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相全桥不控整流电路的设计
1 三相整流的原理和参数计算
1.1 三相不控整流原理
三相桥式不控整流电路的原理图如图1-1所示。
该电路中,某一对二极管导通是,输出直流电压等于交流侧线电压中最大的一个,改线电压既向电容供电,也向负载供电。
当没有二极管导通时,由电容向负载供电,d u 按指数规律下降。
设二极管在距线电压过零点δ角处开始导通,并以二极管6VD 和1VD 开始同时导通的时刻为零点,则线电压为
2sin()ab u t ω+δ
在t=0时,二极管6VD 和1VD 开始导通,直流侧电压等于ab u ;下一次同时导通的一对管子是1VD 和2VD ,直流侧电压等于ac u 。
着两段导通过程之间的交替有两种情况,一种是1VD 和2VD 同时导通之前和6VD 和1VD 是关断的,交流侧向直流侧的充电电流d i 是断续的;另一种是1VD 一直导通,交替时由6VD 导通换相至2VD 导通,d i 是连续的。
介于两者之间的临界情况是,6VD 和1VD 同时导通的阶段与1VD 和2VD 同时导通的阶段在t πω+δ=2/3处恰好衔接起来,d i 恰好连续,可以确定临界条件
wRC =
当wRC >wRC <d i 断续和连续的条件。
由分析可知,当空载时,输出电压平均值最大,为222.45d U U ==。
随着负载加
重,输出电压平均值减小,至wRC =d i 连续情况后,输出电压波形成为线电压的包络线,其平均值为22.34d U U =。
可见,d U 在222.34~2.45U U 之间变化。
1.2 参数设计及计算
由设计要求输出电压为400V ,空载是输出电压平均值最大,为222.45d U U ==。
随着系统负载加重,输出电压平均值减小,至wRC =d i 连续情况后,输出电压波形成为线电压的包络线,其平均值为22.34d U U =。
取22.4d U U =,由400d U V =可知,2167U =,则线电压为290a U V =。
图1-1 三相整流原理图
如图所示,输入三相电压源,线电压290V,50Hz。
整流桥采用二极管,是不可控元件,内阻0.001欧姆。
直流滤波电容3300μF,负载为电阻。
图中的电容起到整流滤波的作用。
如图R是负载电阻,当R趋向于无穷大时,可以看作为负载为空载。
分别设电阻R为10、1和0.1欧姆以及空载。
2 建模与仿真
2.1 输出电压的仿真
如图2-1所示,建立仿真模型。
图2-1 仿真模型
2.1.1电路空载仿真
仿真模型为如图为2-2所示。
图2-2 空载仿真模型
由图2-2所知,电压平均值为410.1V。
直流电压波形如图2-3所示。
图2-3 空载电压输出波形
在空载时,电容不向外界放电,唯一的放电渠道是在整流输出电压从峰值往回降的阶段,所以得到的电压为一条直线。
2.1.2 负载电阻为10欧姆的仿真
负载为10欧姆的仿真模型为如图为2-4所示。
R=Ω的仿真模型
图2-4 10
由图中可知电压平均值为399.4V
负载10
R=Ω直流电压波形如图2-5所示。
R=Ω电压输出波形
图2-5 负载10
如果接上负载,电压会降低。
由于有电压调整,以及电容的充放电,电感的储能,会发生振荡,所以这个阶段得到的电压波形不是一条直线,是一条波动的电压曲线。
2.1.3 负载电阻为1欧姆的仿真
负载为1欧姆的仿真模型为如图为2-6所示。
R=Ω的仿真模型
图2-6 1
由图2-6可得电压平均值为390.1V。
负载1
R=Ω直流电压波形如图2-7所示。
R=Ω直流电压波形
图2-7 负载1
由图2-7比较可知,负载电阻越小,获得的电压平均值越小。
2.1.4 负载电阻为0.1欧姆的仿真
负载为0.1欧姆的仿真模型为如图为2-8所示。
R=Ω的仿真模型
图2-8 0.1
由图2-6可得电压平均值为376.6V。
负载0.1
R=Ω直流电压波形如图2-9所示。
R=Ω直流电压波形
图2-9 负载0.1
分析仿真图形和数据可以得出直流电压和负载电阻的关系:空载时,输出的直流电压波形近似为直线,负载越大电压的纹波越严重;随着电阻的增大,电压平均值越来越小。
2.2电流波形的仿真
