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案例分析
一、化学危险品泄漏事故典型案例
一、化学危险品泄漏事故典型案例
一、化学危险品泄漏事故典型案例
一、化学危险品泄漏事故典型案例
2005年03月29日京沪高速公路发生液氯槽车 事故,28人死亡,近万人疏散。
一、化学危险品泄漏事故典型案例
2004年4月15日,重庆天原化工厂氯气泄漏爆 炸事故造成9人死亡、三人受伤,波及范围达 半径一公里,疏散居民15万,动用军队先后发 射21发枪、炮、坦克炮(枪)弹消除危险源。
二、氯气泄漏事故案例
(一)氯气的特性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理化特性
黄绿色、具有刺激性的剧毒气体,空气中最高允 许浓度为1mg/m3,当达到12.5mg/m3,吸入会立 即死亡。溶于水和碱溶液,并能与水发生反应。 自身不能燃烧,但有强氧化性,可助燃,能与金 属粉末等物质发生剧烈化学反应,有强烈的腐蚀 作用。
二、氯气泄漏事故案例 (一)氯气的特性 2.危险性特性
一、液化石油气泄漏事故案例 (三)处置措施 掌握现场情况 划定初步警戒区域 救助受害人员 现场急救
二、液化石油气泄漏事故案例
氯气泄漏事故处置
渝长高速满载氯气罐货车自燃 高速关闭1小时
2005年7月6日中午,渝长高速路长寿至重庆10公 里处,发生了一起大货车自燃。事故险些造成货 车上装载的8个氯气罐爆炸,高速路因此关闭一小 时。消防官兵、高速公路执法人员和事主及时联 手排险,将危情解除。有关方面称,一旦氯气罐 爆炸,将危及方圆10公里的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杭甬高速公路萧山段一辆15吨甲苯运车翻车
2002年3月10日,杭甬高速公路萧山段一辆满载15 吨甲苯运输车翻车,大量甲苯泄漏,随时可能爆 炸,严重威胁杭甬高速公路的交通和附近村民的 生命财产安全,杭州特勤大队官兵经过39个小时 连续奋战,成功减少了这起恶性事故危险。
三、苯泄漏事故案例
江苏扬州34吨纯苯槽罐车侧翻高速烧毁
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案例分析
赵克学 荆门市公安消防支队
化学危险品泄漏事故案例分析
一、化学危险品泄漏事故典型案例 二、化学危险品泄漏事故处置经验教训 三、化学危险品泄漏事故的基本处置程序
一、化学危险品泄漏事故典型案例
2005年11月13日,吉林市的中石油吉林石化公 司101厂连续发生爆炸。造成5人死亡、1人下 落不明、2人重伤、21人轻伤。
一、液化石油气泄漏事故案例
(一)液化石油气的特性
1.组成
主要成分:C3H8、C3H6、C4H10、C4H8
2.理化特性
无色、透明、低毒、有特殊气味的物质,在压力 容器内是液体,在常温常压下呈气态。液态液化 石油气比水轻,气态液化石油气比空气重
一、液化石油气泄漏事故案例
(一)液化石油气的特性
与还原性物质反应放热,有着火爆炸危险; 与可燃气体或粉尘混合后,受热或遇明火会爆炸
; 容器受热也可能会发生爆炸; 爆炸产物多有危害性。
二、氯气泄漏事故案例
(一)氯气的特性
2.危险性特性
蒸气比空气重,易积聚在低洼处 吸入少量即会刺激呼吸道和肺部粘膜,引起中毒
甚至骤死 直接接触液化的氯气则会严重灼伤皮肤和粘膜或
造成冻伤
二、氯气泄漏事故案例
(二)防护要求
现场人员应着隔绝式防化服,佩戴空气呼吸器 或防毒面具。直接接触液氯时,应注意采取防 寒措施。后方处置人员也应用防毒面具等加强 防护,以防中毒。
二、氯气泄漏事故案例 (三)处置措施 查明现场情况 划定警戒区域 抢救受害人员 洗消处理
三、苯泄漏事故案例
三、苯泄漏事故案例
2003年12月23日,重庆开县高桥镇罗家16号 井发生的特大井喷事故,剧毒气体硫化氢的扩 散,致234人死亡,数百人受伤,波及范围80 万平方公里,疏散群众40000余人。
一、液化石油气泄漏事故案例
浙江104国道槽罐车侧翻随时可能爆炸 2000名 居民连夜转移
2006年7月11日凌晨1时30分,一辆装载23吨液化 石油气重型半挂牵引车,在途经104国道大荆舟山 头段(即1796KM+450M)时,因弯道行车措施不 当,导致车辆向左侧翻。
3.危险性特征
燃烧爆炸性 受热膨胀性 气体泄漏的流散性与潜伏性
某市有人晚上将液化石油气残液倒入公共厕所,次日造 成有人在厕所吸烟引起爆炸,将一名成年男子和一名小 学生炸伤
一、液化石油气泄漏事故案例
(一)液化石油气的特性
3.危险性特征
吸热冻伤性
某单位液化石油气站,在清洗液化石油气储罐一玻璃板 液位计时,由于丝堵滑丝,大量液化石油气液体从丝扣 处喷出,该站站长石某,试图用手去堵漏,结果双手严 重冻伤,后双膝一软,跪在泄漏的液滩中,被人救起, 双膝也严重冻伤,住院治疗一月方愈。
一、液化石油气泄漏事故案例
(一)液化石油气的特性
3.危险性特征
毒害性
致毒物质:H2S 西安“3.5”液化石油气泄漏事故中,参与堵漏的职工
曾经多次被液化石油气熏得昏迷过去。
一、液化石油气泄漏事故案例
(二)防护要求
在处置时应佩戴空气呼吸器,穿着防静电服装 、隔绝工防化服和无钉鞋。直接接触液化气体 时,还应注意采取防寒措施,以防止冻伤。火 场中要穿着隔热服,佩戴空气呼吸器或防毒面 具,必要时应身浇湿。
2006年7月7日下午4时20分,紧邻润扬大桥扬州出 口处不远的瓜洲匝道上,一辆40吨的重槽罐车从 北向南下瓜洲匝道时,不幸侧翻,引发冲天大火 ,庞大车体横卧高速,几乎将路面全部堵死。车 体在撞毁20多米中央护栏后侧翻,车头扁瘪,车 体被烧黑,两名驾驶员已被成炭状。高速一侧的 百余米长绿化带被烧枯,高速坡面一片漆黑。
一、液化石油气泄漏事故案例
十吨液化罐装车侧翻 福建104国道封堵6小时
2006年6月30日上午6时50分,一辆满载10吨液化 气的槽车,刹车失灵侧翻在地。槽车油箱已破裂 ,柴油流了一地,情况非常危急。闻讯赶到的消 防官兵,一边用砂土掩埋流出来的柴油,一边用 高压水枪对罐体冷却降温,并将液化气转移到另 一辆车上。13时30分,交通恢复顺畅,至此104国 道已被堵了6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