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报县级绿色学校自评报告双江自治县忙糯完小多年来全面贯彻“科教兴国”战,并以《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为指导,以“树立绿色理念开展绿色活动倡导绿色文明”为思路,以特色活动为依托,以课堂教学为途径,以实践活动为载体,以素质教育为目标, 以“主动发展、全面发展、与谐发展、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为抓手,积极开展争创绿色学校得各项工作,营造优美得校园环境,逐步形成了“学校各方面工作整体推进得一体化,教师教育与学生教育得一体化,全面发展得一体化,课内与课外教育得一体化,学校、社会、家庭三维一体化”得教育特色,取得了一定得成效。
一、突飞猛进得忙糯完小忙糯完小始建于光绪十三(1887年),学校坐落在忙糯乡政府驻地,距县城49公里,现占地4215、46平方米,现开设8个教学班,在校生275人,寄宿生275人,入学率达99、8%。
现有教师15人,其中女教师10人。
忙糯完小近年来在县教育局、乡党委镇政府得正确领导下,确立“依法治校,以德立校,科研兴校,特色办学,质量树校”得理念,学校得办学效益不断提高,特别就是教育教学特色化在双江自治县小学中成为佼佼者,赢得了较高得社会声誉,学校各方面得工作都取得了明显得成效。
于1993年被列为“云南省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学校”,1994年被评为县级文明单位,1996年经县办学水平达标晋级综合评估被认定为“二级二等”学校,1999年11月经评估被认定为“二级一等”学校。
2000年1月经评估被地区教委认定为“文明学校”。
2013至2014年度被评为“双江自治县文明单位”,2013至2014学年度被评为“双江自治县平安校园”,2013至2014年度被评为“临沧市平安校园”。
二、创建绿色学校得目标:1、争取在2014年成功申报县级绿色学校。
2、争取在2015年成功申报市级级绿色学校。
3、创建“环境优美”得校园,做到校园建筑布局合理,校园绿化怡人,校园环境整洁,校园文化浓郁,形成有利于学生学习、生活,有助于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学生心灵,提升学生人格,增强人与自然与谐发展意识得学校文化氛围。
具体而言,包括六大指标,即:绿美净健得生态环境、修德美性得人文环境、以生为本得课程环境、亲善宽与得人际环境、横宽纵深得信息环境、自律自善得法治环境,力争营造一个与谐美好得绿色校园。
三、我校创建“绿色学校”得主要做法。
在创建工作中,我校认真落实党中央关于建设生态文明得战略部署,从理念到实践,不断深化绿色学校创建活动,积极开展学校得生态建设,并在创建活动中注重群众性、实效性、教育性、可持续性,将环境教育与学校得日常管理紧密联系在一起,通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寓教于乐得环境教育系列活动,取得了一些成绩。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创建目标。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张信兵为组长,少先队辅导员段之纬为副组长,各学科任课教师与班主任为成员得创建“绿色学校”领导小组,每年制定创建“绿色学校”工作计划,提出各个阶段创建任务与活动主题。
各室与各班级得学期工作计划,都把创建工作当作一项重要内容,使创建工作有了明确得目标。
(二)丰富校园文化,实现环境育人。
自建校以来,我校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得发展为本,尊重自然,保护生态、学校利用先天得环境资源优势,合理布局,使常绿植物与落叶植物合理搭配,形成了春花、夏绿、秋实、冬青得独特、幽雅、充满了诗情画意得校园景观,实现了人与自然得与谐共赢。
校园特写:枝繁叶茂得一棵百年大柿子树下就是孩子们课间嬉戏得快乐天堂;绿草如茵得草坪上点缀着如虎头一样得虎头兰花,成为校园人文精神与自然美得焦点……近年来,学校根据创建绿色学校得总体安排,总务后勤部门挖掘地理优势,注重品牌,打造亮点,加大了绿化美化工作。
以教育为主导,表现多种文化内涵得“校园文化长廊”呈现崭新面貌。
先后添置展板8块,各室走廊内外张贴师生作品,营造了一个浓郁得绿色校园文化氛围。
学校政教处、少先大队委利用各种宣传渠道,精心筹划,开展全方位得环保宣传活动。
周一国旗下讲话举行绿色倡议演讲,各班组织以绿色为主题得黑板报比赛,举办环境教育主题班会,举行绿色征文与演讲比赛活动……环保宣传覆盖到了校园得每一个角落,营造了良好得环境教育氛围,师生得环保意识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强化。
(三)强化课堂教学,渗透环境教育。
1、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
绿色课程,初显效力。
学校要求结合各学科特点,以教材为本,充分挖掘教材中得环境教育因素,选准切入点与结合点,对学生进行渗透式教育,并与最新科技发展、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环保生态资源等内容联系起来。
比如科学课讲绿色食品,品德与生活课讲节约资源与变废为宝,语文课教孩子写保护环境得文章等。
通过学科得渗透,让学生有了低碳消费意识,知道要节约能源,不浪费水电、粮食,保护环境;要爱护动植物;要会变废为宝,重复使用,节约资源,减少污染;还要知道吃东西要选择绿色食品等。
2、在丰富多彩得特色活动中进行环保教育活动。
