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精神科常用量表应

精神科常用量表应


7/21/2020
.
• BRMS各项目均采用0~4分5级评定,各级症状标准为: • 0:无该项症状或与患者正常水平时相仿 • 1:症状轻微 • 2、中度症状 • 3、症状明显 • 4、症状严重
7/21/2020
.
BRMS量表项目
• 一、动作 • 二、言语 • 三、意念飘忽 • 四、言语/喧闹程度 • 五、敌意/破坏行为 • 六、情绪 • 七、自我评价 • 八、接触 • 九、睡眠 • 十、性兴趣 • 十一、工作
7/21/2020
.
• 4、量表结果的分析
• 以总分反映病情的严重程度 一般精神科量表设计初衷即总分反应病 情严重程度,病情越轻,总分越低;病情越重,总分越高。
病情 严重 较重 一般 较轻
例数 11 8 10 7
最低分 53.0 46.5 30.0 29.5
最高分 75.5 56.0 47.0 45.0
.
• 症状项目 治疗前(ˉx±s) 治疗后 t值 P值
• 幻觉
2.73±1.70
1.69±1.51 2.74 <0.05
• 行动迟缓 2.01±0.90
1.71±0.66 1.61 >0.05
• 不合作 1.85±1.11
1.07±0.24 4.12 <0.01
• 不寻常思维内容 4.48±1.61 3.21±1.88 3.08 <0.01
7/21/2020
.
• 量表优点:数量化、规范化、细致化 • 量表缺点:机械性、横断性、等价性
• 人员未经培训、不按评定手册、不明原理、扩大评定范围
7/21/2020
.
躁狂症常用量表
7/21/2020
.
BRMS测验简介:
• 在精神科临床诊断中,躁狂发作可分为三种严重程度,即轻躁狂、无 精神病性症状躁狂和有精神病性症状躁狂。
• 情感平淡 3.20±1.06
2.54±1.14 2.54 <0.05
• 兴奋
2.17±1.05
1.29±0.66 3.77 <0.01
• 定向障碍 1.31±0.78
1.01±0.08 2.29 <0.05
7/21/2020
.
• 4、量表结果的分析
• 以单项分变化反映靶症状的治疗效果 可以通过对单项量 表评分结果来反映靶症状的治疗效果,还可以通过t检验 ,以单项分的变化来表明靶症状的治疗效果。
5.04 4.43 3.26
3.37
6.61+ 2.30
碳酸锂治疗BRMS总分变化(N=30)
7/21/2020
.
• 4、量表结果的分析 • 以单项分反映具体症状的分布
症状项目
治疗前(ˉx±s)
关心健康
2.54±0.96
焦虑
2.81±0.95
情感交流障碍 2.58±1.12
概念紊乱 2.96±1.34
• 轻躁狂是指不伴有幻觉和妄想,且社会功能无损害或仅轻度损害的躁 狂发作。
• 无精神病性躁狂的症状更加严重,明显影响患者的社会功能。
• 有精神病性症状躁狂就是指出现幻觉、妄想或紧张综合征症状的躁狂 发作。
• 这三种严重程度的躁狂发作,与BRMS总分划分的轻、中、重度有一 定的联系,但又不是绝对的一一对应。依据BRMS总分划分的严重程 度,仅仅反映症状的严重程度,与症状的性质没有联系;而在临床诊 断标准中更强调症状的性质。所以,在BRMS总分为重度时,患者可 能是不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发作;而BRMS总分为中度,患者也 可能是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发作。在实践过程中要注意二者的联 系与区别。
7/21/2020
.
• 测验目的:评定躁狂状态的严重程度

• 测验功能:
• Bech-Rafaelsen躁狂量表适用于情感性精神病和分裂情感 性精神病躁狂发作的成年患者,是目前应用最广的躁狂量 表。
• 共11项,各项目采用0-4分的5级评分法。量表协作组增添 了2个项目(幻觉和妄想),共13个项目,计算机版中将 初评与再评分为两项,因此共14个项目
<0.01
1.67±0.85 4.88
<0.01
1.61±0.84 0.41
>0.05
1.51±0.69 6.63
<0.01
1.67±0.64 2.76
<0.05
1.39±0.85 1.45
>0.05
1.83±0.9341 3.72 <0.01
2.74±1.71 3.06 <0.01
罪恶观念 1.53±0.82
紧张
2.72±0.85
装相作态 2.24±1.06
夸大
1.69±0.91
心境抑郁 3.09±1.28
敌对性
3.40±1.68
猜疑
7/21/2020
4.87±1.41
治疗后
t值
P值
2.11±0.72 2.15
<0.05
2.01±0.80 3.86
<0.01
1.61±0.46 4.61
平均分 57.00 50.88 43.10 37.57
标准差 7.30 3.52 5.03 6.78
精神分裂症病情严重程度与BPRS总分
7/21/2020
.
• 4、量表结果的分析 • 以总分变化反映病情的演变 这是精神科量表的最主要的用途之一
治疗周数 0
2
4
6
8
总分
22.30+ 18.75+ 10.24+ 7.21+
7/21/2020
.
• 2、量表应用合适的对象
• 不同的量表有不同的病种对象,还有年龄、文化程度的限 制。
• EPQ适用: 16岁以上,初中以上文化程度 • MMPI适用:16岁以上,小学以上文化
7/21/2020
.
• 3、评定时间范围 • 如HAMA评定的是近一周来 • BPRS评定:近一周来
精神科常用量表应用
目录
• 量表概述 • 躁狂症状常用量表 • 抑郁症状常用量表 • 焦虑症状常用量表 • 精神分裂症常用量表 • 心理测验常见量表解释
7/21/2020
.
2
• 量表使用的目地是为了用标准化的工具对不同的事物对象 进行有效比较。
• 依据内容分:诊断量表、症状量表和其他量表
• 依据评定方式分:大体评定量表、症状(分项)评定量表

自评量表、他评量表

观察量表、检查量表
• 依据对象分:儿童用量表、老人用量表
• 依据病种分:焦虑量表、抑郁量表、躁狂量表
7/21/2020
.
• 1、量表项目的定义要清晰
• 如:HAMA第2项“紧张”:紧张感、容易疲倦、易受到 惊吓、易动感情、易哭泣、肢体颤抖、坐立不安、不能放 松
• BPRS第6项“紧张”: 焦虑运动的表现,是按照观察者 观察到的坐立不安的表现进行评定,而不是被观察者的内 心体验。如手脚不停、搓手、手拉扯衣服、坐立不安、来 回走动、踱步等表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