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概论概论宏观金融学:货币现代金融学微观金融学:公司金融、投资学金融学:以融通货币和货币资金的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具体研究个人、机构、政府如何获取、支出以及管理资金以及其他金融资产的学科,也是从经济学分化出来的学科。
“三根支柱”:货币、信用和金融机构“一个空间”:金融市场“上有调控”:宏观调控“外有扩展”:国际金融体系第一章货币基本知识第一节货币起源、货币功能与货币作用一、货币起源(一)马克思的货币起源论货币的产生最终解决了商品交换的内在矛盾,推动了交换的发展和交换制度由物物交换向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的演变。
货币产生的意义在于它解决了阻碍商品交换发展的内在矛盾。
(二)西方经济学家的货币起源论货币产生的经济原因在于物物交换的缺陷,即物物交换条件下的交易费用是高昂的,这种费用的高昂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缺乏衡量及表示一切商品和劳务价值的统一尺度。
2、难以找到交换双方需求欲望和时间上的巧合。
3、缺乏用来证明债务关系的理想凭证。
4、缺乏对购买力的储蓄。
二、货币功能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五种功能。
(一)交易媒介交易媒介——货币的首要功能。
特点:1、突破了物物交换条件下“需求欲望和时间上的巧合”的约束,使交易变得非常便利,大大降低了交易费用。
2、促进了专业化和劳动分工。
(二)价值标准价值标准也被称为计量单位。
用货币单位所衡量和表示的商品和劳务的价值便是价格。
特点:1、无形中减少了在商品交换中需要考虑的交换比率的数目,便于计算。
2、简化了簿记。
(三)价值贮藏货币的价值贮藏功能是指货币是人们进行价值贮藏的一种工具或选择。
特点:1、价值贮藏并非货币所独有的功能。
但人们选择货币进行价值贮藏主要原因是:(1)货币具有一般购买力;(2)货币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
2、价值贮藏并非货币能够严格执行的功能。
货币发挥价值贮藏功能依赖于物价水平的稳定进而是币值的稳定。
(四)延期支付的标准货币的延期支付的标准功能是给予货币的交易媒介和价值标准功能产生的。
特点:1、货币取代实物商品成为证明债权债务关系的理想凭证。
2、货币的延期支付的标准以物价及币值稳定为前提。
3、货币的延期支付的标准必须以良好的信用制度为基础。
第二节货币定义、货币类型与货币层次一、货币的类型货币大体上经历了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代用货币、信用货币和电子货币等几种类型。
(一)实物货币实物货币属于足值货币,是最早采用的货币类型。
(二)金属货币金属货币是指金币和银币,属于足值货币。
(三)代用货币代用货币即代替贵金属货币来执行货币相关功能的货币,主要指的是政府或银行发行的纸币。
银行卷是典型的代用货币。
银行卷是由银行以自身信用为基础而签发的债务凭证。
典型意义上的银行卷能够自由、足值兑换贵金属货币的。
(四)信用货币信用货币也称作不兑现的纸币。
第三节货币制度一、货币制度的形成(一)货币制度的定义货币制度简称“币制”,它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为了实现货币流通的稳定而通过法律形式所确定的货币流通的结构及组织形式。
货币制度也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为了实现货币流通的稳定而通过法律形式确定的用来约束人们相关货币行为的一系列规范或准则。
货币制度主要包括确定货币金属(币材)、确定货币单位、本位币于辅币的铸造和流通方面的规定、银行卷与纸币的发行和流通的规定以及发行准备制度等内容。
二、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一)确定货币金属(币材)货币金属(币材)的不同,最终将形成不同的货币本位币制度。
如银本位、金银复本位制度等。
(二)本位币的铸造及流通程序本位币又称主币,它是按照国家规定的货币金属和货币单位铸造的货币,是一个国家的基本通货和法定的计价、结算工具。
金属本位币具有以下特征:1、本位币是足值货币,其名义价值等于实际价值。
2、本位币允许自由铸造、自由熔毁。
3、本位币是具有无限法偿能力的货币。
4、本位币有磨损公差的规定。
无限法偿是指国家法律规定本位币具有不受限制的支付能力,即无论每次支付的额度有多大,如果债务人或买者一方是用本位币进行支付,那么债权人或卖方均不得拒绝接受。
(三)辅币的铸造及流通程序辅币是指位于本位币以下的,用于小额零星交易和找零的货币,依照法律,他和本位币之间存在着未定的兑换比例,并且可以自由兑换。
辅币的特征:1、辅币是用贱金属铸造的,是不足值货币。
相对本位币,这是辅币的基本特征。
2、辅币不允许自由铸造和熔毁。
3、辅币一般只具有有限法偿能力。
辅币的有限法偿能力是指国家一般规定当支付或购买金额超过一定限度时,如果债务人或买方用辅币进行支付,债权人或卖方有权拒绝受理。
第一节信用及其产生的客观经济基础一、信用信用:在充分信任受信人能够实现承诺的基础上,用契约向受信人放贷,并保证自己本金能够回流和增值的价值运动。
第二节信用的形式一、商业信用(一)商业信用的含义及实现形式:商业信用是指工商企业与工商企业之间相互提供的、与商品销售相联系的一种信用形式。
商业信用的主要形式是商品赊销。
(二)商业信用的特征:1、商业信用的借贷对象是待实现价值的商品。
2、商业信用的债权人和债务人都是工商企业。
3、商业信用的规模大小一般与商业周期动态一致。
(三)商业信用的局限性:1、规模上的局限性2、方向上的严格性:单向性3、期限上的短期性:信用范围狭窄4、管理上的困难性:易造成繁荣的假象二、银行信用(一)银行信用的概念银行信用是由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式,通过存、放款等业务活动向工商企业提供的信用。