分别仿真负载电阻为10、1时的情况。
记录直流电流和a相交流电流,并分析规律。
仿真模型如图2-10所示。
图2-10 电流仿真模型
2.2.1负载电阻为10欧姆电流仿真
a相交流电流波形,如图2-11所示:
图2-11 a相交流电流
直流电流波形如图2-12所示,
图2-12 直流电流波形
2.2.2负载电阻为1欧姆电流仿真
a相交流电流波形,如图2-13所示:
图2-13 1欧姆a相交流电流波形直流电流波形如图2-14所示,
如图2-14 1欧姆直流电流波形
随着负载的加大(10、1),直流侧的电流逐渐增大,且直流侧电流起伏逐渐增大,波纹增加。
同时,a相的电流也逐渐增大,并更接近正弦。
当负载为10时,直流侧电流为断续;负载为1.67时,直流侧电流为临界状态;负载为0.5时,直流侧电流为连续。
2.3平波电抗器的作用
直流侧加1mH电感。
分别仿真轻载10欧姆和重载0.5欧姆时的情况,记录直流和交流电流波形,并计算交流电流的THD。
仿真同样负载条件下,未加平波电抗器的情况,并加以比较分析。
2.3.1 负载10欧姆加1mH电感
图2-15为仿真模型图
图2-15 仿真模型
a相交流电流波形图为图2-16所示,
图2-16 负载10加1mH电感a相交流电流波直流电流波形如图2-17所示,
图2-17 负载10加1mH电感直流电流波形
2.3.2 负载0.1欧姆加1mH电感
a相交流电流波形图为图2-18所示,
图2-18 负载0.1加1mH电感a相交流电流波
直流电流波形如图2-19所示,
图2-19 负载0.1加1mH电感直流电流波形
分析波形和THD值,可知同样负载条件下:有平波电抗器时,直流电流明显平稳很多;有平波电抗器时,a相交流电流也平稳很多;有平波电抗器时的THD较小,即有平波电抗器可以减小整流器交流侧电流的总谐波畸变率。
取输入线电压为290V,输出的直流电压接近400V,此时负载电阻为10欧姆,电容为3300μF,电感为1mH。
3 小结与体会
通过这次的能力拓展训练,对matlab的使用更加熟悉。
这学期的几门课程设计的仿真都使用到了这款软件。
我能力拓展做的题目是三相全桥不控整流电路的设计。
整流电路我们已经接触很多了,所以对整流电路也很熟悉。
我们一般使用的是桥式整流电路。
在看到自己做的题目之后,给人的感觉就就是一个很基础的电路图。
但开始的时候有些纠结,因为题目里要求的是不控整流电路。
可能是对概念的生疏,我把不控整流的概念也忘记了。
于是找到原来学的课本,一看其实就是用不可控元件二极管组成的桥式整流电路。
电路原理图及其原理也就得以解决。
接下来就是有关于仿真的问题了。
虽说经常用matlab,但每次都会遇到新的问题。
就那这次能力拓展训练来说,老师要求横纵坐标要表明其代表的含义。
我曾记得原来好像做过,但现在早忘记了。
于是又早了了原来的资料,加上同学的帮组,这一问题才得以解决。
至于,用matlab的建模和使用simulink的仿真这一块,我想主要的就是多这款软件使用还是不够熟悉,在寻找一些部件的时候,感觉花费了很多的时间。
但等到模型建立完后,剩下的工作就相当较简单,就是一些调试的问题了。
这次的能力拓展训练,加固了自己所学的知识。
有些很基本的东西,有的忘记了,在这次训练中得以加强。
还有就是关于软件的使用。
不说自己会使用了,但比以前知道的更多了。
总之,虽然时间有点紧,但是也有收获。
4 参考文献
[1] 王兆安、刘进军.电力电子技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2] 杨荫福、段善旭、朝泽云.电力电子装置及系统.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3] 阮毅、陈伯时.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运动控制系统.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4] 徐月华,汪仁煌. MATLAB与控制系统仿真实践.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