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9日于昊天学校交流
课题:乘法巧算
教学目标:
1、学生经历数学观察、分析、发现(猜想)、验证的过程,体会数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2、通过巧算探究活动,体验计算方法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引发学生数学计算的兴趣。
教学重点:
观察、分析、发现(猜想)、验证的过程
教学难点:
观察、分析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简单介绍,今天柳老师和同学们一起研究整数乘法好不好)
1、乘数相同的乘法口诀:(接龙)
1×1= 2×2= 3×3= ...... 9×9=
在黑板的边缘纵向板书
2、计算42×38让学生说一说是什么方法算的
3、师生比赛计算73×67,引入课题,板书乘法巧算
二、常见的特殊乘法
要求学生口算,并说一说你的算法,由此引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23×11= 47×11= 25×16= 125×32=
三、探求新知
(当一些看似零散的事物放在一起,我们进行分析,对比,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
现在我们一起开始我们的发现之旅吧)
1、请同学们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并交流结果
20×20= 400
21×19= 399 =400-1
22×18= 396 =400-4
23×17= 391 =400-9
(教师纵向板书)
2、学生观察结果,小组(前后两排)之间说一说你的发现
3、23×27符合你的发现吗?引发学生验证
4、引导学生观察乘数,你发现了什么?(小组讨论)
5、交流成果(a+b)×(a-b)=a×a-b×b
6、你能编写一个这样的乘法,并计算吗?学生独立完成
7、找3位学生汇报
四、课堂小结
1、说一说你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2、你能口算3.4×2.6吗?说说你的想法?
五、课外巩固
1、把你今天发现的巧算方法回家后向你的爸爸、妈妈秀一把。
2、开始你的第二个发现之旅,让你为自己喝彩,好吗?老师期待着你的精彩发现。
(温馨提示:探究的方法不是唯一的,要放开你的想象,别忘了验证你的伟大发现!)
计算:23×27= 21×29= 24×26=
32×38= 45×45= 83×87=
通过上面的计算,你发现了什么?与你的同伴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