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二讲人口的空间变化(2016·江苏南京、盐城市一模)2015年以来,难民潮困扰欧洲。
读“难民潮迁移路径图”,据此回答1~2题。
1.引起2015年难民潮的根本原因是( C )A.收入下降B.灾害频繁C.战争威胁D.就业困难[解析]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很多,包括:环境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社会文化因素。
引起2015难民潮的因素属于政治因素(战争是政治的延续)。
2.这次难民潮对欧洲带来的影响是( A )A.缓解劳动力不足的矛盾B.有利于提高欧洲的环境人口容量C.推动欧洲各国城市化进程D.提高欧洲国家社会保障水平[解析]大量中东难民迁入欧洲地区,可以缓解欧洲劳动力不足的矛盾,A项对。
对于欧洲的环境人口容量没有影响,B项错。
欧洲各国城市化水平很高,部分国家还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C项错。
对欧洲社会保障水平提高没有影响,D项错。
(2017·湖南郴州第二次联考)下图为珠三角与粤东西北常住人口年均增长率图。
读图,回答3~4题。
导学号 702921603.2000年~2013年期间( C )A.珠三角人口死亡率高于粤东西北B.粤东西北常住人口总数高于珠三角C.广东常住人口增速呈减缓趋势D.珠三角人口主要迁往粤东西北[解析]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有人口自然增长和人口机械增长。
读图,图中人口增长率下降,不能表示人口死亡率高,A项错。
只表示增长率的变化,不表示总人口的数量,B项错。
说明广东常住人口增速呈减缓趋势,C项对。
图示内容不能表示人口迁移方向,D项错。
4.珠三角常住人口增速变化,其原因最不可能是珠三角当地( B )A.产业转型、升级B.生育政策调整C.部分企业迁出D.环境质量下降[解析]珠三角常住人口增速变化,可能是产业转型、升级,需要的劳动力数量减少,A 项可能。
生育政策是全国性的,不是一个地区可以改变的,B项不可能,选B项。
部分企业迁出,可能是劳动密集型企业,需要的劳动力减少,C项可能。
环境质量下降,导致人口迁出,也有可能,D项可能。
(2017·河北五校质检)下表为部分主要移民国家的相关资料表。
据表和所学知识,回答5~6题。
导学号 702921615.A.俄罗斯、阿联酋、美国、英国B.美国、俄罗斯、阿联酋、英国C.俄罗斯、美国、英国、阿联酋D.美国、英国、俄罗斯、阿联酋[解析]由表可知,a国和b国的移民人口数量较大,则a国和b国分别为美国和俄罗斯;c国和d国移民人口数量较小,且c国的移民人口占本国人口的比重最大,故c国为阿联酋,d国为英国。
6.表中c国吸引国际移民的主要原因是( B )①气候适宜,环境优美②缺乏青壮年劳动力③移民政策宽松④就业机会多,收入高,吸引力强⑤国土辽阔,资源丰富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④⑤[解析]由所学知识可知,阿联酋位于西亚,为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且荒漠广布,生态环境脆弱,故①错误;阿联酋石油开采业以及金融业、旅游业和会展业等发展快,就业机会多,收入高,吸引力强,但阿联酋本国人口少,青壮年劳动力缺乏,所以实行了宽松的移民政策,吸引移民进入,故②③④正确;阿联酋国土面积较小,除石油资源外,其他资源并不丰富,故⑤错误。
(2016·福建质检)下图示意我国某城市2000~2013年人口变动的情况。
读图,完成7~9题。
7.下列年份中,该城市人口净迁入量最小的是( D )A.2003年B.2006年C.2009年D.2012年[解析]净迁入人口为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之差。
由图可知,选项中2003年、2006年、2009年该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数,即户籍人口出现负增长;2012年该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0,即户籍人口增加,再结合常住人口数量变化曲线分析可知,2012年该城市人口净迁入量最小。
8.该城市的人口变动导致该市( A )A.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延缓B.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缩短C.基础设施负担减轻D.文化趋向单一[解析]由图可知,该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基本上为负值,说明人口趋向老龄化,但常住人口数量逐年上升,说明有大量人口迁入,由于迁入的大部分是青壮年人口,因此该市人口老龄化的进程会有所延缓;该市经济较发达,随着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会延长;随着该市人口的增多,城市基础设施负担加重;其他地区人口的迁入会导致该市文化趋向多元化。
9.该城市可能是( C )A.武汉B.重庆C.上海D.西安[解析]该城市有大量人口迁入,绝大部分年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经济较发达,可能是上海市。
(2017·湖南十校联考)据我国学者考证:古陇西,即今甘肃临洮,为李氏的重要发源地。
