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中国古代文体分类复习(答案版)
中国古代文体分类复习(答案版)
与《游褒禅山记》相比,叙得更生动,议得更简洁
《小石潭记》
《永州八记》的写作背景:柳宗元因拥护王叔文的改革,被皇帝贬为永州司马。政治上的失意,使他寄情于山水,并通过对景物的具体描写,抒发自己的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思想感情,成为后世写作山水游记的楷模。此间共写了8篇知名的山水游记,后称《永州八记》。
文中的观点句: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写作特点:借古讽今;对比论证;语言上整散结合
《兰亭集序》
写作背景:会稽山水清幽、风景秀丽。晋穆帝永和九年(353)农历三月初三,王羲之,曾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今绍兴城外的兰渚山下),举行风雅集会,曲水流觞;喝酒吟诗,
大家把诗汇集起来,王羲之乘着酒兴,写一序文,记录这次雅集,写下了被后人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
“逸事”的文章,不是全面地记述人物一生的生平事迹,而是选取其中的一些典型事件,表现人物的思想和品格,刻画人物形象
主要手法: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
《种树郭橐驼传》
兼具寓言和政论色彩的传记文
写作意图:借种树要顺天致性,强调为官不能繁政扰民。
写作手法:借传说理
记
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孔雀东南飞》(并序)
《水调歌头》(并序)
表
是臣子向帝王呈献的奏章中的一种,多为陈情谢贺
抒情、议论、
记叙
《陈情表》
思想情感:报养祖母的孝心;感谢朝廷知遇之恩的忠心,不能从命的
忧惧之情
写作特点:融情于事,语言整散结合(多成语)
作者风格:朴实自然,以情动人,
含而不露,淡而有味
论
用来论断事理,有政论、史论之分
议论为主,兼有记叙
《过秦论》
写作意图:文章总论了秦的兴起,灭亡及其原因,鲜明地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其目的是提供给汉文帝作为改革政治的借鉴——实行仁政。
写作特点:用叙事来说理;多处对比;语言有赋的特点,整齐而有气势;卒章显志
中国古代文体分类复习(教师版)
文体类别
文体特征
主要表达方式
课文或典型文章
内容提示
人物传记类
以记人记事为主,通常是通过主人公的几件事来塑造人物形象。
篇名中常有“传”、“列传”、“本纪”、“世家”、“逸事”、“记……事”等标志。
记叙为主
《廉颇蔺相如列传》
(史记)
三个主要情节:完璧归赵、渑池会、刎颈之交
主要手法:选材精当、详略安排、对比烘托、对话描写
是明代宋濂送给他的同乡、浙江东阳县青年马君则的文章,作者以自己青少年时期在艰难条件下刻苦学习的亲身经历,劝勉当时的马生不要辜负良好条件,要刻苦读书,以期有成。
(3)诗序
《琵琶行》(并序)
常称为“并序”,即写在诗歌前的文章,内容类似书序,多交待写作诗歌的缘由、诗歌的内容等。
诗序交代的要素: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事件、琵琶女其人以及写作原因。
《黄生借书说》
写作目的:本文提出“书非借不能读”的观点,劝勉人们不要因为条件不利而却步不前,也不要因为条件优越而贪图安逸。
诗话、词话
对诗词的评论,属于文艺理论
议论
《人间词话》
《六一诗话》
作者是宋朝的欧阳修,我国最早的诗话,开后代诗歌理论著作新体裁
《板桥题画三则》
序
“序”在文言文中比较庞杂,大体上属于应用类。有“书序”“赠序”“诗序”之分。
说
议论性文体
议论为主,兼有记叙
《师说》
写作目的:说明教师的重要作用,从师学习的必要性以及择师的原则。抨击当时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错误观念,倡导从师而学的风气,同时,也是对那些诽谤者的一个公开答复和严正的驳斥。
《捕蛇者说》
中心思想:文章通过对蒋氏三代宁可冒死捕蛇而不愿受苛捐杂税之害的描写,揭示了唐朝封建统治者苛政赋税的罪行,反映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疾苦的同情。
表达方式多样,依具体文章而定:
(1)书序
《伶官传序》
在书前的称“序”、“叙”,出现在书后称“跋”、“后序”;按作序人分,有自序和他序之分。一般书序的内容有:此书(包括诗文集)的写作缘由、成书经过、作品的主要内容、章节安排、写作目的等,他序还常有对此书的评价。
既是《伶官传》这篇文章(不是书)的序,同时也是借用史论的形式写序。
《桃花源记》
对“桃花源理想”的评价:这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反对剥削压迫、反对战争的愿望,也是对当时社会黑暗现实的批判。但它又带有一定的复古倾向,在阶级社会中只能是一种空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志
类似于“记”
记叙、描写
《项脊轩志》
结构线索:项脊轩及轩中生活的悲喜情感
细节描写例举:“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比去,以手阖门”
《游褒禅山记》
中心思想:通过记叙作者和几位同伴游褒禅山的经过,说明要实现远大理想,成就一番事业,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外,更需要有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并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
写作手法:因事说理,叙议结合
《石钟山记》
文章的主旨句: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写作手法:叙议结合,议—叙—议
记叙、描写、
议论、抒情
《病梅馆记》
中心思想:作者级束缚人民思想,压制、摧残人才,表达了要求改革政治、追求个性解放的强烈愿望。
写作手法:托物言志、以梅喻人。
《黄州快哉亭记》
文章结构:以“快哉”为线索,先写景叙事,后议论抒情
思想情感:以旷达之情来慰藉不得意的士人,希望他们能胸中坦然,生于世而无往不自得,表达了自己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同时也含有不平之气。
《鸿门宴》(史记·项羽本纪)
刘邦性格:知人善任、圆滑奸诈,巧舌如簧,能屈能伸
项羽性格:坦率粗豪,重情重义,优柔寡断,有勇少谋,刚愎自用
《苏武传》(汉书)
主要手法:典型环境(尖锐的斗争环境,恶劣的自然环境)、细节描写、对比烘托
苏武性格:忠君爱国、威武不屈、贫贱不移、忠贞不渝、坚韧不拔
《左忠毅公逸事》
(《方望溪先生全集》)
情感变化:山水之乐—生死之痛—虚无之悲。表现了作者对人生敏锐、深刻的感受,对人生特别的热爱和执著。
《〈指南录〉后序》
题解:“指南录”选自“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句意
后序:相对于之前的《自序》
写作特点: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
(2)赠序
《送东阳马生序》
特征是:篇名中有“送……序”的字眼,内容也通常为长辈、上司对晚辈、属下的临别赠言,多为对对方的鼓励、期待,也有对对方的祝福、称赞、留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