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504《动画运动规律》自考教学大纲第一部分课程的性质与设置目的一、课程性质与特点本课程为动画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是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基础技能课程,掌握运动规律是提高本专业学生动画制作能力的重要课程。
本课程重点是学习动画角色的各种运动规律,包括真实人物的走跑跳等基本运动规律,还有物体及动物的运动规律,最后是具有不同特点的动画角色的运动。
从而使本专业学生掌握制作动画的最基础的技巧。
通过对运动规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坚实的动画创作基础,让他们的动画之路走的更远更稳。
本大纲是根据教育部制定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动画专业培养目标编写的,立足于培养高素质人才,适应动画专业的培养方向。
本大纲叙述的内容尽可能简明实用,便于自学。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本课程的目标和任务是使学生通过自学和辅导考试,熟练的掌握各种事物的基本运动规律,在此基础上对动画角色的运动有一个更清晰更深层次地认识,为以后的动画学习创作打下基础课程的基本要求如下:1.大量观摩动画影片,对运动规律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学习人、动物以及各种事物最基本的运动规律并熟练掌握。
3.研究动画角色的运动和真实事物运动的区别,了解动画的特性。
4.把各种基本的运动规律和动画的特性相结合,掌握动画角色的运动表现。
5.在有可能的情况下,让学生创作出属于自己的动画角色。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本课程在动画专业的教学计划中被列为专业基础课,对二维动画创作和三维动画创作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是所有基础中的基础,动画中的“动”指的就是这门课,没有运动的画面就只能是单幅作品,永远不能称之为动画。
也就是说动画运动规律这门课程是使静止的画面活起来的魔术棒,是打开动画大门的钥匙。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章运动规律的基本原理一、学习的目的与要求通过大量的观赏动画,首先要学生们了解什么是动画,什么是动画角色的运动规律,动画和电视电影的区别。
启发学生创作动画的欲望,从而开展下一步教学。
二、课程内容理论教学1.教学主要内容(1)动画运动规律的基本定义(2)动画运动规律的原理及应用2.教学基本要求了解动画运动规律的定义;理解动画运动规律基本原理与实际运用;掌握动画运动规律中物理原理的体现。
3.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对动画运动规律的定义、原理及实际运用的理解与认识(2)难点:物理学中力的作用在动画中的体现4.思考与练习了解动画运动规律的基本原理及相关的定义,实训教学1.实训内容对动画制作中基本运动规律的基础性练习2.实训要求熟悉动画运动规律中简单曲线运动、匀速运动等的具体运用3.主要设备、耗材动画纸、自动铅、定位器等(学生自备)4.实训作业钟摆运动、球体匀速滚动、球体抛物线运动等练习各1组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目标识记:(1)动画运动规律的定义、基本原理与实际运用(2)认识并学会如何正确使用自动笔、铅笔、红蓝铅笔、定位尺,动画纸等基本工具理解:动画运动规律、物理学中力的作用在动画中的体现第二章人物的基本运动规律一、学习的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人、动物以及各种事物的基本运动规律,并熟记于心;熟练运用各种动画创作的基本工具;学会动画中的一些专业术语;学会一些简单的二维创作必须的软件。
最终使自己创作的对象运动起来。
二、课程内容(一)人物动画运动规律原理及运用理论教学1.教学主要内容(1)介绍人物在动画中的基本运动规律(2)人物运动基本规律的概念与运用2.教学基本要求了解人物动画运动规律的基本表现形式;理解动画运动规律对动画人物表现的意义;掌握固定人物的基本运动规律。
3.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人物的基本运动规律(2)难点:固定形态人物造型在角度变换中相应的规律性变化4.思考与练习分析人物在固定形态下的规律性变化实训教学1.实训内容人物转头和转身的基本规律运用2.实训要求熟悉人物基本造型的规律性变化3.主要设备、耗材动画纸、自动铅、定位器等(学生自备)4.实训作业动画人物转身、转头练习各一组(二)人物动画运动规律原理及运用理论教学1.教学主要内容(1)介绍人物基本的运动规律及绘制技法(2)讲解人物走路、跑步的基本规律2.教学基本要求了解人物正常的走路、跑步运动规律;理解人物在走路、跑步当中各个关节点的曲线运动规律;掌握人物运动规律的表现手法。
3.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人物走路、跑步的规律(2)难点:正确掌握人物在行走、跑步当中的循环规律实训教学1.实训内容人物运动规律(走路、跑步)的基本练习2.实训要求通过对人物运动规律的练习;掌握人物走路、跑步的正确画法3.主要设备、耗材动画纸、定位器、自动铅等(学生自备)4.实训作业完成人物侧面行走、跑步正常和循环各1组(三)人物动画运动规律原理及运用理论教学1.教学主要内容(1)介绍人物不同透视角度的行走、跑步的相关运动规律(2)利用动画透视原理设计人物不同角度行走和跑步动作,运用相关的运动规律(3)介绍人物情绪在运动中的体现,掌握其运动规律与时间的关系2.教学基本要求了解动画人物在不同角度行走、跑步的形态,按照相应运动规律设计人物的行走与跑步形态,从而更好刻画人物情绪。
3.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人物不同角度下的运动形态(2)难点:人物的行走、跑步与人物表情刻画的关系4.思考与练习运用人物运动规律分析人物不同情绪在动画中的体现实训教学1.实训内容人物运动规律原理及运用2.实训要求了解人物在不同角度运动形态所发生的变化,掌握人物的行走、跑步等运动规律的运用,深入刻画人物角色的情绪。
