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第一单元复习PPT
•易读错的字
绿毯(lǜ tǎn) 马蹄(tí) 衣裳(shang) 稍微(shāo ) 羞涩(sè) 点缀(zhuì) 幽雅(yōu) 笨拙(zhuō ) 参差(cēn cī) 单薄(bó) 花苞(bāo) 花蕾(lěi) 妩媚(wǔ mèi) 衣襟(jīn) 恍然(huǎng)烟渚(zhǔ 旷工(kuàng) 惊鹊(què) 鸣蝉(chán) 茅店(máo 苍穹(qióng) 坠落(zhuì) 孕育(yùn) 冠冕(guān miǎn)摇曳(yè) 旖旎(yǐ nǐ) 馥郁(fù yù)硕大(shuò)凝视(níng)婆娑(pó suō)
( 勾勒 ):用线条画出轮廓。 ( 翠色欲流 ):形容翠绿的颜色很浓,就像水要
流动一样。 ( 襟飘带舞 ):衣襟和裙带迎风飘动。
整体感知
通读课文,说说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草原优美的风光 —— 自然美
事情发展的 先后顺序 草原人民的热情
蒙汉两族的团结
人情美
课文解读
朗读第一自然段,说说这一段抓住了哪 些景物来表现草原之美?这些景物各有什么
盛情款待
彩虹
颜色鲜艳
比喻
形状优美
鲜艳的服饰 飘舞的衣襟
飞驰的骏马
亲切相见: 主客相聚,情谊真挚。
蒙古包外,许多匹马,许多辆车。人很多,
都是从_几__十__里__外__乘马或坐车来看我们的。主人
们下了马,我们下了车。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
是_热__乎__乎__地__握__着__,_握__住__不__散__。大家的_语__言__不 同,_心__可是一样。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总的 意思是_民__族__团__结___互__助__。
拓展延伸
与草有关的诗句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随堂练习
一、画出句中错别字,并改正在括号里。 1.这种竟界,即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 (境)(既) 2.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拔转马头,欢 呼着,飞弛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 (拨)(驰)
1.作者在描写蒙汉两族同胞刚见面时的热闹 场面时,抓住了__马__多、_车___多、__人__多、_手___ 多的特点,反映了_民__族__团__结__互__助__。
2.你是怎样理解“大家的语言不同,心可是 一样”这句话的? ____虽__然__蒙__汉__两__族__人__民__在__语__言__沟__通__上__有__障__碍__,__但__ _两_族__人__民__心__灵__相__通__,__情__谊__相__通__,__表__现__了__蒙__汉__人__民__ _的_深__厚__感__情__和__民__族__团__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处的“丁香结”指的是生活中不 顺心的事情和生活中解不开的愁怨。
作者为什么说“我经历过的春光,几乎都 是和这几树丁香联系在一起的”?
那十字小白花,那样 小,却不显得单薄。许多 小花形成一簇,许多簇花 开满一树,遮掩着我的窗, 照耀着我的文思和梦想。
“照耀”一词有何作用?
“照耀”既写出了丁香花白得如雪如月, 似有光辉晕出;又写出丁香花与作者的联系 之深,将丁香花对作者心灵的鼓舞与慰藉以 及作者对丁香花的依赖巧妙地表现出来。窗 前的丁香花见证了作者的写作生活,让她的 文思与梦想更加焕发光彩,“照耀”一词将 这种相依相伴的知音之情表达得巧妙脱俗。
文段的第一句话直接描写草原景色,第二 句话重点写了作者的感受。这样就达到了情景 交融的目的。其好处是景中含情,情寓于景, 情与景浑然一体,使文章内容丰富,感情浓烈。
丁香花
1.《青松》 现代·陈毅
3、《竹石》明·于谦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联欢话别:
边际。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蒙汉情深,依依惜别。
客 联欢 话别 连忘返 不忍离去
总结句
回味
迎
蒙汉情深
流
主旨概括
本文描述了老舍先生第一次访问内蒙古 草原看到的美丽景色以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热 情欢迎的情景,表现了蒙汉两族人民团结友 好的深情厚谊,抒发了作者对祖国河山无限 热爱的思想感情。
字词学习
zhuì
点缀
cēn cī
参差
hū
模糊
我会读
yōu yǎ
幽雅
bó
单薄
jīn
衣襟
àn
伏案
bā
芭蕉
huǎnɡ
恍然
zhuō
笨拙
wǔ
妩媚
随堂练习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点缀(
·
笨拙(
·
参差(
·
衣襟(
·
zh)uì zhu)ō
cī) jīn)
幽雅(
·
妩媚(
·
模糊(
·
恍然(
·
yōu) wǔ) hū) huǎn)ɡ
4、《墨梅》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2.《石灰吟》 清·郑燮
元·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
