械制图课程的一次全面实战练习,使我学习到了书本上没有的许多东西,了解了图样中经常出现的一些典型工艺结构。
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国家标准和尺寸标注在工程图样中的重要性。
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激起了自己极大的学习热情。
两周的时间短暂充实。
指导老师严肃认真、耐心细致的学风,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并将继续影响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