银行信用不仅仅是银行所提供的信用,还包括非银行机构如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等提供的信用。
银行信用是指向工商企业提供的信用,不包括向居民家庭提供的信用。
(二)银行信用的特征1、银行信用是一种间接信用形式2、银行信用是以货币形式提供的一种信用3、具有广泛性4、具有综合性5、具有创造性(三)银行信用的优点1、规模上的无限性2、方向上的非严格性3、期限上的可选择性4、管理上的便利性三、政府信用(一)政府信用的概念及实现形式1、政府信用有时也称为国家信用。
它是指以国家(政府)为债务人,由国家(政府)通过发行政府债务和直接借款等形式筹措资金的信用形式。
2、政府信用的实现形式有:(1)由政府发行公债,包括长期公债、短期国库券以及特种债券等。
(2)直接借款。
包括向银行透支,发行国债。
(二)政府信用的作用1、调剂政府财政收支的临时不平衡2、弥补财政赤字3、筹集资金,满足政府开支需要4、调节经济运行四、消费信用(一)消费信用的概念及其实现形式消费信用也称为消费者信用,他是指由工商企业和金融机构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用来满足其生活消费方面货币需求的信用形式。
实现形式:赊销、消费贷款第三节信用工具和金融工具一、票据票据是指由出票人签发的,具有一定格式,到期由付款人在一定时间、一定地点无条件支付一定款项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信用凭证。
票据一般可分为汇票、本票和支票三种。
1、汇票:通常是指债权人开给债务人的,要求债务人在一定时间、一定的地点无条件支付的一定款项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
2、本票:通常是指债务人开给债权人的,承诺自己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地点无条件支付一定款项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
3、支票:是银行的活期存款客户开给银行的,要求银行在一定时间、一定地点无条件地在其存款余额和透支额限度内支付一定款项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
二、股票(一)股票的含义:股票是股份制度的产物,他是由股份公司开给股东的,证明股东的股份与股权,股东凭此可以获得股息和红利的一种所有权凭证。
(二)股票的类型普通股和优先股(三)普通股股东在股份公司享有的权利1、参与公司经营管理的权利2、参加公司盈余分配的权利3、参与公司剩余财产分配的权利4、对公司新股的优先认购权三、债券(一)债券的含义债券是债务人的一种证明书,它是由债务人作出的承诺,在债务到期时向债权人按照事先约定还本付息的债权凭证。
(二)债券的类型按照发行主体分类,我们可以将债券划分为政府债券(国家债券)、公司债券(企业债券)和金融债券。
政府债券被称为“金边债券”、“无风险债券”。
“熊猫债券”——外国在中国发行的债券“扬基债券”——其他的国家在美国发行的债券“武士债券”——其他的国家在日本发行的债券第四节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一、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一)直接融资直接融资指的是资金赤字部门通过向资金盈余部门出售自己发行的证券,如股票、债券、票据等来筹集资金的方式。
(二)间接融资间接融资是指金融中介机构通过发行存单、银行票据等方式聚集资金盈余部门的闲置资金,然后再贷放给资金赤字部门的融资方式。
第三章利息与利率第一节利息的本质与利率种类一、利息的本质是指在借贷关系中由借方支付给贷方的报酬,是在偿还借款时大于本金的那部分金额。
二、利率与利率体系利率是利息率的简称,是借贷期内利息额同本金的比率,它是计量借贷资本增值程度的数量指标。
三、利率的种类(一)按照在借贷期内是否调整——固定利率、浮动利率(二)按照计算方法不同——单利、复利(三)按照是否涵盖通货膨胀的因素——名义利率、实际利率(四)根据市场供求变化——市场利率、法定利率、公定利率(五)按照信用行为期限长短——长期利率、短期利率第四章金融机构体系第一节资金融通与金融机构一、资金融通的两个渠道(一)金融:金融就是资金的融通,是资金由盈余单位向短缺单位流动的过程。
(二)资金融通的两个渠道第二节一、中央银行中央银行是从商业银行中独立出来的一种银行。
作为领导和管理全国货币金融的首脑机构,中央银行对内代表国家实施宏观金融调控。
中央银行是各国(或地区)金融机构体系的核心和主导环节。
二、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是最早出现的金融机构,它以机构数量多、业务渗透面广和资产总额比重大而成为金融机构体系的骨干和中坚。
早期商业银行主要从事短期工商业贷款的发放,当前大多数商业银行不仅经营存放款业务,还为顾客提供多种服务,被称为“金融百货公司”。
三、专业银行专业银行其特点有三:专门性、政策性、专业银行的建立往往有官方背景。
(一)开发银行。
多为国家和政府创办(二)投资银行。
是指专门对工商企业办理投资和长期信贷业务的银行。
1929年以前,西方投资银行主要从事证券承销业务。
然后不断推陈出新,发展了公司兼并、资产管理、投资咨询等多种新业务。
(三)储蓄银行(四)进出口银行(五)农业银行四、非银行机构如保险公司、养老基金、投资基金、信用合作社等。
联邦政府金融机构第三节 我国的金融机构体系第五章第一节 商业银行概述一、商业银行的起源与发展信用合作社 共同基金企业集团财务公司 金融租赁公司我国的金融机构体系(一)商业银行的起源现代意义上的商业银行是在古老的货币兑换业务基础上逐渐产生并发展起来的。
1771年成立的威尼斯银行是产生最早,也是最先一“银行”命名的信用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