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章 《相互作用》单元检测

第三章 《相互作用》单元检测

第三章《相互作用》单元检测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其中1~8题为单选题,9~12题为多选题,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或不选的得0分)1.关于摩擦力的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B.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C.摩擦力的方向不可能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D.摩擦力的方向可能与物体的运动方向垂直2.如图所示,某人静躺在椅子上,椅子的靠背与水平面之间有固定倾斜角θ。

若此人所受重力为G,则椅子各部分对他的作用力的合力大小为(
)
A、 G
B、Gsin θ
C、Gcos θ
D、Gtan θ3.已知两个共点力的合力为50 N,分力F1的方向与合力F的方向成30角,分力F2的大小为30 N。

则( )
A、F1的大小是唯一的
B、F2的方向是唯一的
C、F2有两个可能的方向
D、F2可取任意方向4.人站在自动扶梯的水平踏板上,随扶
梯斜向上匀速运动,如图所示。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人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的作用
B、人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
C、人受到的合力不为零
D、人受到的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5.一根弹簧的劲度系数为1 000 N/m,第一次把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墙上,一小孩在另一端用20 N的水平力拉弹簧;第二次两个小孩向相反方向各用20 N 的水平力拉弹簧,则两次弹簧的伸长量分别为(
)A.2 cm 4 cm B.2 cm 2 cmC.4 cm 2 cm D.4 cm 4 cm6.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斜放着一块木板AB,在AB上面放一个木块,设木块对木板的压力为FN,木块所受重力沿木板向下的分力为F1,若使木板的B端逐渐放低时,将会产生下述哪种结果( )A.FN增大,F1增大 B.FN增大,F1减小C.FN减小,F1
增大 D.FN减小,F1减小7.如图所示,重量为G的小球静止在斜面上,下列关于重力的两个分力说法正确的是( )A.F1是小球对挡板的压力,大小为G tanθB.F2是物体对斜面的正压力,大小为C.F1是物体所受重力的一个分力,大小为G
tanθD.由于重力的存在,物体同时受G、F
1、F2的作用8.如图所示,在做“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时,通过细绳套用两个互成角度的弹簧测力计拉动橡
皮条使其伸长到某一点O,此时不需要记录的是(
)A.O点的位置 B.两个弹簧测力计的读数C.两条细绳的方向 D.两条细绳的夹角9.用手握住一个油瓶(瓶始终处于竖直方向且静止不动,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瓶中油越多,油瓶受到的摩擦力越大B.手握得越紧,油瓶受到的摩擦力越大C.不管手握得多紧,油瓶受到的摩擦力总是一定的D.摩擦力等于油瓶与油的总重力F10.如图所示,位于斜面上的物块m在沿斜面向上的力F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

则斜面作用于物块的静摩擦力的( )A.方向可能沿斜面向上B.大小可能等于零C.方向不可能沿斜面向下D.大小可能等于
FAB11.物体从某一高处自由落下,落到直立于地面的轻弹簧上,如图所示。

在A点物体开始与弹簧接触,到B点物体的速度为0,然后被弹簧弹回。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从A下落到B 的过程中,受到弹簧的弹力不断减小B.物体从A下落到B的过程中,受到弹簧的弹力不断增大C.物体从B上升到A的过程中,受到弹簧的弹力不断减小D.物体从B上升到A的过程中,受到弹簧的弹力不断增大12.图示是幽默大师卓别林一个常用的造型,他身子侧倾,依靠手杖的支持使身躯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平地面对手杖没有摩擦力的作用B.水平地面对手杖有摩擦力的作用C.水平地面对手杖的弹力方向竖直向上D.水平地面对手杖的作用力方向竖直向上姓名学号班级请将1—12题选择题的答案填到下面的表格中。

(每小题4分,共48分)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
二、填空题(共2小题,每空2分,共14分)13.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时,某同学把两根弹簧如图1连接起来进行探究。

钩码数1234LA/cm
15、71
19、71
23、69
27、73LB/cm
29、96
35、76
41、51
47、36(1)某次测量如图2所示,指针示数为_____cm。

(2)在弹性限度内,将50g的钩码逐个挂在弹簧下端,得到指针
A、B的示数LA和LB如表。

用表中数据计算弹簧1的劲度系数为_____N/m(重力加速度g=10m/s2)。

由表中数据_____(填“能”或“不能”)计算出弹簧Ⅱ的劲度系数。

14.“探究合力与分力的关系”的实验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P 为橡皮条与细绳的结点,用两根互成角度的弹簧测力计把结点P 拉到位置O、(1)从图甲可读得弹簧测力计B的示数为________N、(2)为了更准确得到合力与分力的关系,要采用作力的
________(选填“图示”或“示意图”)来表示分力与合力.(3)图乙中与F
1、F2共同作用效果相同的力是________(选填F或F′).(4)图乙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力是________(选填F或F′).
三、解答题(本题共4个小题,共计38分)15.(8分)如图所示,物体A重40N,物体B重20N,A与
B、B与地的动摩擦因数相同,物体B用细绳系住,当水平力
F =32N时,才能将A匀速拉出,求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16.(8分)在水平路面上用绳子拉一个重力为G=200 N的木箱,绳子与水平路面的夹角θ=30,如图所示.木箱与路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0,要使木箱能在水平路面上匀速移动,则绳上所加拉力F应为多大?17.(10分)重为40 N的物体与竖直墙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 0、4,若用斜向上的推力F =50 N支撑住物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则:(sin37= 0、6,
cos37= 0、8)(1)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多少牛?(2)墙面收到的压
力为多少牛?18.(12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1的物体甲通过三段轻绳相连,三段轻绳的结点为O,轻绳OB水平且B端与站在水平面上的质量为m2的人相连,轻绳O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37,物体甲及人均处于静止状态。

(已知sin37=0、6,cos37=0、8,tan37=0、75,g取10m/s2。

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
擦力)求:(1)轻绳O
A、OB受到的拉力F1,F2分别是多大?(2)人受到的摩擦力是多大?方向如何?(3)若人的质量m2=60kg,人与水平面之间的动
摩擦因数为μ=0、3,则欲使人在水平面上不滑动,物体甲的质量m1最大不能超过多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