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括号的用法

括号的用法

括号的用法
括号的用法1、句内括号:指只注释或补充说明句子中的一部分词语的括号。

使用句内括号的要求:
a.它要紧贴在被注释的词语之后。

b.括号内最末一个点号省去。

(问号、叹号除外)
c.使用句内点号,如果正文在这里还要用点号,点号要放在句内括号之后。

例如:(1)她的身体实在太可怕了,放工的时候,厂门口的“抄身婆”(抄查女工身体的女人)也不愿意用手去接触她的身体。

(2)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宋朝历城(现在山东省历城县)人,著名词人。

(3)他先是寄希望于张女士的丈夫(那个美男子!),后又寄希望于q男士(那个大块头!)。

2、句外括号:括号里的语句是注释全句的,叫句外括号。

1.句外括号要放在全句句末点号之后。

例如:(1)它反映了一个王朝行将没落的情景。

(《读书》1998年10月号第65页)
说明:括号放在全句句末点号句号之后。

(2)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 说明:括号放在全句句末点号句号之后。

2.句外括号中语句的末尾可以有句末点号,也可以没有。

例如:
他培养了许多香花,喂养和训练了许多小动物。

(他后来还曾照顾动物园里一只没有母虎的乳虎,每天一匙一匙地用牛奶喂它。

) 括号的具体用法写文章写到某个地方,为了让读者了解得更透彻,有时需要加个注释。

这种注释,要用括号表明。

注释的性质是多种多样的。

但是,小括号内只能对前面的语句进行附加说明,不能引入新的内容。

(1) [parenthese,curve;bracket (square bracket,angle bracket);brace] 用作标点符号或数学符号的小括号()、中括号(方括号) []、尖括号
(2) 和大括号{}的总称。

括号(bracket)是用来规定运算次序的符号。

括号主要分为四类,包括大括号“{ }”、中括号“[ ]”、小括号“( )”以及比较少用的括线“─”。

括号除圆括号“()”外,还有方括号“[]”,六角括号“〔〕”和方头括号“【】”等形式。

它们各自用途不同,不可混淆。

方括号“[]”用来标示行文中的补缺或订误、国际音标、参考文献等。

六角括号“〔〕”用来标示公文编号中的发文年份,作者国籍、朝代等。

方头括号“【】”常用来标示工具书的条目。

举例:
1、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直都是很和平的一个国家。

2、写研究性文章跟文学创作不同,不能摊开稿纸搞“即兴”。

(其实文学创作也要有素养才能有“即兴”)
3.(多个标签用逗号隔开,标签个数不超过10个,每个标签长度应不超过14个字)
括号的由来朱文熊1906年在日本出版的《江苏新字母》的《凡例》把括号称为“括弓”,说“括弓()内作注释”。

鲁迅1909年在《域外小说集·略例》中也提到“括弧”。

1919年《请颁行新式标点符号议案》确定的括号形式有()〔〕两种,称为“夹注号”,有用例,无释义。

1930年和1933年政府有关文件改称“括弧”。

1951年《标点符号用法》定名为“括号”。

1951年以来政府三次颁布的《标点符号用法》都说明括号常用的形式为圆括号(),此外还有方括号[ ]、六角括号〔〕、大括号{ }、方头括号【】和二角括号「」以及『』等几种。

西文括号为意大利人文主义学者所创造,用于句中插入语,最初在佛罗伦萨城邦执政官科卢特乔·萨卢塔蒂《论法律和医学之高尚》1399年写本中出现时形式为「〉,在15世纪上半期先后发展成为配对使用的尖括号〈〉和圆括号。

马努提乌斯于1495年印刷出版的意大利学者彼埃特罗·本博的拉丁文著作《埃特纳火山探险记》多处使用了圆括号。

英语圆括号(单数parenthesis,复数parentheses)出现于1500年前后,是当时出版的有关书籍提到的五种标点符号之一种。

符号名称源自希腊语parentithenai,意为“置于内侧”,即“插入”,插入成分通常要加括号与正文分开。

英语从1580年起以brackets泛指括号,特指方括号,圆括
号又可称为round brackets。

三种常用括号的法语名称先后出现时间为:圆括号(parenthèse)1620年,方括号(crochets)[ ]1723年,花括号(accolades){ }1740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