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

1.从那年起中国建立了环境单位资格审查制度?1986 年2.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依据?一、建设项目的工程特点(工程性质规模能源及资源的使用量及类型源项) 二、项目所在地区的环境特征(自然环境特点、环境敏感程度、环境质量现状及社会经济状况) 三、国家或地方政府所颁布的有关法规(包括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3.环境影响预测及综合评价包括哪些方法?预测方法:数学模式法,物理模型预测方法,对比法与类比法,专业判断法(特尔斐法)综合评价法:指数法(普通指数法,巴特尔指数法),矩阵法(相关矩阵法,迭代矩阵法),图形叠置法,网络法,动态系统模拟法4.环评的主体可以是那些机构?学术研究机构,工程、规划和环境咨询机构,但必须获得国家或地方环境保护行政机构认可的环境影响评价资格证书。

5.新建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评价的重点?新建项目的评价重点在于解决合理布局,优化选址和总量控制,对于技术改造项目评价的重点在于搞清楚实施前后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以及“以新带老”,加强原有污染治理、改善环境质量。

6.名词术语的规定属于环境标准系中的那一类?环境基础标准7.哪些方法具有环境影响识别的功能?核查表法、矩阵法、图形叠置法、网络法8.一、二、三级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时期?对于一、二级评价项目应预测自净能力为最小和一般的两个时期的环境影响。

对于冰封期较长的水域,当其功能为饮用水、食品工业用水水源或渔业用水时还应预测冰封期的环境影响。

三级评价或评价时间较短的二级评价可只预测自净能力最小时期的环境影响。

9.耗氧系数估算。

1实验室测定值修正法2两点法10.扩散的烟团呈扇形圆锥形波浪形屋脊行烟熏形分别在什么气象条件下?扇形:发生在稳定层结大气条件下,圆锥形:出现在近中性层结条件下,波浪形:出现在不稳定层结条件下,熏烟形:上层逆温或夜间逆温日出后逐渐消散抬升至一定高度,下层不稳定,屋脊形:下部逆温湍流扩散弱,上层湍流扩散强,形成烟流下缘浓密清晰,上部稀松或有碎块。

11.大气环境质量现状预测采用布点方法,分别适用于什么情况?网络布点:适用于监测污染源分布非常分散(面源为主)的情况,同心圆多方位布点法:适用于孤立源所在地风向多变的情况,扇形布点法:适用于评价区域内风向变化不大的情况,配对布点法:适用于线污染源的情况,功能分区布点法:适用于了解污染物对不同功能区的影响。

12.一、二、三级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中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点应分别设几个?13.点声源线声源声传播距离增加一倍,衰减值多少?6dB14.对于包含多个呈现点声源性质的拟建项目和呈线状声源性质的拟建项目,多大评价范围能满足一级要求?前者该项目边界往外200m内的评价范围一般能满足一级评价要求;后者线状声源两侧各200m的评价范围一般可以满足一级评价要求。

15.采用网格法对厂区和厂界噪声水平进行监测,测点间距为多少?厂区:10~50m(大厂每隔50~100m)厂界:中小项目取50~100m;大型项目取100~300m16.噪声衰减与哪些因素有关?受传播距离、空气吸收、阻挡物的反射与屏障等影响,会使其衰减17.人耳为1000赫兹声音的听阈和痛阈声压及声压级分别为多少?听阈声压2×10-5N/m2声压级0dB 痛阈20N/m2声压级120dB18.环境噪声源有哪些?工厂噪声源,如鼓风机、汽轮机、织布机、冲床机等发出的噪声;建筑施工噪声,如打桩机、混凝土搅拌机、卷扬机和推土机等发出的声音;交通噪声,包括汽车、火车、船舶汽笛和飞机等发出的噪声;社会生活噪声,例如人群大声喧哗、高音喇叭和收放机等发出过强的声音。

19.L10、L50、L90含义。

L10表示在取样时间内10%的时间超过的噪声级,相当于噪声平均峰值,L50表示在取样时间内50%时间超过的噪声级,相当于噪声的平均值,L90表示在取样时间内90%的时间超过的噪声级,相当于噪声背景值。

20.建设项目对土壤环境的影响按结果划分为1土壤污染型2土壤退化、破坏型21.哪些属于土壤退化型水利工程、交通工程、森林开采、矿产资源开发(土壤沙化,土壤盐渍化,土壤沼泽化,土壤侵蚀)22.土壤污染源分为哪几类?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和自然污染源23.区域环评的特点1、泛性和复杂性2、略性3、确定性4、时间的超前性5、价方法多样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6、强调社会、生态环境影响评价24.区域环评的基本内容1、区域开发活动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2、开发区的选址合理性分析3、开发区的总体布局合理性分析4、开发区规模与区域环境承载力分析5、区域开发土地利用与生态适宜度分析6、开发区环境管理体系规划25.总量控制分类指令约束下的总量控制和环境容量约束下的总量控制26.环境规划概念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把“社会-经济-环境”作为一个复合生态系统,依据社会经济规律、生态规律和地学原理,对其发展变化趋势进行研究而对人类自身活动和环境所做的时间和空间的合理安排。

27.环境规划分类按规划期分:长远规划、中期规划和年度计划,按环境与经济的辩证关系分:经济制约型、协调性和环境制约型,按环境要素分:大气、水、固废和噪声等污染控制规划,按行政区和管理层次划分:国家环境规划、省(市)环境规划、部门环境规划、县区环境规划、农村环境规划、自然保护区环境规划、城市综合整治环境规划和重点污染源污染防治规划,按性质划分:生态规划、污染综合防治规划、自然保护规划和环境科学技术与产业发展规划。