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 间。
托物言志的古诗
走近作者
宗璞 当代作家,原名冯钟璞,
常用笔名宗璞。著名哲学家冯友兰 之女。主要从事小说与散文创作。 其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说《红豆》 《弦上的梦》,长篇小说《野葫芦 引》,散文《紫藤萝瀑布》等。
字词学习
qiū
小丘
chén
姓陈
hónɡ
彩虹
è
鄂温克
我会读
tǎn xuàn
绿毯 渲染
yū
迂回
shɑnɡ
衣裳
tí měnɡ
马蹄 蒙古包
xiū sè wēi
羞涩 微笑
lè
勾勒
jīn
襟带
fǔ
豆腐
1.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2.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3.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唐·杜甫《蜀相》 4.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唐·杜 甫《旅夜书怀》
课后习题
朗读课文,想象草原迷人的景色,读出自 己的感受。背诵第1自然段。
朗读指导:草原迷人的景色主要体现在 景色美和人情美两个方面。作者对美丽的大 草原充满向往与喜爱之情,因此本文的朗读 基调是热情奔放、欢畅喜悦的。
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哪句是直接写 草原景色的?哪句写了作者的感受?在写景中 融入感受有什么好处?)
1草原
走近作者
姓 名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
生卒年
1899-1966
民族籍贯 满族 家、文学家、戏 剧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
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 同堂》,剧本《茶馆》
词语解释 根据词语的意思,在文中找出这些词语。
( 渲染 ):中国画的一种画法,用水墨或淡 的色彩涂抹画面,有不同寻常的艺术效果。
(2)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有时候 都_静__立__不__动_,好像在回__味__草原的无限乐趣。
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有时候都静 立不动,好像在回味草原的无限乐趣。
细细地回忆,品味
拟人
增强了草原风光的感染力
朗读第二、三自然段,说说文章是怎样 表现人情美的?
蒙古同胞热情好客
欢迎远客
亲切相见
联欢话别
4.文中“这种境界”指的是什么? _____指__小__丘__柔__缓__得__没__有__明__显__的__界__限__,__颜__色__ _青__翠__,__似__在__流__动__,__富__有__生__机__。____________
(二) 蒙古包外,许多匹马,许多辆车。人很多,都 是从几十里外乘马或坐车来看我们的。主人们下了 马,我们下了车。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 地握着,握住不散。大家的语言 不同,心可是一样。你说你的, 我说我的,总的意思是民族团结 互助。
斗室外的 丁香花
色彩
形貌
气味
姿态
色彩 积雪 一片莹白
斗 室 外
形貌
那十字小白花,那样小, 却不显得单薄
的 丁
气味
香气直透毫端
香
许多小花形成一簇,许多
姿态 簇花开满一树
结构梳理
赏:色彩、形貌、气味、姿态
丁 悟: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
香
结,是解不完的
结
人生需要结
坦然面对“结”
以对 豁生 达活 的中 胸的 怀问 面题
1.“一碧千里”和“翠色欲流”都是描写绿 的,其中,一__碧__千__里__描写绿的范围,翠__色__欲__流__描 写绿的形态。
2.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_比__喻_修辞手法,“无 边的绿毯”是指_草__原_,“白色的大花”是指_羊__群_。
3.写小丘的线条“柔美”,作者联想到了只 用绿色_渲__染_,不用墨线勾__勒__的中国画。
丁香结,这三个字给人许多想象。再联 想到那些诗句,真觉得它们负担着解不开的 愁怨了。
这是古人把丁香花蕾称为丁香结的内在 原因:丁香花一般开在初春时节,古人面对 美丽易谢的丁香花便易伤春,于是说丁香是 愁品,而丁香未开的花蕾便成为愁绪最好的 诠释。
作者由此发出了哪些人生感悟? 1.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 一件完了一件又来。所以丁香结年年都有。
特点? 空气 清鲜
天空 明朗
小丘 绿的、翠色欲流
羊群 绿毯绣上白色的大花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 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羊群 ——白色的大花 比喻
草原 ——绿毯
看到草原这样的美景,作者心里感受如何?
(1)这种境界,既使人惊__叹__,又叫人_舒_ 服__,既愿久__立__四__望__,又想坐下_低__吟__一__首__奇__丽__ _的__小__诗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