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养老保险制度解读

养老保险制度解读

年金实施办法》) 省政府《实施意见》是我省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总纲,两厅《通知》和《职业年金实施办法》是省 政府《实施意见》的重要配套文件,是对省政府《实施意见》相关条款的补充规定和细化说明。
二、省政府《实施意见》和两厅《通知》主要内容
一、关于参保范围
1、明确了参保范围 以编制为界,本省和中央驻苏机关事业单位及其编制内人员参
一、改革的背景、思路和主要目标
主要任务:
改变机关事业单位原来以单位保障为特征的退休保障制度,重 新按照社会保险的方式建立养老保险制度,重点从五个方面重构新 的机制,实现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保障制度的机制转换。
一是建立养老责任共担机制。 二是建立新的待遇计发机制。 三是建立新的待遇调整机制。 四是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障机制。 五是建立社会化管理服务机制。
一、改革的背景、思路和主要目标
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是有利于建立全民覆盖、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 制度 ; 二是有利于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逐步化解“待遇差” 的矛盾 ; 三是有利于促进机关事业单位深化改革、推动人力资源 合理流动 ; 四是有利于全面体现工作人员的劳动贡献,进一步增强 激励性。
一、改革的背景、思路和主要目标
基本思路:
“一个统一” 改革现行的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养老保障制度,建立与企业职工
相同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五个同步” 一是机关与事业单位同步改革。 二是职业年金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同步建立。 三是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与完善工资制度同步推进。 四是待遇调整机制与计发办法同步改革。 五是改革在全省范围内同步实施。
加我省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编制外人员依法参加企业职工基 本养老保险。这样:一是充分体现了机关事业单位编制和人事管理特 点,具有可操作性;二是明晰政策边界,防止产生起初不规范纳入、 日后再清理出去导致的矛盾;三是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规定相衔 接。
二、省政府《实施意见》和两厅《通知》主要内容
一、关于参保范围
4、明确机关事业单位离休人员不纳入此次改革范围,仍按现行政策 保障,经费按原渠道解决。
二、省政府《实施意见》和两厅《通知》主要内容
一、关于参保范围
5、明确了已参保的编外人员处理意见 各地要采取切实措施,确保原有试点期间已纳入的不符合国务院 《决定》和省政府《实施意见》规定的参保人员平稳转入企业职工 基本养老保险。 需要说明三点:一是已参保编外人员必须转入企业职工养老保险; 二是采取措施保证转入时要平稳;三是平稳转入的责任方是地方政府。
二、省政府《实施意见》和两厅《通知》主要内容
一、关于参保范围
3、明确了初次参保人员的认定程序和处理办法 (1)改革后初次参保人员的认定程序,即:由单位按规定确定并上 报,人社部门会同财政、机构编制、组织部门进行核定。 (2)编制管理不规范的单位,要先清理规范,明确工作人员身份后 再纳入相应的养老保险制度。
二、省政府《实施意见》和两厅《通知》主要内容
二、省政府《实施意见》和两厅《通知》主要内容
二、关于缴费比例和缴费基数
1、明确单位缴费比例为本单位工资总额的20%,个人 缴费比例本人缴费工资的8%,个人缴费工资按照全省上年度 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300%和60%限高保低,单位工资总额等 于个人缴费基数之和。
2、明确机关单位(含参公管理的单位)工作人员的个 人缴费工资基数包括本人上年度工资收入中的基本工资、国 家统一的津贴补贴(警衔津贴、海关津贴等国家统一规定纳 入原退休费计发基数的项目)、国家和省规定的规范后的津 贴补贴(地区附加津贴)、年终一次性奖金四项。
一、改革的背景、思路和主要目标
总体要求
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增强公平性、 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按照公平与效率相结合、权 利与义务相对应、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改革前与改 革后待遇水平相衔接、解决突出矛盾与保证可持续发展相促进的 基本原则,立足增量改革,加强统筹规划,准确把握改革的节奏 和力度,改革现行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保障制度,实行社 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同步建立职业年 金,逐步建立独立于机关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渠道、保障 方式多层次、管理服务社会化的养老保险体系。
主要政策文件
1、《省政府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实施意 见》(以下简称省政府《实施意见》)
2、《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 省财政厅关于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 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以下简称两厅《通知》) 3、《江苏省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实施办法》(以下简称《职业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养老保险制度解读
内容
一、改革的背景、思路和目标任务 二、省政府《实施意见》和两厅《通知》主要内容 三、《职业年金实施办法》主要内容 四、需要下一步适时明确的问题 五、各地贯彻意见及报备的有关要求
一、改革的背景、思路和主要目标
现行的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制度于1955年开始建立,60 年来这项制度对保障退休人员生活、稳定干部队伍发挥了 重要作用,但也逐步暴露出一些矛盾。
2、明确了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参保政策 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分“分类”和“改革”两个阶段。 (1)目前尚未确定分类类型,已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仍继续参 加,尚未参加的,暂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待其分类类型确定 并改制到位后,纳入相应的养老保险制度。 (2)目前已划分为生产经营类,但尚未转企改制到位的事业单位, 已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仍继续参加;尚未参加的,暂参加机关事 业单位养老保险,待其转企改制后, 按有关规定纳入企业职工养老保 险范围。
从制度内部看 主要有两个矛盾:一是退休人员按单位管 理,退休费 用全部由财政或单位承担,单位之间负担畸轻畸重。二是 现行退休费计发办法难以充分体现工作人员整个职业生涯 的劳动贡献。 从社会层面看 企业改革实行了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 老保险制度,机关事业单位仍实行原有退休制度,产生了 “双轨制”、“待遇差”的矛盾,要求加快改革、实现养 老保障制度公平的呼声越来越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