3.主要设备、耗材动画纸、定位器、自动铅等(学生自备)4.实训作业完成侧面透视人物行走、跑步及不同情绪下人物行走、跑步的形态各1组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目标识记:(1) 动画人物角色正常行走与奔跑( 1=13张、1=25张的循环行走及1=9张的循环奔跑运动)。
(2) 四蹄动物的循环行走、循环奔跑(造型:老虎、豹子、马等)(3) 其它运动规律:如、球类的弹力运动、自由落体运动、曲线运动、惯性运动应用:(1) 掌握人物行走与奔跑的循环运动与移动位置运动原理与技法。
(2) 掌握人物行走与奔跑的纵深运动表现。
第三章动物的基本运动规律一、学习的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动物与人物运动的区别,并掌握动物的运动规律。
二、课程内容(一)动物运动规律原理及运用理论教学1.教学主要内容(1)介绍四蹄动物运动的基本原理(2)动物运动规律的实际运用及案例分析2.教学基本要求了解动物运动的基本原理与规律;分析四蹄动物的动画形象的行走及跑步,掌握动物主要运动形态和规律运用。
3.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四蹄动物的行走及奔跑分析(2)难点:动物行走.跑步的时间及节奏4.思考与练习根据动物的运动规律分析其行走、跑步等的不同形态及特点5.主要设备、耗材电子写字板、手提电脑等(学生自备)6.作业完成四蹄动物行走、奔跑各一组(二)动物运动规律原理及运用理论教学1.教学主要内容(1)介绍鸟类飞翔、家禽行走及昆虫爬行和飞翔的相关运动规律(2)根据动物运动规律分析鸟类、家禽、昆虫及爬行动物的运动特点了解有关动物的运动形态;深入分析相关动物的运动特点;掌握动物运动规律在设计中的应用。
3.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各类动物运动方式及其特点,根据规律绘制其动作分解图形(2)难点:鸟类等飞翔运动的灵活运用4.思考与练习分析并了解各类鸟类等不同的运动特点及相应规律5.主要设备、耗材电子写字板、手提电脑等(学生自备)6.作业完成鸟类、昆虫及爬行动物的运动规律练习各1组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目标识记:(1) 动物运动的基本原理与动态姿势(2) 动物行走与奔跑等形态的运动规律及技法应用:(1) 掌握动物原地循环走与奔跑运动的规律(2) 根据运动规律设计鸟类等动作的分解图形第四章自然现象的基本运动规律一、学习的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同学们不但掌握动画运动的特点,更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动画角色,赋予它性格,并使其能够活起来。
这个练习,可以让大家对前面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更能调动大家学习动画的热情。
二、课程内容(一)自然现象的运动规律原理及运用理论教学1.教学主要内容(1)介绍动画制作中自然现象的运动规律(2)分析整组镜头中自然现象运动的运用及效果作用2.教学基本要求了解动画自然现象的重要作用及应用原则;理解自然现象的运动方式与一般规律;全面掌握并运用自然现象的表现手法增强动画的视觉效果。
3.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动画自然现象的规律认识与体现(2)难点:掌握自然现象在动画制作中的独特手法4.思考与练习掌握几种动画自然现象的画法与应用原则5.主要设备、耗材电子写字板、手提电脑等(学生自备)4.作业完成烟雾、爆炸、火苗等自然现象的练习各一组(二)综合运动规律的动画运用原则与设计表现理论教学介绍动画运动规律在动画制作当中的运用原则及具体案例分析2.教学基本要求各种动画运动规律在动画制作中的具体运用及相应案例3.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分析动画运动规律与时间控制的关系,以及实践当中的具体运用(2)难点:综合性的运用动画运动规律,帮助动画作品塑造形象,渲染气氛,营造效果4.思考与练习了解动画相关运动规律在动画制作中的具体运用(案例分析)5.主要设备、耗材电子写字板、电脑及纸张6.作业完成一组镜头的临摹,掌握各种动画运动规律的特点及表现。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目标识记:(1)动画自然现象的规律认识与体现应用:(1)掌握并运用自然现象的表现手法增强动画的视觉效果(2)掌握自然现象在动画制作中的独特手法第三部分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一、考核目标的能力层次表述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着“识记”、“应用”的能力层次规定考生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各能力层次为递进等级关系,后面必须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上,其含义是:识记:知道有关名词、概念、知识上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述,是低层次的要求。
理解:在了解的基础上,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和联系,是较高层次的要求。
应用: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式联系学过的多个知识点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是最高层次的要求。
二、教材《动画运动规律》,孙聪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三、自学方法指导1.在开始学习制定教材每一章前,先阅读大纲中有关一章考核知识点及对知识点的能力层次要求,有目标的看书,阅读教材时,重在理解,按软件学习的进展规律学习。
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2.阅读教材时,要逐段细读,逐句推敲,集中精力,吃透每一个知识点,对基本概念必须深刻理解,对基本制作技巧和方法必须彻底弄清楚,对基本工具和使用方法必须牢固掌握。
3.在自学过程中,既要思考问题,也要做好阅读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