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设计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设计

(2)动脑动手:
1. 你喜欢画什么,就在右面的空格里画什么,要画得和左边同样多.
2、练习2 第一、二题




数一数
一面国旗、一位教师;能用“2”表示的有:两个同学向教师敬礼、两个同学浇花;3个同学在踢球;有4朵葵花;宣传栏上有5个大字;花坛里有6朵花;天空有7只鸟;楼边有8棵树;校园里有9个学生;10个人等。
(2)请同3学们跟着老师用手划。
(4)在书上描写。




1~5的认识
1 2 3 4 5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案设计
课题:比大小、第几
课型:
新课
任课
教师
陆华娟
教学内
容简析
P17-P18;练习二 5、6、7。本节课内容是通过学生观察,初步学会比较大小,使学生认识“<” ,“>”,“=”号。同时知道这三种符号的读法和作用。
二、教学1~5的认识:
2、你们能不能按照顺序来说一说?先说数目小的,在说数目大的。再说给你的同桌听。(指名说,根据学生发言操作课件)
3、这幅图中还有哪些物体可以用“?”来表示?
4、(出示“1”数字卡片)现在请你拿出1根小棒,摆在数字“1”的下面,可以怎么摆?(学生上来演示)
5、(出示“2”数字卡片)现在请你拿出2根小棒,在桌子上摆一摆自己喜欢的图形(学生上来演示)(“3”、“4”、“5”类同)
4、小结:
今天我们学了比较长短、比较高矮的方法。其实除了我们今天所说的方法之外,还有很多种方法,我希望同学们多动动脑筋,想出更多更好的方法。
(引导学生说出:物体有长、有短)
(4)谁能比较两条毛线的长短?(指名学生上台演示)
(5)自由练习:现在,我们来做个比较长短的活动,同桌2个人,想比什么就比什么,可以比比你们的学具、胳膊、手等等。
4、看图,和同桌或小组里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 想想他们在说些什么呢?从图直接看出数字, 说说哪种水果多,哪种最少。 教师板书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设计
课题:数一数
课型:
新课任课Biblioteka 教师陆华娟教学内
容简析
课本第2—5页的内容。教材设计了一个“美丽的校园”情景,一方面给初入学的学生展现校园生活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另一方面图中的人和物的数量都用到10以内各数,并体会到数存在于我们生活中。数是人类的好朋友,为以后数学做好准备。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案设计
课题:比多少
课型:
新课
任课
教师
陆华娟
教学内
容简析
教学内容:p6-p8、练习一 1-4题。主要使学生知道“同样多”、“多些”、“少些”的含义,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学生学
情分析
这节课学习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有小部分的学生还没有掌握“同样多”、“多些”、“少些”的含义,所以要加强这方面知识内容的辅导。
(3)谁能用刚才说的方法来比较这两张纸条的长短?(贴在黑板上,板书:长、短)
3、比较高矮:
(1)我们比较铅笔的长度,可以说这支铅笔长些、那只铅笔短些;如果我们比较两名同学的身高,应该怎么说?(引导学生说出“高矮”)(板书:高矮)
(2)(请两位身高相差较大的同学站起来)谁比较高?谁比较矮?
(3)(请两位身高相差不大的同学站起来)能不能一眼看出来,谁比较高,谁比较矮?你有什么方法可以比较出他们两个谁比较高?(小组讨论)
2、教学1、2的写法。
(1)演示“1”、“2”笔顺。
3、教学3的写法。(同上)
4、教学4、5的写法。(同上)
五、练习
p21练习二 1、2、3、4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课本14、15页图,图上画了什么?各有几个?说给你的同桌听。(指名说)
3、齐读1、2、3、4、5
4、1的后面是几?5得前面是几?3得前面是几?后面是几?(全班回答)
学生学
情分析
学生学1~5的认识的内容,大部分学生会用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的数序,能认、读、写1~5各数,并注意书写工整。
教学
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会用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的数序,能认、读、写1~5各数,并注意书写工整。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积极动手操作和认真书写的习惯。
教学
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知道“同样多”、“多些”、“少些”的含义,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2.技能目标:初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渗透“对应”思想。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探索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
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件的多少。
②第一行摆4个□,在□下面摆△, △要比□少2个。
③要使下图中第一排比第二排多2个圆,应该怎么办?