二、简答1.环评的概念及作用环境影响评价是对拟议中的建设项目、区域开发计划和国家政策实施后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后果)进行系统性的识别、预测和评估。

1、保证建设项目选址和布局的合理性2、指导环境保护措施的设计,强化环境管理3、为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导向4、促进相关环境科学技术的发展)2.环评报告书内容1、建设项目状况2、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状况3、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分析与预测4环境保护措施及其经济技术论证5、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6、对建设项目实施环境监测的建议7、环境影响评价结论3.环评标准体系1、环境质量标准2、污染物排放标准3、环境基础标准4、环境方法标准5、环境标准样品标准6、环保仪器设备标准7、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4.钢铁工业废水来源A焦炭生产和副产品回收过程的工艺水和冷却水如熄焦废水、酸洗废水和氨蒸馏废液中含高浓度酚、氰化物、硫氰酸盐和硫化物、氯化物B高炉炼铁的废水主要由排气洗涤和高炉炉渣用水淬熄时排出C铸造和轧机操作主要排出大量冷却水,轧机操作中产生的含铁废屑和油滴废水D精整操作中采用酸碱除锈和磷皮将排出含铁盐酸性废水,含皂化油的碱性废水。

5.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预测点设定为了全面反映拟建项目对该范围内地表水环境影响,一般选以下地点为预测点:1、已确定的敏感点2、环境现状预测点,以便于进行对照3、水文条件和水质突变处的上、下游,水源地,重要水工建筑物及水文站附近4、在河流混合鬼过程段选择几个代表性断面5、排污口下游可能出现超标的点的附近。

6.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因子筛选主要考虑哪些方面依据拟建项目性质主要考虑:1、城市和各工业部门通常排放的水污染物;2、按等标排放量Pi的大小排列,选择排位在前的因子,但对那些毒害性大、持久性的污染物如重金属等应慎重研究再决定取舍;3、在受项目影响的水体中已造成严重污染的污染物或已无负荷容量的污染物;4、经环境调查已经超标或接近超标的污染物;5、地方环保部门要求预测的敏感污染物7.废水常用的削减措施(1)对拟建中的项目实施清洁生产、预防污染,和生态破坏是最根本的措施;其次就是项目内部和收纳水体的污染控制方案的改进提出有效的建议。

(2)推行节约用水和废水再用,减少新鲜水用量,结合项目特点,对排放的废水采用适宜的水处理措施。

(3)在项目建设期因清理场地和基坑开挖,对土造成的裸土层应就地建雨水拦蓄池,和种植速生植被,减少沉积物进入地表水体。

(4)使用农用化学品的项目,可通过按牌号是化学品施用时间,施用率,施用范围和流失到水体的途径等方面想办法,将土壤侵蚀和进入水体的化学品减至最小。

(5)应采取生物,化学,管理,文化和机械手段一体的综合方法,(6)在有条件的地区可以用湿地控制非典源污染(包括营养物,农药和沉积物污染等)。

人工湿地必须精心设计,污染负荷与处理能力相匹配。

(7)在地表水污染负荷总量控制的流域,通过排污交易保持排污总量不增长。

8.矿业建设项目对土壤环境影响有哪些1、损失土壤资源2、污染土壤环境3、区域环境条件改变引发土壤环境退化与破坏4、次生地质灾害加速土壤退化与破坏9.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对土壤环境影响有哪些1、占用土地资源2、诱发土壤-地质环境灾害3、引发土壤盐渍化4、促进土壤沼泽化5、促进土壤河口地区土壤肥力下降,海岸后退10.进行土壤环境现状调查的主要内容1、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的调查:地质地貌,气象气候,水文状况,植被状况2、区域社会经济状况调查:人口状况,经济状况,交通状况,文教卫生状况3、成土母质,土壤类型,土壤组成,土壤特性。

11.噪声防治对策A从声源上降低噪声(改进机械设计以降低噪声,改革工艺和操作方法以降低噪声,维持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转状态)B在噪声传播途径上降低噪声(采用闹静分开和合理布局的设计原则,使高噪声设备远离噪声敏感区;利用自然地形物降低噪声;合理布局噪声敏感区中的建筑物功能和合理调整建筑物平面布局,即把非噪声敏感建筑或非噪声敏感房间靠近或朝向噪声源;采用声学控制措施,例如对声源采用消声、隔振和减震措施)C通过评价提出的各项噪声防治对策,必须符合针对性、具体性、经济合理性、技术可行性原则。

12.进行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意义(1)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是从宏观角度对区域开发活动的选址、规模、性质的可行性进行论证,因此,可避免重大决策失误,最大限度的减少对区域自然生态环境和资源的破坏。

(2)可为区域开发个功能的合理布局、入区项目的筛选提供决策依据。

(3)有助于了解区域的环境状况,和区域开发带来的环境问题,从而有助于制定区域环境污染总量控制规划和建立区域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促进区域真正的可持续发展。

(4)可以作为单项入区项目的审批依据和区域内单项工程评价的基础和依据,减少单项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内容,也使单项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兼顾区域宏观特征,使其更具科学性,指导性,同时缩短其工作周期。

13.目前我国环境规划包括哪些内容(1)环境规划的目标和指标体系(2)环境评价和预测(3)环境功能区划(4)环境规划方案的生成和决策过程(5)环境规划的实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