据统计李姓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姓氏。
姓氏作为一种遗传印记,使我们可以追踪世系并了解中国的人口迁移与历史事件。
据此回答10~11题。
导学号 7029216210.在历史上,李姓人从甘肃逐渐迁移到河南,使河南成为中国李姓人口最多的省份。
造成这一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B )A.自然因素B.经济因素C.政治因素D.社会文化因素[解析]历史上,李姓人从甘肃逐渐迁移到河南,主要是因为河南处于中原地带,自然条件优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甘肃高,从而吸引了李姓人口迁移至此。
11.近30多年来,我国不少省份人口姓氏越来越复杂,下列省份中最典型的是( D ) A.甘肃省B.河南省C.四川省D.江苏省[解析]一般情况下,一个省份人口迁入越多,不同姓氏的人口就越多,选项所列四个省份中,江苏省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水平最高,人口迁入最多。
12.(2016·上海浦东新区模拟)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中国最大的人口迁移地区之一。
读图回答问题。
导学号 70292163(1)简述长三角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2)概括从1995年到2005年长三角地区人口迁移吸引中心的主要变化特点。
(3)简析与1995年相比,2005年上海人口迁移吸引范围的变化特点,及产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答案](1)农村向城市;小城市向大城市;上海是最具吸引力的城市。
经济因素为主导,另外有婚姻家庭等因素。
(2)一级吸引中心的数量在增加;二、三级吸引中心呈现减少;或升级(如南京、杭州、宁波),或逐步降级(如连云港)或退出(如盐城、常州)。
(3)与上海联系的不同级别的吸引中心在减少;上海吸引范围明显缩小,特别是其在浙江的吸引区域显著收缩。
主要由于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南京、杭州、宁波等城市经济水平不断提升,对人口吸引力大增,区域性吸引中心相继出现,造成人口迁入地分流,使上海吸引范围缩小;上海城市化水平高,城市人口多,人均消费水平高;加上相关政策的影响,上海对外来人口的吸引能力在减弱。
[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长三角地区人口迁移的方向主要是农村向城市;小城市向大城市;流向上海的最多。
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主要是经济因素,另外有婚姻家庭等因素。
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一级吸引中心的数量在增加;二、三级吸引中心呈现减少;或如南京、杭州、宁波等城市等级得到提升,如连云港、盐城、常州城市等级降低。
第(3)题,与上海联系的不同级别的吸引中心在减少;上海吸引范围明显缩小,特别是其在浙江的吸引区域显著收缩;主要由于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南京、杭州、宁波等城市经济水平不断提升,对人口吸引力大增,区域性吸引中心相继出现,造成人口迁入地分流,使上海吸引范围缩小;上海城市化水平高,城市人口多,人均消费水平高;加上相关政策的影响,上海对外来人口的吸引能力在减弱。
13.(2016·扬州模拟)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全国流动人口达2.21亿人,下图为我国1982~2010年流动人口数量统计图。
材料二下表为八大经济板块吸收的流动人口占全国流动人口比重(单位:%)。
2005年2010年东北地区 6.95 6.20北部沿海11.97 13.22大西北地区 3.13 4.13黄河中游地区7.98 11.14(1)(2)据材料二,分析吸收流动人口最多的地区是南部沿海地区,人口大量涌入给该地区带来哪些影响?(3)从2005年到2010年,我国中西部地区吸收的流动人口不断增多,原因主要有哪些?[答案](1)数量大,规模持续增长,比重不断增长。
(2)有利影响:增加劳动力;增强社会活力;促进经济发展;推动城市化进程。
不利影响:对交通、城市以及社会秩序造成压力;带来社会治安管理等方面的问题。
(3)国家政策支持;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加快;东南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转移。
[解析]第(1)题,观察流动人口柱状图变化可得出流动人口数量持续增长结论,目前绝对数量大。
观察流动人口占全国比重曲线,可发现其占全国人口比重不断增长。
第(2)题,观察材料二各地区吸收流动人口比重,可发现无论2010年还是2005年,都是南部沿海地区吸收流动人口比重最大。
人口大量涌入给该地区带来的影响要辩证分析。
既有有利影响,又有不利影响。
第(3)题,对比黄河中游地区和大西北地区2005年和2010年的数据资料,可发现从2005年到2010年,我国中西部地区吸收的流动人口不断增多。
原因可从政策及经济发展和产业转移等方面来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