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漆膜弊病产生的原因
弊病种类:
1. 漆面开裂:
开裂原因:
(1)单次涂刷涂层过厚,表层干而内层没有干透;
(2)两遍漆之间涂刷间隔时间太短,前一层漆膜没有完全干透,新漆膜湿度大,两层漆膜之间存在较大的伸缩应力差;
(3)被涂物表面有异物存在,使得漆膜不平整,存在局部间隙,附着力差;
(4)金属基材表面有浮锈、油性物质,涂刷油漆后,涂层和基材的附着力太差;
(5)漆膜性能太差。
2. 漆膜粉化:颜料没有很好地被润湿,使颜料粒子从漆膜表面析出,成为疏松的细粉。
粉化原因:
(1)漆料搅拌不均匀,局部颜料聚集过多,颜料颗粒未能及时被树脂包裹;
(2)使用双组份的漆时,固化剂添加含量不足,漆膜固化慢,树脂不能完全交联,使得涂层不够致密;
(3)涂料质量太差,固体分含量低,耐候性差。
3. 漆面有大量气坑:油漆在施工时混入空气或溶剂挥发气体在涂层干燥过程中排出不及时。
口径大,深度浅。
产生原因:
(1)涂层太厚,大部分涂层中的溶剂没有挥发,在涂层表面慢干时内部溶剂挥发到表面产生气坑;
(2)涂刷基材多孔,涂刷前没有使用封闭涂料封孔,基材气孔太多,其中残留的空气在漆膜表面干燥后排出形成气坑;
(3)漆膜所处环境潮湿,溶剂挥发缓慢,在外表面缓慢固化时继续挥发形成气坑。
(4)油性物质渗入涂层,或是基材表面有油性物质。
4. 漆面有大量针孔:类似于用针扎出来的细孔,破坏了涂层表面的完整性。
孔径小,深度大。
产生原因:
(1)涂装方面和产生气坑的原因类似,涂料在搅拌和施工时混入空气或是涂层中溶剂挥发不及时,同时涂层干燥过快,产生气孔时底部涂层已经固化无法及时填补;
(2)双组份涂料在使用时,固化剂添加过多,树脂交联过快,粘度大,表面张力过高,流平性较差;
(3)涂料储存时间较长,涂料中溶剂挥发,总体粘度增大,涂料中的物料颗粒析出。
5. 漏底:面层没有充分遮盖下面的涂层,从而露出下层的颜色
产生原因:
(1)涂料未搅拌均匀,存储过程中物料会产生一定的沉降,尤其是双组份涂料,主剂未搅拌均匀,直接取上层溶剂和固化剂混合后涂层遮盖力和附着力大大降低;
(2)涂料固含量较低,底层颜色较重,色差大无法完全遮盖;(3)涂料附着力太差,涂层过薄。
预防及解决措施:
1. 涂刷前期准备:
(1)基材处理:金属基材表面除油除锈,喷砂至Sa2.5或者手工打磨至St3;其它类型的基材,如多孔类需要进行表面封闭处理,同时保持一定的粗糙度;
(2)搅拌均匀:双组份涂料主剂在存储过程中物料会有一定的沉降,使用前先搅拌均匀在添加固化剂,再搅拌均匀;单组分涂料在储存过程中同样会有一定的沉降,或者颗粒的团聚等,使用前需要搅拌均匀,避免涂刷时薄厚不均和涂层表面存在大颗粒;
2. 涂刷环境:
(1)环境温度:普通涂料:5~40℃,志盛威华特种涂料:5~60℃;(2)基材温度:普通涂料:5~30℃,志盛威华特种涂料:5~60℃;(3)基材表面干燥;
(4)空气湿度:≤60%
3. 涂刷过程:
(1)第一遍薄涂,充分让涂料与基材接触,边角、焊缝等地区提前薄涂覆盖,避免应力集中导致涂层开裂脱落;
(2)通风,但注意防尘,避免大量灰尘降落在未干涂层表面;(3)每遍涂层留足间隔时间,一般2~3小时为宜,总遍数涂刷完后自然干燥24小时。
4. 养护:
涂层固化后自然养护72小时以上,让涂层充分固化,期间保持环境和基材温度在适宜温度内。
自己的“媳妇”,自己的“面容”,总是要精心呵护的,不要怕麻烦,也要舍得花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