比一比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案设计
课题:比长短、高矮
课型:
新课
任课
教师
陆华娟
教学内
容简析
教学内容:P9-P10;练习一 5、6、7、8。通过学生操作学会比较物体长短的一般方法。
学生学
情分析
2、手比一比:在请伸出你的双手,我们用一个指头对着一个指头的方法来比较一下两只手上的手指头是否同样多”(师生一起做,然后同桌互相做)。
5、找一找:在p6、p7的图中找出同样多的东西。
(二)多些、少些:
1、教师贴出4个三角形,学生说是几个,再贴出3个正方形,学生说有几个。问:三角形和正方形同样多吗?你怎么看出来的?(教师伺机连线) 教师引导学生:三角形有剩余,正方形没有剩余,我们就说正方形少些,三角形多些,也就是说三角形比正方形多。(板书:多些、少些)
学生学
情分析
通过学习比大小、第几的这个新的知识,还有小部分的学困生不掌握比较物体大小的一般方法。所以待加强辅导。
教学
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学生观察,初步学会比较大小,使学生认识“<” ,“>”,“=”号。同时知道这三种符号的读法和作用。
2.技能目标:通过学生操作学会比较物体大小的一般方法。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操作、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具学具及多媒体应用
圆形、三角形、正方形若干
课时
1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导入:
昨天我们学习了数一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比一比。
(板书:比一比)
二、新课
(一)同样多
1、看图说话:教师贴出4个圆纸片,学生数一数有几个,再贴出4个三角形纸片,学生数一数有几个。看着这图,你能说一句话吗? 那你是怎么知道它们同样多的呢? 一个圆纸片对着一个三角形纸片,所以我们就说,圆纸片和三角形纸片同样多。
3.情感目标:利用“野生动物图”使学生初步感知“用数学”的乐趣,同时滋生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良好愿望。
教学重、
难点
重点是1~5的基数意义和写法。难点是1~5的写法。
教具学具及多媒体应用
1~5数字卡片;计数器;小木棒
课时
1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
同学们喜欢去动物园吗?动物园里有什么动物?现在同学们就来看一看这些可爱的动物。除了看动物之外,我们还要从中学习数学知识,1~5的认识,看谁学得又快又好。(板书)
学生学
情分析
这节课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学的方法。本节内容学生学得轻松愉快。
教学
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学的方法。
2.技能目标:通过数数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重、
难点
教具学具及多媒体应用
圆形纸片和三角形纸片10组
课时
2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复习:
二、过渡:
小朋友们真能干!不但能说出这些数字,而且还能把它们写出来,有的小朋友还写得很好看!
三、新授:
(一)比大小:
2、说一说:小组汇报情况,说说通过动手贴纸片,你发现了什么?或在这过程中有什么想法?
3、比一比: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如圆形纸片(5个)比三角形多(4个),所以5大4小,(今天我们就来比较数的大小) 板书:比大小)
教学重、
难点
使学生初步学会数学的方法。
教具学具及多媒体应用
课时
1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 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已经是小学生了。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在学校里学习很多有用的知识。这节课是数学课,我们要学习数学知识。小朋友,你们喜欢数学吗?为什么呀?
同学们说得都很对!数学知识非常有用,科学家为什么能把火箭、卫星送上天空等等,这些都需要用数学知识。所以,无论做什么工作都离不开数学,我们要好好学习,学好数学,掌握本领,长大了更好地建设祖国。
(6)抽样演示
(7)练习5、6
(4)小组汇报
(5)现在我们来玩一个排队的游戏,四人小组按照从高到矮的顺序排队。
(6)练习一 7、8、




比长短、高矮
长、短高、矮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案设计
课题:1~5的认识
课型:
新课
任课
教师
陆华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