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备课 (404)
1.自由认读下列生词:
骑黄牛鸣蝉振林樾
2.组长带读,再个别正音。
(二)展示交流
1.你觉得哪些生字容易读错?提醒大家注意。
2.小组比赛读生词。
三、学习板块(二)
(一)合作探究——正确、流利地朗读《所见》
学习引导:
1.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做到不错字,不添字,不漏字。
2.同桌互读互查,注意正音。
3.组内交流:组长检查朗读情况,及时帮助朗读困难的同学。
(二)展示交流
小组推荐一名同学读,其余同学用笔标出节奏。
四、学习板块(三)
(一)合作探究——整体感知
学习引导:
1.先看看文中的插图,再大声朗读《所见》,边读边想象: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2.利用工具书或诵读古诗理解“林樾”
3.同桌所见》,
六、达标检测
1.1、补充习题三第2小题
2、《所见》一诗是()代诗人()的作品,读完诗后,在我们脑海中形成了由()、()、()、()等景物组成的动静结合、生动有趣的画面。
七、总结提升
1.演一演《所见》。
2.画一画。根据自己对古诗的理解,为故事配上一幅画。(3题任选一题)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伊芦小学五年级(上)语文导学案
学习内容
3古诗两首上课时间:9月13日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所见》。
2.学会本课3个生字,理解诗句中的词语,说说古诗的大概意思。
3.借助语言文字,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景象,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内蕴美。
学习过程
复背栏
一、学情调查
1.背诵《寻隐者不遇》。
1.同时学习骑和蝉
2.注意读准“振”
3.教师适当点拨如何标注古诗的节奏
4.你能体会到此时牧童的心情吗?请从诗句中找出依据来。
5.教师点拨:意欲,心想。 立,停止不动。
6.教师应该注重范读引导。
7.改为:比较两首诗歌的相同之处。
作业布置:
课内:有感情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课外:尝试改写《所见》
板书设计
所见(袁枚)
2.诵读《所见》。
二、学习板块(一)
(一)合作探究——认读生字词
学习引导(1):
1.借助拼音自由认读生字。
2.把你认为最容易读错的生字用笔圈出来,自已多读几遍(借助工具书查出“樾”
的读音并组词,记在生字表旁边)
3.同桌互读互查(一人读,一人听,帮助正音)。
4.组内交流(一人读,其他人听,帮助正音)
学习引导(2):
(二)展示交流
你觉得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你能读出你的感受吗?
五、学习板块(四)
(一)合作探究——品读《所见》
学习引导
1.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这可真是个快乐的小牧童,你能用、、等词语来形容牧童此时的心情。
(1)边读边想,边读边看,瞧瞧小牧童一路上都看到了什么风景?
(2)多么美的田园风光啊,让我们也骑上小黄牛,把前两行美美地读一读。
2.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1)此时诗人又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呢?
(2)边读边想象牧童寻蝉的样子,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3)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行诗的意思。(不要忘记跟同桌互相分享哦!)
(4)你能通过读把这有趣的一幕读出来吗?(注意读出自己的感受)
(5)让我们看看画面美美地吟诵这首诗,把这如画的诗、如诗的画留在我们的心里吧。自由练习背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