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概述
课程性质:必修
计划时数:50学时上机课10学时
学分:2.5学分
教学对象:经济学专业学生
《金融概论》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经济类专业的公共必修课,也是教育部确定的11门“财经类专业核心课程”之一。
是经济学专业基础课程,是一门业务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
《金融概论》是经济类其他各专业必修的基础理论课。
它以马克思主义货币信用理论为指导,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金融制度,以现代信用货币与货币制度为主线,阐述货币、信用、银行、金融市场、宏观调控、国际金融等方面的理论与实务。
学生通过学习,能理解和掌握现代信用货币制度的基础知识,为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描述
《金融概论》教学要求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货币信用基本原理和现代银行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为学习后续课程打好基础。
除了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外,还应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讲授训练的基础上,增加讨论、实习的课时,目的在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商品价值形式的发展、货币的发展的历史;理解货币的各种职能;掌握货币职能的特点与作用;熟悉货币量的概念和货币各层次的范围;了解货币制度的基本内容;理解货币制度演变的原因。
[本章主要内容]
(1)货币
(2)货币制度
教学重点:货币职能
教学难点:货币职能和类型
教学方法:讲授
第二章信用与金融工具
[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
该部分主要是有关信用产生、发展、类型以及各自的特点。
着重阐述了现代信用制度的基本形式以及信用工具。
正确理解信用的概念和构成要素,了解现代信用与经济的关系。
掌握各种信用形式及其特点,及其相互联系;理解利息的性质、利率主要分类;
[本章主要内容]
(1)信用概述
(2)信用形式
(3)金融工具
教学重点:信用制度基本形式
教学难点:信用工具
教学方法:讲授
第三章利息与利息率
1利息与利息率概述
2决定和影响利率变动的因素
3 我国的利率市场化
第四章外汇与汇率
[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外汇与汇率的含义,理解汇率的决定及其对经济的影响,能够运用所学的汇率理论分析现实生活中的汇率问题,了解外汇业务的种类
[本章主要内容]
(1)外汇与汇率概述
(2)汇率的决定
(3 )我国的汇率制度
(4 )人民币国际化
教学重点:汇率的决定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教学难点:外汇业务的种类
教学方法:讲授
第五章金融市场
[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
准确识记本章的基本概念:金融市场、投资基金,掌握基本知识点;了解金融市场的构要成素与分类方法,理解金融市场的地位与主要功能;掌握金融工具的基交易方式和交易价格的确立;掌握金融交易的收益和风险评估方法。
金融市场的发展,金融市场的功能。
货币市场、资本市场、投资基金市场、外汇黄金市场的类型和作用
[本章主要内容]
(1)金融市场概述
(2)货币市场
(3)资本市场
(4)投资基金市场
(5)外汇市场与黄金市场
教学重点:金融市场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难点:货币市场、资本市场
教学方法:讲授
第六章金融机构
[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
理解金融机构的含义和职能,了解金融机构体系的一般构成;掌握各主要金融机构的特点及业务;了解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本章主要内容]
1 金融机构及其存在的必要性
2 金融机构体系的一般构成
3 我国的金融机构体系
教学重点:金融机构的特点和业务
教学难点:金融机构的职能和业务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
教学方法:讲授
第七章商业银行
[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
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商业银行的金融表外业务。
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熟悉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运作;掌握商业银行资产管理、负债管理和资产负债管理的方法;掌握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和利率风险管理的方法;理解商业银行在金融体系中的地位和商业银行经营活动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
[本章主要内容]
(1)商业银行的性质和职能
(2)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
(3)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
(4)分业经营与综合经营
教学重点: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
商业银行的性质和职能
教学难点: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
教学方法:讲授
第八章中央银行与货币供给
[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中央银行的性质、特征和职能,熟悉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熟悉货币供给过程,理解中央银行在金融体系中的地位。
[本章主要内容]
(1)中央银行概述
(2)货币供给
教学重点: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
教学难点:货币供给
教学方法:讲授
第九章货币的时间价值
1 货币的时间价值基础
2 终值
3 现值
第十章证劵价值评估
1 证券价值评估的基本原理
2 债券价值评估
3 股票价值评估
4 股票价格指数
第十一章投资组合与风险管理
1 投资组合的收益与风险
2 有效组合与最优投资组合
3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第十二章金融衍生工具与风险管理
1 金融衍生工具概述
2 金融衍生工具的种类
3 运用金融衍生工具规避风险
4 我国金融衍生产品的发展
第十三章货币政策
[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货币政策的一般概念,包括货币政策的定义,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中介目标及其目标的选择;分析货币政策工具如何发挥作用,影响中介目标,最后实现最终目标;
[本章主要内容]
(1)货币政策目标
(2)货币政策工具
(3)货币政策的传导与效应
教学重点:货币政策的定义,最终目标、中介目标及目标的选择
教学难点: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中介目标及目标的选择
教学方法:讲授
第十四章金融监管
1 金融监管的目标与原则
2 金融监管的内容和方法
3 金融监管体制
4 银行业监管的国际准则
5 金融监管改革
第十五章金融发展
1 金融深化
2 金融自由化与金融危机
3 金融创新
4 金融创新与金融危机
三、主要教学内容和课时分配
四、理论教学几点说明
1、掌握本课所涉及的基本概念与基本知识。
要求大家对它们的内容有清楚的了解,相类似的事物能够分辨开来,关键词语记得住。
2、《金融概论》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讲授、讨论、案例、外出参观等形式,也可以引入计算机与网络等教学方式,一方面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另一方面也可以扩大信息量,减少理论课的枯燥感,激发学生学习与思考的热情。
3.必须强调的是,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新的形势、新的变化,适时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
4.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应使用多媒体教学。
㈡实践教学安排及要求
五、考核要求
1、出考试题,考试题有单项选择、判断、名词解释、简答、案例分析五种题型。
2、本课程总成绩由平时考核和期末考试两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占70%。
平时成绩根据考勤、平时课堂讨论表现确定。
期末考试采用闭卷形式,考试范围覆盖所有教学内容,考试时间120分钟综合考查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的基本情况,满分100分。
六、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目
主教材:
魏永芬主编:《金融学概论》第二版,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15年1月第四次印刷
辅教材:
1《货币银行学》黄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金融学概论》刘建波清华大学出版社
3《货币银行学》艾洪德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