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化品的安全检查要点
1、烟花爆竹生产、储存、销售单位不能有明火或散发火花点。
生产区域内不能使用任何的铁制品,要用铝制品或铜制品。
地面要不发火,进入生产区的人不得穿有钉的鞋。
搬运的时候要轻放,堆垛的时候不能堆的太高。
有药的工房门口要有静电消除装置。
进入生产区,手机要关机。
不能穿合成纤维等会与身体产生静电的衣服。
厂区内使用的容器要用铝制品,不能用胶木桶等会产生静电积聚的容器。
要有防雷设施,并经有检测资质的机构检测合格。
仓库要设低位通风口和隔潮层。
2、易燃易爆类危化品单位主要包括第2类气体、第3类易燃液体、第4类易燃固体、易于自燃的物质和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第5类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
控制和消除可燃物,防止形成遇火即燃、爆的危险状态1)爆炸危险场所要加强通风,避免可燃物积聚达到爆炸极限。
2)可燃物料设备防止泄漏和空气渗入,避免可燃物和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气体。
3)严格清洗或置换。
4)惰性介质保护。
5)严格控制投料。
6)控制可燃物的排放。
控制和消除点火源1)控制焊割动火。
2)防止机械火星。
3)控制电火花。
4)防止静电放电。
5)控制烟囱和排气管的火星。
6)控制吸烟。
7)做好高温季节降温措施。
厂房的要求1)防火间距:甲类厂房间距及甲类厂房与其他一、二级耐火等级厂房12m,如果较高一面外墙为防火墙,可减少到4m。
其他厂房之间10m,较高面有防火墙的距离不限。
散发可燃气体、可燃蒸气的甲类厂房与下述地点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明火或散发火花的地点30m,厂外道路15m,厂内主要道路10m,厂内次要道路5m。
甲类厂房与民用建筑25m,重要公共建筑50m。
2)防爆要求:采用轻质屋顶,建筑物采用敞开式或半敞开式,建筑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的框架结构,轻质墙体。
3)疏散要求:甲类厂房100m2以下且人员不超过5人,可1个出口,其余2个出口。
仓库的防火间距甲类仓库距离民用建筑、明火、散发火花地点25m,30m;距离厂房12m,15m;距离重要公共建筑物50m。
罐区、堆场的防火间距甲、乙类液体储罐、堆场与建筑物防火间距要求,要根据其储存量的大小而定。
我市一般的易燃液体罐区200~1000m3,在这个范围内《建规》规定其与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物间距为20m,与民用建筑距离25m,与明火及散发火花点37.5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