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导学案参考答案第十一课第一节悦纳自己的生理变化四、课堂检测题(一)选择题1、B2、C3、D4、C5、C6、D(二)生活感悟(1)美(2)不怎么美了(3)不美。
这个姑娘缺失内在美。
因为人的美包括外在美和内在美,外在美是指形体美和风度美,内在美是指心灵与精神的美。
这个姑娘只追求穿着美,而在公交车上不给老人让座、面对老人的过失破口大骂更是缺乏内在美的表现,是不可取的。
(4)同学们不仅要注意自已的仪表,体现自已的外在美;更要提高自已的文化素养,加强自已的品德修养,培育美的心灵,使自已更具魅力。
(三)1、进入青春期后出现一系列明显的生理变化是必然的正常的。
小丽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变化从而产生惊慌、烦恼;小红能正确认识并坦然接受青春期的生理变化,以积极的心态去接纳这些变化。
2、(1)正确认识这些生理变化是心然的、正常的,应以积极的心态去接纳这些变化。
(2)应该接受现实,学会欣赏自已。
(3)追求内在美与外在美的统一,使自已更具魅力。
第十一课第二节消除心理烦恼快乐成长四、课堂检测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 2、A 3、C 4、C 5、B 6、A(二)1、视个人的不同情况回答。
2、青春期的心理矛盾是我们生理发育和心理变化过程中的正常现象。
如果处理不好,就会成为我们发展的阻力,我们应通过各种方式,努力调控好心理矛盾。
(三)1、与老师交流沟通;增强自我调控能力(自我暗示法);不断丰富自我(读书,参加公益活动)2、(1)要学会消除青春期的心理烦恼,弹奏好自己的青春协奏曲;(2)当出现烦恼时,应敞开自己的心灵世界,多与父母、老师和同学交流与沟通;(3)增强自我调控能力,克服心理冲动;(4)要不断丰富自我。
(四)答:可以参加读书活动、科技活动、文体活动、社会公益活动等。
因为多读书,可以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多参加科技活动、文体活动可以培养自己的高雅情趣;多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可以享受奉献的快乐,这些活动既可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消除烦恼与困惑,又可以丰富生活,净化心灵,陶冶情操,使自己快乐健康地成长。
第十二课第一节把握青春珍爱友谊四、课堂检测(一)单项选择题1、B2、C3、A4、B5、D6、D(二)、走进生活1、错误。
他没有认识到异性交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异性交往是不可缺少,有利于集体建设、扩大交往范围,增进对异性的了解,发展同学间的友情。
并且男女同学在一起学习、交流,可以取长补短,提高学习效率,相互促进,从各方面完善自己,促进个性的全面发展。
但是异性交往要注意正确的态度、恰当的方式做到自然、适度、尊重、真诚、广泛交往,否则容易引起误会。
2、①妈妈怕小林和女生一起看电影而早恋。
妈妈的理由不正确②小林应该告诉妈妈:男女同学之间正常、健康的交往有利于自己的健康成长;看电影是一项正常的娱乐活动,而且是和几个同学一起去,属于集体交往。
第十二课第二节荡起友谊的双浆(三)交流探讨:2、(1)情景一中同学的行为恰当,其它情景中同学的行为不恰当。
(2)“自然”和“适度”是男女同学交往的两个重要原则;真诚、尊重是交往的前提。
只有真诚相待,彼此尊重,交往,相处才会自然和顺畅,才能建立和发展真挚的友谊。
在男女同学交往中,男同学要尊重女同学,要热情大方,举止文明,不要使女同学难堪,女同学也要尊重男同学不要娇气和清高自傲;与异性同学交往的范围应相对广泛,不宜只和某一位异性同学交往,而应该和更多的同学建立真挚的友情。
四、课堂检测(一)单项选择题1、C2、C3、B4、A5、D 6.A(二)开放题:他们的交往引起了其他同学的误会,要摆脱这种烦恼我们可以通过广泛交往,和大多数同学建立友谊,和其他同学一块活动,避免只和某一位同学交往,在交往的过程中做到自然、适度,尊重、真诚,这样才不会引起大家的误会,才不会给自己带来烦恼。
(三)材料分析题:(1)结合男女同学交友原则,言之有理即可。
(2)“自然”、“适度” 是男女同学交往的两个重要原则。
交往中,要注意把握分寸,不应过分随便,避免诸如嬉笑打骂,你推我拉之类的举止。
真诚、尊重是交往的前提。
在男女同学交往中,男同学要尊重女同学,要热情大方,举止文明,不要使女同学难堪;女同学也要尊重男同学,不要娇气或清高自傲。
与异性同学交往的范围应相对广泛,不宜只和某一位异性同学交往,而应该和更多的同学建立真挚的友情。
五、归纳提升(1)我们在异性同学交往中应坚持的正确的交往态度和恰当的交往方式有:①自然,适度;②尊重,真诚;③广泛交往。
(2)言之有理,符合实际即可第十三课第一节你了解自己的情绪吗(一)单项选择题1、A2、D3、D4、D5、C6、C7、C(二)我来分析(1)小王的这种情绪是错误的,因为积极情绪能使人思维敏捷,体力充沛,精力旺盛,有利于与个人正确认识事物、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使自己的水平正常发挥。
还能增强人的机体免疫能力,有益于身心健康。
而小王这种情绪是消极情绪,影响它的学习,影响它的身心健康。
(2 )帮助小王解决思想问题,帮助他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帮助他克服消极情绪;在学习上,帮助他解决疑难问题,帮助他补习功课等。
(三)情景模拟(1)小军的情绪表现是消极的,他没有调节和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张强的情绪表现是积极的,他善于理智的调控自己的情绪,并且调控的十分得当。
(2)积极情绪能使人思维敏捷,体力充沛,精力旺盛,有利于与个人正确认识事物、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使自己的水平正常发挥;长期保持这种情绪还能增强人的机体免疫能力,有益于身心健康。
消极情绪则相反,使人发挥失常,对身心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
(3)情绪不同,结果就不同。
第十三课第二节调节和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一)单项选择题1、A2、C3、D4、B5、A6、A(二)阅读感悟1、材料一的情绪是“过分高兴”,结果是“喜极而疯”;材料二的情绪是“过分忧虑和担惊受怕”,结果是“一夜之间须发皆白”。
2、情绪调节和控制的方法有理智调控法、注意力转移法、幽默化解法、积极的自我暗示法。
