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姜堰市姜淮高考复读学校 2013届期中考试高三政治试题、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33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6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A.工人阶级 B .工农联盟 C.全体公民 D.全体人民2. 当前,我国公民越来越多地借助互联网表达政治意愿,与政府进行互动。
公民在使用网络参与政治生活时应② 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④依法对政府的工作行使质询权 C.②③④ D.①②④3.2012年2月25日是无锡市北塘区人大代表换届选举日,我校许多高三同学第一次有资格参加该区人大代表的选举。
可有的同学认为,人大代表选举与中学生关系不大,况且高三复习己进入 关键时期,因此,不想去参加。
这些同学的观点A. 正确。
这些同学坚持了法律面前一律平等B. 错误。
这些同学必须依法履行政治性义务C. 正确。
公民有表达自己意愿的权利和自由D. 错误。
公民参加选举的态度影响选举效果4. 多位高校教授、专家联名向总理写建议书,提请国务院审查并修改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呼吁取消有关“学生在户籍所在地报名参加高考和招生”的规定。
专家联名建议,是 A .通过信访举报制度行使监督权B .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C.公民参与民主管理的最主要途径 D .通过专家咨询制度参与民主决策①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③理性参与网上评议政府的活动A .①②③ B.①③④5.漫画《力度》说明,实现药品安全政府必须①审慎行使权力,坚持执政为民②履行经济职能,加强市场监管③坚持以人为本,严格依法行政④遵循市场规则,调整经营战略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6•为了加强校车安全管理,保障乘车幼儿、学生的人身安全,国务院法制办公室会向有关部门研究起草了《校车安全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并全文公布,征求社会各界意见。
这表明A.我国立法机关不断加强立法工作B. 我国公民认真履行遵守法定义务C.我国公民平等地享有立法权D. 我国政府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7. 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 2.5微米的颗粒物,它负载的大量有害物质能直接进入人体肺部,甚至渗入血液,诱发多种疾病。
从2012年起,北京、天津等地环保部门率先开展PM2.5监测,并把监测数据向市民公布。
这一做法表明A.政府工作的透明度进一步提高 B .政府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的知情权C.政务公开有利于对政府权力的制约 D .人民能够有效地监督政府权力的运行&随着“政务微博”的快速增长,网友对“微博问政”也给予持续关注。
微博互动在干部倾听民意、推动政府工作、进行舆论监督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微博问政”①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体现②体现了政府求真务实的工作方法③属于行政系统外部监督④为公民求助或投诉提供法律途径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9.南京市高度重视人大代表选举工作,在全省率先实行选民信息化登记,精心组织好代表候选人与选民的见面活动,营造和谐的选举环境,为选好选优代表打好基础、做好保障。
这是因为A.人大代表代表人民行使立法权 B .人民对人大代表权力的委托是有期限的C.人大代表必须自觉接受人民监督 D .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10.下表为某人大代表2011年工作总结的部分内容。
根据其内容,可以看出A.人大代表有依法行政的义务 B .人大代表有权监督政府的工作C.该代表有权提出意见并直接处理问题 D .该代表行使了提案权、审议权、问责权11.2012年中国共产党将召开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国际和国内的新形势对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做好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做好这项工作有利于①体现党的性质宗旨,践行党的执政理念②履行党的管理职能,完善党的执政方式③发挥党的领导作用,巩固党的执政地位④赋予党的执政资格,提升党的执政能力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2.2011年“两会”前,人民网开辟“e政广场”收集网友的电子提案,由全国政协办公厅整编发至每位政协委员。
2011 年入选的提案有30件,2012年达到1 34件。
这种做法①拓宽了政协调查研究的渠道②更有利于政协反映社情民意③调动了政协委员参政的积极性④体现了公民对政协的民主监督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3.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各族人民团结奋进、开拓创新,保持了社会和谐稳定和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这告诉我们①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②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民族平等和团结的前提条件③民族团结成为内蒙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④民族团结是实现民族平等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治基础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14.甲组同学撰写论文的主要参考文献有:《关于推动宗教参与和谐社会建设的思考》、《发挥宗教团体在赈灾救济中的社会功能》、《论农村信教群众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新时期爱国宗教人士的培养研究》。
据此推断,甲组的研究主题最可能是A.我国如何依法管理宗教事务B.我国如何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C.我国宗教如何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D.我国如何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15.南海和平与稳定符合南海周边各国的利益。
我国明确表示,在有关南海的领土划界、油气开发、渔业需求等问题中,领土划界是我国在南海的核心利益。
这反映出,我国外交政策捍卫的最高利益是A.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 B .我国的发展和繁荣C.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我国的独立和主权16.由于世界人口急剧增长,加上极端气候及病虫害带来的粮食减产,目前全球有约10 亿人挨饿,数以百万计的人陷入更深的贫困,世界粮食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由此可见A.世界各国面临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B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基本特征C.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D •全球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是粮食安全问题17 •从1997年《哈利波特》首部作品诞生至今,其在全球的图书、电影、主题公园等,各种开发价值已超过300 亿美元。
