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山东省东营市城市居民收入情况2013年,国内外经济环境依然十分复杂严峻,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面对新形势下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拉开了东营新一轮大发展大跨越的序幕,在民生保障、惠民增收和扩大内需等方面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措施,使我市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水平在稳定发展的基础上求进求好,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2013年度,东营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983元,同比增长9.8%,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1个百分点。
扣除物价上涨因素,我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7.8%。
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9569元,同比增长8.7%。
一、多措并举惠民增收,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稳步增长2013年,我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去年同期相比,呈现全面增长的特点,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分别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其中,财产性收入的增幅居首位,详见下表:2013年,我市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9569元,同比增长8.7%,其中,服务性消费支出为4049.6元,同比增长6.4%。
八大类消费支出呈现出“六升二降”的格局,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教育文化娱乐服务、其他商品和服务类支出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医疗保健、交通和通讯类支出有所下降。
2013年度全市城镇居民各类消费支出分布及比重(一)持续保障改善民生,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2013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工作会议精神,以“高境界、高标准、高起点、大作为”工作总要求,扎实推进东营新一轮大发展大跨越的重要一年,也是民生改善、人民增收成效显著的一年。
2013年,市委市政府坚持保障改善民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坚持以人为本,加大民生投入,切实在保民生、促增收上下功夫,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呈现“工资性收入为支撑、财产性收入和经营净收入有效拉动、转移性收入保障托底”的良性发展模式,人民增收有保障,人民群众得实惠。
(1)工资性收入是支撑我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保持平稳增长的重要力量2013年,我市城镇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26587.12元,同比增长5.8%,占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的比重超过七成,其中工资及补贴收入26009.23元,同比增长5.2%,其他劳动收入577.90元,同比增长45.2%。
2013年度,刺激居民工资大幅上涨的政策性因素不显著,因此,工资及补贴增幅较小。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规定,要着重保护劳动所得,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工资决定和正常增长机制。
随着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一系列关于惠民增收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城镇居民工资性收入将继续成为支撑可支配收入稳步增长的关键性因素。
(2) 财产性收入涨幅位居四大收入之首,有力拉动我市居民收入稳定增长财产性收入是衡量国民富裕程度的重要指标。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这是继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确定“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之后的又一政策亮点,对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持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013年,我市城镇居民人均财产性收入1372.36元,同比增长30.4%,成为四大收入涨幅之首。
其中,其他投资收入增幅都超过300%,表明我市城镇居民收入结构逐步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多种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拉动了居民其他投资收入的大幅增加。
(3)经营净收入实现较大幅度增长2013年,我市城镇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2714.98元,同比增长15.7%。
其绝对值比去年同期增长368.5元,在较大程度上拉动了可支配收入的增长。
《决议》再次明确了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依法保障各种所有制经济的产权和合法权益,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
居民从事经营性活动的环境逐步优化,这不仅提高了居民从事经营活动的积极性,也直接提高了经营活动的收益水平。
(4)转移性收入实现了平稳增长,确保了我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稳步增长2013年,我市城镇居民人均转移性收入7203.88元,同比增长16.7%,其中养老金或离退休金收入6368.86元,同比增长17.70%,是构成转移性收入的重要部分和主要增长点。
近年来,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确定了明确的居民离退休金增长机制,保证了居民转移性收入的平稳增长。
(二)挖掘消费增长点,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品质随着人民收入的持续稳步增长,广大人民群众的消费意愿进一步扩大、消费能力进一步增强、消费品质进一步提高。
市委工作会议以来,全市上下牢牢把握“三高一大”工作总要求,紧紧围绕“转方式、调结构、扩总量、增实力、上水平”的工作大局,大力优化消费环境、推动消费升级、加快新型消费业态发展,不断挖掘新的消费增长点,切实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
(1)食品支出大幅增加是拉动居民消费支出增长的主要力量2013年,我市城镇居民人均食品支出6500.16元,同比增长11.0%。