(三)材料分析1、不对。
因为消极情绪需要宣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方法。
但情绪的宣泄要在道德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不能妨碍他人,不能损害他人和集体的利益。
2、结合调节情绪的方法谈自己的正确的做法。
第十四课第一节生活处处有情趣(一)单项选择题:1 C 2 B 3 B 4 B 5B 6 A(二)思考分析(1)小林追求的是高雅情趣,李萍追求的是庸俗情趣。
(2)①高雅情趣有益于小林的身心健康;有助于开发智力和激发创造力;有助于提高道德和文化修养。
②庸俗的情趣会使李萍经受不住不良诱惑,贪图安逸享乐,不思进取,精神颓废,不利于身心健康。
(三)实践探究(1)演讲、征文比赛;举办展示学生风采的文艺活动;办黑板报或展览板;召开主题班会等等。
(2)培养高雅的生活情趣,促进身心健康;生活处处有情趣;陶冶高雅情趣,享受快乐人生等。
(3)举办该活动,可以丰富我们的文化生活,有利于身心健康;有助于开发智力和激发创造力;有助于提高提高我们的审美能力和道德和文化修养等等。
第十四课第二节过富有情趣的生活(一)单项选择题:1 B 2 B 3 C 4 B 5A 6 B(二)材料分析题(1)材料一二说明了情趣有高雅庸俗之分,二者对人的作用不同。
高雅的情趣可以发展人的想象力,使人充满活力,有助于开发智力和激发创造力;而庸俗的情趣会使人经受不住不良诱惑,贪图安逸享乐,不思进取,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
(2)材料二三给我们以下启示:青少年要过富有情趣的生活,要热爱生活,热爱人生,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增强好奇心,培养广泛兴趣;避免盲目从众心理,杜绝不良嗜好;丰富文化生活,提高审美能力。
(三)探究交流(1)盲目从众心理(2)见课本P48(略)(3)迷恋电子游戏、沉迷言情、武打小说、沉溺网络、酗酒、赌博、盲目追星等(4)见课本P48(略)第十五课第一节面对生活中的不良诱惑三、交流与探讨1、认识能力较低,社会阅历较浅,辨别能力不强,容易上当受骗等。
2、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我们一定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觉悟和科学修养,增强抵制力,提高自己的判断能力,正确认识真假美丑,远离网吧,拒绝网吧。
要克服猎奇和盲目从众心理,提高自己的控制力,在自己的心中筑起一道抵制不良诱惑的坚固长城。
四、课堂检测(一)选择题1、B2、D3、B4、A5、C6、C(二)1、(1)我们要远离毒品,拒绝毒品。
(2)摧残身心健康;传染多种疾病;消耗巨额财富;引发刑事犯罪;导致家破人亡。
(3)积极宣传毒品的危害性,宣传有关的法律知识。
自己坚决不吸食毒品和注射毒品,不歧视吸毒和戒毒者。
发现有人吸毒的念头,向她讲明道理,加以劝阻;发现有人吸毒和注射,应当向有关部门举报,让其戒毒。
发现有人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积极检举揭发。
2、(1)某校学生受到了含有暴力、色情内容的不良图书的诱惑和游戏机的诱惑。
(2)金钱的诱惑、毒品的诱惑、赌博的诱惑、邪教的诱惑。
(3)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培养高雅的生活情趣;提高自控能力,远离不良诱惑;拒绝结交不良朋友;从改正不良习惯做起。
等等。
第十五课第二节预防违法犯罪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四、课堂检测(一)单项选择题1、D2、B3、C4、C5、A6、C(二)请你分析:1、殴打他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潜入商厦盗窃属于犯罪行为。
2、说明了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一般违法行为不注意就会发展为犯罪。
要预防违法犯罪,就必须从杜绝不良行为行为做起。
我们青少年一定要从小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树立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自觉遵纪守法,以使自己健康成长。
(三)以案说法:1、无心学习、不交作业、拿同学东西、打骂同学等。
2、偷窃财物、赌博。
3、入室抢劫4、说明了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一般违法行为不注意就会发展为犯罪。
5、我们要防微杜渐,从小加强道德修养,树立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自觉遵纪守法,以使自己康成长。
第十六课第一节我们受法律特殊保护(一)单项选择题1、C2、D3、C4、C5、C6、C(二)我来辨析答:观点正确(1)未成年人是我们党和国家的希望,是中华民族的希望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着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富强。
(2)目前,在家庭、学校、社会中存在着一些不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因素,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时常受到一些不法侵害。
而未成年人由于生活经验不足,辨是非能力不强,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也不够强,容易遭受不法侵害。
因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需要法律。
(三)拓展创新1、(1)法律对未成年人特殊保护的原因。
(或答“法律护我成长”)《中华人民其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2)不一定,因为未成年人更需要不断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在实际生活中,学会依法保护自己。
2、①小童父母的做法不对,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没有尽到家庭保护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