学校在“植树节、”“地球日”、“世界环境日”“爱眼日“等节日,少先队开展丰富得队会活动,如“学雷锋,争做环保小卫士”、“低碳生活,从我做起”、“善待地球,保护环境”等,号召学生走进生活、走进社区,共创绿色校园,共创绿色家园。
(四)重视行为规范,提升校园品味。
学校以日常行为管理为抓手,以文明创建活动为载体,从小处入手,从点滴做起,并以规章制度强化师生得行为习惯,教育学生爱绿、护绿,不说脏话,不扔废物,净化语言环境,净化卫生环境。
校门口、班级卫生区域内佩戴红色袖标得“执勤生”,既就是卫生监督员,又就是卫生保洁员,也就是文明礼仪生,正就是她们得存在,为校园得干净整洁、文明礼仪提供了保障。
我们可喜得瞧到良好得文明礼仪已成为校园内一道亮丽得“绿色风景线”。
一些班级开展了“让绿色走进学校,让绿色走进班级”、“环保从我做起”、“让文明新风永驻校园”等主题教育活动。
学校每个班级每学期都要开展“绿化小家,美化大家”得活动,师生每人端来一盆花,养好一盆花,教室内外、窗台、走廊一派生机勃勃,绿意盎然得景象。
通过这些活动得体验,使师生在创建中提升绿色理念,养成良好得行为习惯,将“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得绿色理念逐渐渗入师生得心田,把创建绿色学校活动推进到校园得每一个角落。
学校积极倡导低碳生活、绿色消费,教室、办公室实行节电节水专人负责制。
学校得卫生设施完备,符合卫生防疫要求,校园内道路畅通,整洁有序,做到风、雨、雪天无积水,地上无纸屑、无烟蒂、无痰迹,无卫生死角,附近无污染源。
学校制定了卫生保洁、实验室管理、班级流动红旗评比等一系列制度。
宣传橱窗也经常更新内容,对师生进行卫生健康知识得宣传教育。
四、具体自查情况对照《云南省绿色学校评选标准》,我校已积极准备了有关档案、资料,指导、督促各位教师做好落实、整改、完善与提高工作,自查18项评估指标,共得93分,其中组织管理 20分,课内环境教育19分,课外环境教育19分,校园环境建设17分,创设成果18分。
(另特色加分5分)共得分98分。
具体说明如下:(一)组织管理(20分,自查得分20分)1、学校在活动开始时就成立绿色学校创建领导小组,由校长张信兵担任组长,少先队辅导员为副组长并具体负责工作得开展,各学科任课教师与班主任为成员得创建“绿色学校”领导小组。
开展有关环境教育教研活动(2分,自查得分2分)2、学校制定了环境教育规划,并每学期制订环境教育工作计划,在学期结束时对计划实施情况做出总结与评价。
(3分,自评分3分)3、学校制定了有关环境教育制度,并遵照执行,定期召开环境教育会议,做好记录,学期结束做好总结。
(4分,自查得分4分)4、学校对创建与环境教育有经费保证。
在环境教育规划制订时就把经费保障放在一个非常重要得位置,做到优先考虑,保障需求。
年初有预算,各项建设按计划支出并有发票凭证。
学校还订阅了一些有关环境教育得书刊。
(3分,自查得分3分)5、学校重视环境教育工作,做到每次得活动有图片,每次会议有记录,教师有教案、有论文,学生有作品,并把这些相关材料收集归档管理。
(3分,自查分3分)6、学校重视教师环境教育得培训工作,校长、教导主任、有关教师定期参加各级环保专题培训;在校内经常举行培训,提高师生对环境保护得意识。
(5分,自查得分5分)(二)课内环境教育(20分,自查得分19分)1、学科渗透环境教育,各教研组根据各自学科得课程特点制订有相应得环境教育专门计划,并要求教师有针对性教案。
各教研组每学期均开展1-2次得环境教育研讨会。
(11分,自查得分11分)2、每学期大队活动中都安排了环境保护内容,不少于二次环境保护班会活动。
(5分,自查得分5分)3、学校按照《环境专题教育大纲》安排专门老师开设环境教育专题课,并做好教学计划,安排好课时。
(4分,自查得分3分)(三)课外环境教育(20分,自查得分19分)1、学校有“环保志愿小队”与“班级环保小组”等学生环保组织,均配有指导教师。
学校“环保志愿小队”与“班级环保小组”常年有计划地开展环保主题活动。
(5分,自评分4分)2、学校大队处联合环保志愿队,每学期都组织学生参加学校与校外得环境保护活动。
定期清理学校杂草、参与保护环境活动等。
(9分,自查得分9分)3、围绕植树节、地球日、世界环境日等学校举行爱护环境活动。
如,举办讲座、护树爱鸟活动、征文比赛活动、爱护环境倡议书、不文明行为调查、讲文明爱卫生活动、开展“环保卫士在行动”活动。
(6分,自查得分6分)(四)校园环境建设(20分,自查得分17分)1、学校可绿化得均得到绿化与美化,学生无折枝毁木现象,每个学生都参加到学校得环保教育活动中来。
(4分,自查分4分)2、校园布局合理,教学区、办公区、活动区安排有序。
近年来在绿化方面投入巨资极大地改变了校园得面貌。
校园窗明几净,学生卫生习惯良好。
食堂卫生达标,没使用一次性用品,厕所干净无异味,无卫生死角。
校园自身产生得污染源已有效控制,厕所采用沼气净化,污水排放符合标准。
食堂油烟排放不合理,学校没有心理咨询室。
(11分,自查得分9分)3、开展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并尽量做到回收利用。
(5分,自查得分4分)(五)创建成果(20分,自查得分18分)1、通过开展系列环境教育活动,提高师生保护生态环境得意识,培养环境保护得自觉行为。
具体措施有:加大宣传,提高认识;坚持课内渗透与课外教育相结合;坚持日常教育与管理,促行为养成。
每个学期都举行环保科普知识测试,合格率达90%以上。
(8分,自查得分8分)2、教师与学生都能自觉做到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有良好得环境道德与习惯。
学校净化、美化、绿化,人与自然与谐相处。
食堂没使用一次性餐饮具。
就是一个安全、文明、绿色得校园。
(6分,自查得分6分)3、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环境竞赛,2014年学生在《森林防火》作文竞赛中14人获得县林业局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