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九年级物理第十七、十八章知识总结

九年级物理第十七、十八章知识总结

九年级物理
第十七章 电从哪里来
1、奥斯特实验证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

2、右手螺旋定则:用右手握螺线管,让四指弯向螺线管中电流方向,则
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线管的北极(N极)。

3、通电螺线管的性质:①通过电流越大,磁性越强;②线圈匝数越多,
磁性越强;③插入软铁芯,磁性大大增强;④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可用电流方向来改变。

4、电磁铁:内部带有铁芯的螺线管就构成电磁铁。

5、电磁铁的特点:①磁性的有无可由通断电来控制;②磁性的强弱可由
改变电流大小和线圈的匝数来调节;③磁极可由电流方向来改变。

6、磁场对电流的作用:通电导线在磁场中要受到磁力的作用。

它是由电
能转化为机械能。

应用是制成电动机。

7、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方向:跟电流方向和磁感线方向有关。

8、直流电动机原理:是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里受力转动的原理制成的。

9、电磁感应: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
体中就产生电流,这种现象叫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叫感应电流。

10、产生感生电流的条件:①电路必须闭合;②只是电路的一部分导体
在磁场中;③这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11、感生电流的方向:跟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的方向和磁感线方向有
关。

12、电磁感应现象中是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应用是制成发电机。

13、交流电:大小和方向周期性改变的电流。

我国交流电的频率是50Hz
直流电:电流方向不改变的电流。

14、电能的输送:采用高压输电,可以减少电能在输送线路上因发热而
造成的损失。

第十八章 走进信息时代
1、电话的基本原理:声音(振动)→ 通过话筒→变化的电流 →
通过听筒(电磁铁)→ 振动(声音)
2、电磁波传播的速度:3×105km/s=3×108m/s
3、波速、波长与频率的关系:c=λμ
其中c是波速,λ是波长,μ是频率
在真空中电磁波的波速一定,所以电磁波的频率和波长成反比。

波长越长,频率越低;反之,波长越短,频率越高。

4、电磁污染:是继大气污染、水质污染、噪音污染后的第四大公
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