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上承第七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主要学习三个子目的内容:女真族的崛起、金灭辽及北宋、南宋的偏安,贯穿三部分内容的主线是金的发展壮大,以及金与两宋之间的关系,这是教师授课应该全面兼顾的。
另外,本课在本单元中是突出单元主题的一课,第二单元的主题为“民族关系发展与社会变化”,本课也始终贯穿着民族交融这条暗线。
这一时期并立政权之间的战争一方面给社会造成灾难,另一方面也造成了人口的迁徙,加强了经济文化交流,形成民族交融的新高潮,宋金对峙局面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为江南地区的农业生产创造了安定环境,有利于江南地区的经济发展。
教师授课也要着眼于民族融合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注重中国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
二、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有一定的阅读基础,对金庸小说、岳飞以及宋金题材的影视作品也有接触,对南宋的时空定位不算陌生,部分同学甚至兴趣浓厚,对本课内容的学习有强烈求知欲。
通过七年级上册的历史学习,学生初步掌握了历史的学习方法,知道梳理历史线索,弄清历史大事以及评价相关的历史人物和事件,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知识与方法的基础,在教师精心设计和材料的引导之下,学生能体验一次思维相互碰撞、历史认知提升的高效历史课堂。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教师讲解女真崛起、金与辽宋的关系,学生知道女真崛起到强大的基本史实。
通过学生讲岳飞相关故事,锻炼学生复述历史重大事件的能力,在故事讲述中通过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感悟岳飞的精忠报国、南宋朝廷苟且偷安,学会正确分析和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史料,让学生感悟真实的历史,通过学生讲述、合作探究,培养学生深入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岳飞抗金,学习岳飞严明治军、精忠报国的精神;通过各民族之间的战与和,体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在两宋阶段的发展过程,感受民族团结对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金的崛起和强大。
难点:金与南宋的关系,对岳飞抗金的认识。
五、教学方法:
史料教学法,讲授法,探究教学法。
六、教学流程设计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要提炼出岳飞的忠君报国、为国为民、一身正气等正面精神,强化学生的爱国卫家意识。
(三)、宋金议和
1、展示宋金对峙形势图。
结合地图,教师讲述《绍兴和议》的基本内容,明确和议的屈辱性。
2、教师针对宋金对峙的局面,讲述民族关系的融合。
地图展示对峙形势,金与南宋的关系发展一目了然。
课程小结教师提炼本节课的主旨精华,对两宋统治者的认识、
对民族政权之间战和关系的认识,对本阶段的特征进
行总结。
教师阐述课
程主旨,深化学生
对两宋时期民族
政权之间关系的
认识,也是点睛之
笔。
板书设计
用简单的图示显示南宋与金关系的三个阶段,便于学生梳理知识结构,宏观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