这启示我们A.夯实经济基础,壮大文化产业 B •发展文化产业,打造文化品牌C.增强文化实力,提升综合国力 D •防止文化渗透,反对霸权主义18•某学生在给母校的毕业留言中写道:进校时随处可见的社团海报给校园带来缕缕色彩,青涩的我怀着憧憬成为“社团人”,从心怀忐忑不善谈吐到大胆发言积极参与,在社团的百花丛中寻求我们青春与梦想的舞台。
该留言主要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①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②文化氛围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人③校园社团文化有利于促进社会全面发展④参加校园社团活动有利于培养健全人格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19•龙,自古就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华夏儿女自称是龙的传人。
在农历“龙”年,普天下炎黄子孙赛龙舟、舞龙阵、唱“龙的传人”,沉醉在“龙”的世界之中。
这主要说明①只有世界的才是民族的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④民族节日是民族发展的精神支柱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20•“对本国文化了解愈深,对西方文化的了解愈易”。
这句话表明A. 了解本国文化就能了解西方文化 B .不同民族文化存在共性和普遍规律C.不了解中国文化就不能认识西方文化 D .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21. 2012 年3 月,历时3 个月的“徐悲鸿——现代中国绘画的开拓者”艺术展在美国丹佛圆满闭幕。
徐悲鸿的历史巨作《田横五百士》和《愚公移山》代表了时代的精神,描绘出中国人民为掌握自己的命运而斗争的决心,许多美国观众为之震撼。
材料表明①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②优秀文化作品具有其特有的感染力③文化创新必须面向世界、博采众长④时代精神在文化作品中得到充分展示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2.“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从北宋王安石的23. 中国共产党成立 90 多年来,继承了辛亥革命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又超越了辛亥革命的历史 局限,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以及改革开放事业的伟大成功,谱写了中华民族 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新的壮丽史诗。
你从材料中获得的启迪有① 先进、健康的文化决定了社会发展方向② 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③ 中国共产党不断丰富和完善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④ 民族文化作为民族精神的结晶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进步A .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24. 据“ 2011 中国版权年会”透露,目前国内很多文化艺术作品创造力不够,90%的作品属于重复、 复制和模仿,创新作品不多。
这主要是因为①文艺创作者不能立足于社会实践②文化市场具有自发性等固有缺陷 ③文艺创作者的整体道德严重滑坡 ④人民群众不再是文化创造的主体A .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5. “没有底蕴的开放是瓦解,没有原则的包容是妥协,没有扬弃的继承是退化”。
这一观点启示 我们,在文化发展过程中① 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赋予传统文化新的内涵② 对于传统文化,要有所淘汰、有所发扬③ 文化交流融合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④ 学习和借鉴外来文化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A .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 .①②③26. 白局是南京的传统说唱曲艺。
它融合了明清俗曲和江南小调,用南京方言演唱,用胡琴、酒盅、 碟盘伴奏,唱的是俚曲,通俗易懂,韵味淳朴,生动诙谐,很有地方特色。
同时,它又有很高 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这从一定这首《元日》可以看出①民族节日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元素③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A .①②③ B.②③④ ② 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④ 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能够因时而变 C.①③ D.①②层面体现了A .中华文化具有多样性、先进性B .传统文化是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C.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D.流行、通俗和娱乐的文化才是大众的文化27.“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西湖,在诗人白居易眼中,有如醉人画卷,让人流连 忘返。
在世界遗产委员会第 35 次大会上,“中国杭州西湖文化景观”作为唯一的中国项目,申 遗成功。
该文化景观申遗成功,是因为它①蕴涵着民族文化的魅力②能够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性 ③能够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④是重要的文化旅游资源 A .①②③B.①②C.③④D.①③④ 28.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成为西方文化渗透的新工具。
为此,我们应该A .增强抵御外来文化的能力B •大力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C.尊重外来文化,促进共同发展 D .加快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合作29. 浙江省某地建设、购买豪华墓地成风,据说购买豪华墓地是当地的风俗。
此行为A. 正确,既然是当地风俗,就应该按当地风俗办事B. 错误,这是落后文化的表现,会污染社会文化环境C. 正确,因为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D. 错误,这是腐朽文化的表现,会腐蚀人们的精神世界30. 新生代农民工正日益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群体,他们有着强烈的精神文化需求:希望能够在业余时间得到技能培训;希望参加丰富的文化活动;希望有更多的文化场所免费开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