食品支出的增长反映了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食品消费是城镇居民日常最重要的消费,因此食品消费数额大,购物频次高,受市场波动尤其是受价格影响较大。
食品支出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是受物价水平提高的影响,同时也说明了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选择高品质的食品。
(2)衣着支出平稳增长,居民择衣更注重品牌和款式衣着作为城镇居民的基本消费之一,已经不再局限于基本的穿衣取暖的需求,城镇居民择衣更加趋向款式化、品牌化、时尚化。
1-12月份,我市城镇居民人均着衣支出2910.16元,同比增长9.5%。
其中,服饰支出2092.09元,同比增长13.2%,而服饰支出增长的主要因素是服饰单价的增长,同比涨幅为21.6%,这说明居民择衣更加注重品质的提高。
(3)居住支出平稳较快增长,受住房装潢支出大幅增长的影响2013年,我市城镇居民人均居住支出1394.81元,同比增长17.1%。
居住支出的大幅增长主要是受住房装潢支出增长的影响。
今年的房地产市场较去年同期相比有了一定程度的回暖,居民购置新房是造成住房装潢支出增加的主要原因。
(4)居民对生活品质的要求提升,家庭设备支出和家庭服务消费显著增加2013年,我市城镇居民人均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1684.13元,同比增长45.9%。
室内装饰品和和家具支出增长迅速,这是本项支出的一个新增长点。
由于我市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家庭服务类消费支出显著增加,同比涨幅113.2%。
其中,加工维修服务人均消费为36.16元,同比增长113.2%。
(5)医疗保健支出略低于上年同期水平随着我市医疗保险体系的完善和居民健康水平的提高,1-12月我市城镇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有了小幅度下降。
2013年度,居民医疗保健支出1085.15元,同比下降2.2%。
其中,随着我市覆盖全面的医保体系的完善,我市居民的医药费用支出大幅下降,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医药费用为383.12元,同比下降8.9%。
(6)居民交通支出同比下降我市城镇居民家用汽车拥有量不断增加,截止2013年年底,百户居民拥有家用汽车已达54辆,城镇中高收入群体家用汽车拥有量日趋饱和,而部分中低收入群体由于收入水平不高和油价不断攀升等因素影响,对汽车消费望而却步。
1-12月,我市城镇居民交通和通信支出3171.14元,同比下降9.7%。
(7)居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有效拉动了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的快速增长物质生活日趋富足的同时,居民的精神文化消费需求不断升温,购买文娱用品增多,外出旅游增多,带动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快速增长,对消费支出的增加起到较大的拉动作用。
1-12月,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2097.92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5%。
其中,用于教育支出865.01元,同比增长20.2%。
用于各类教材类支出42.52元,同比增长38.7%,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市居民对文化需求的迫切要求。
(8)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出现较大幅度的上涨受金银珠宝饰品等奢侈品购买量增加的影响,1-12月,我市城镇居民人均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725.39元,同比大幅上涨31.3%。
其他商品支出598.26元,同比上涨44.8%。
四、我市城镇居民收支存在的问题及相应解决措施201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性支出实现了在稳定发展的基础上求稳求好的目标,收入水平和消费支出逐步回归理性。
但是,综合全年城镇居民收支情况,在收入、消费增长的背后隐藏着三个问题,应该予以重视。
(一)作为支撑居民可支配收入重要力量的工资性收入增幅缓慢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战略目标。
按照这一要求,到2020年东营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将达到47314元,以目前可支配收入作为基数,要完成这一目标,我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要保持年均9.96%的增长速度。
但是,由于目前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不健全,作为支撑我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重要力量的工资性收入增幅较慢。
2013年度,我市城镇居民工资性收入仅比上年同期增长5.8%,增幅显著回落。
面对当前国际经济复苏乏力、国内经济转调的战略时期,为顺利现实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两个“翻一番”的战略目标,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按照市委工作会议确定的“三高一大”的工作总要求,牢牢把握“两个率先”的奋斗目标,突出民生工作,进一步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基本分配制度。
落实好国家相关增资惠民政策,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逐步探索出一条符合东营市情的工资决定和正常增长长效机制,切实增强城镇居民工资性收入增长后劲,为全面实现市委工作会议确定的“两个率先”的奋斗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经营净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所占比重较小,对城镇居民收入增长拉动较小2013年,东营市城镇居民经营净收入及财产性收入之和占总收入的比重不足一成,仅为7.17%。
其中,经营净收入比重低,说明了我市城镇居民中自主经营的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数量较少,同时受到融资难等方面的束缚,经营上比较困难,经营净收入增长较为缓慢。
而由于受到投资理念的束缚,我市城镇居民的投资方式比较单一,所以财产性收入比重偏低。
如何进一步增加我市城镇居民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拓展收入增长点,是当前经济转型时期十分重要的课题。
《决议》明确规定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逐步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支持非公有至经济健康发展。
因此,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应该坚决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进一步净化经营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