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必过知识点汇总

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必过知识点汇总

程中,是融合在一起、密不可分的。

就学生个体而言,他们的心理问题往往与思想问题是交织在一起的,因此必须通过心理辅导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作用来加以解决。

二、学校心理辅导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差异性1二者所要达到的。

思想政治教育是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着眼于人的政治思想面貌,主要解决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问题。

心理辅导的目的则是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心理困惑、调节情绪、平衡心态,促进学生的心理成熟和全面发展。

2从内容上看,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问题是人生观问题。

它力图使学生认同高尚的道德规范、正确的政治态度、良好的思想意识。

心理捕导的核心问题则是成长问题。

它所关心的问题是怎样帮助学生积极适应环境的变化,解决其成长过程中的种种适应性问题,充分挖掘个人的潜能,使之全面地发展,其核心是推动个人不断成长。

3从工作角色上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与学生双方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关系。

辅导人员和学生的关系基本上是相互平等的,在询问、商议、帮助、指导等辅导过程中,心理辅导人员的工作角色是参谋、顾问、朋友,其中虽有教育的因素,4从工作方法上看,思想政治教育一般采用报告、课堂讲授、个别谈话、批评表扬、提供榜样、树立典型等方法。

学校心理捕导一般采用的方法有:心理健康教育课、会谈、心理测量、技巧训练、角色扮演、沟通分析、行为矫正等。

在辅导过程中,有些沉默是由辅导人员引起的,其引起沉默的原因在于:1辅导人员本身对辅导缺乏热心,会谈中也很少主动以言语与来访者沟通。

他的沉默源于对辅导关系的冷漠,显示了辅导人员隐藏、退缩及保护自己的倾向。

2辅导人员在会谈进行中,尚未理清自己的思路,以致“不知该说什么”或“不知该怎么说”。

这种沉默实际上是辅导人员因自身原因而做出的失败的反应。

3沉默是辅导人员经过考虑有计划、主动引发的。

是一种具有辅导价值的沉默,具有积极的意义。

其原因可能是辅导人员为了引导来访者领悟、做出承诺,可能是因为要将会谈探索的责任转移给来访者,也可能是防止来访者的心理隋性等。

适应性认知卫生问题中走极端的症状表现及辅导要点。

1症状及表现认为:对有错误的人应该给予严厉的惩罚和制裁。

2辅导要点:每个人都难免犯错误。

对有错误的人不加分析,一味给予严厉制裁是缺乏理性的。

人犯错误有各种原因(主观的、客观的),错误有大有小,有性质的不同,犯了错误也不等于不可救药。

对待同学、同志的错误,明智的想法是:“他犯了错误,我不能歧视他,要帮助他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这并不是主张纵容恶行,也不是提倡做“老好人”。

因为一味的责备和惩罚往往无助于行为的改善。

相反,常常会导致逆反心理、对立情绪,以致引起更严重的后果。

所以,在人际交往中,看见错误,大可不必一心想着如何去惩治。

即便是必要的惩罚、制裁也不是最终目的,而是帮助人、教育人的手段。

理性的人际交往态度是宽容待人、以诚待人。

心理辅导的整体性原则:一是学习心理辅导追求的终极目标是学生个体的整体性发展,即通过帮助和指导使学生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较全面的发展,与此同时学生的知、情、意、心理活动及个性也能得以健康发展。

二是追求学校心理辅导的各种模式、方法与学校的各项教育活动的协调一致,综合运用,使其达到辅导与教育目标的协调一致,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心理评估:主要指评估者运用心理学的方法、技术对学生的心理活动及心理问题进行描述、分类、鉴别与评定的过程。

心理评估的原则:整体性、客观性动态性综合性指导性保密性心理评估的整体性原则:它是指、在心理评估过程中,要运用系统观点对被评估的心理现象及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整合研究,同时对被评估的心理现象进行多层次、多水平的系统分析。

整体性原则要求我们在心理评估中具体注意以下几点:1 .对心理问题的分析和研究应从整体出发,从内在心理要素的相互联系中去把握和认识心理现象。

2 .对心理现象的评估要从不同层次、不同水平和侧面予以分析,要从横向和纵向去揭示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

3 .既要研究被评估心理现象的构成,又要研究其所起的作用,从而实现整体认识。

贯彻客观性原则,要求辅导员具体做到以下几点:1 .心理评估确定的目标或指标要客观,应选择那些客观存在的现象作为焦点进行观测和探讨。

2 .收集资料时要尊重来访者的客观心理需求,不能以辅导员主观感受和体验来代替所获得的现象或事实。

3 .在实施心理测量时,要运用适当的心理评估工具,严格按有关的操作标准进行,对测量结果以科学、慎重的态度予以解释。

4 .在做评估结论时,要对通过各种途径获得的全部事实进行综合分析,以保证评估结果的科学性。

贯彻动态性原则需要做到:1 .来访者的心理特点是在社会环境发生过程中形成与变化的,因此,在实际评估过程中,往往要探求家庭环境、学校教育、社会环境等对来访者的影响。

2 .探求来访者在不同年龄阶段,特别是成长早期的心理活动变化。

3 .不仅要善于发现与分析当前表现出的心理特点,还要预测将要出现的心理迹象,以求从发展的角度对心理现象做全方位的评估。

保密性的内容包括:1不公开来访者的姓名;2为来访者心理问题的内容保密;3拒绝关于来访者情况的调查;4 尊重来访者的合理要求。

谈话法在心理评估中的操作程序与技巧:1制定谈话的计划(1) 确立访谈的目的;(2) 确定访谈的主题和内容;(3) 确定访谈的方式;(4) 编写提问的措词及说明;(5) 确定必要的备用方案;(6) 确定对回答的记录方法;(7) 确定访谈工作进程。

2准备谈话需要的工具根据目的和需要准备供谈话使用的表格、提纲、录像机或录音机等。

3 与受访者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1) 开门见山地自我介绍。

开门见山地自我介绍的目的在于使受访者了解谈话人的情况及目的。

自我介绍的内容一般包括:谈话的目的和意义、为对方保守秘密以打消受访者的顾虑等。

(2) 建立起职业的或工作的信任感。

向受访者说明自己的工作性质与职业道德使学生建立起对心理评估工作的职业信任感,这是敞开心扉、暴露心理问题的基础。

4 .有目的、有计划地提高效果这是心理评估中谈话的主体,在这个阶段应注意下列问题:(1) 所提问题不能使人产生歧义,尽量避免使用生僻字词或专业术语,以利于沟通和节省时间。

(2) 提问应符合不同年龄学生的特点;学校心理评估的对象可能是中、小学生,评估对象不同,对言语的理解水平有差异,因而,提问应符合不同年龄的特点。

(3) 围绕主题谈话,控制谈话方向。

在谈话中,有时学生回答的问题杂乱无章,甚至跑题,当辅导员发现偏离主题时应巧妙地回归主题,切忌粗暴打断对方谈话,造成对方的难堪或不愉快。

(4) 启发诱导,深人了解所提问题不甚明确而仓促回答致使答案不清或答非所问或对所提问题有顾虑而不愿明确回答。

(5) 灵活掌握发问技巧。

(6) 适时插问。

有的来访者在回答时常担心回答不合乎要求,因而在回答问题中常停顿下来,此时可适当插问,或肯定其回答,或鼓励其继续说下去,或帮助其归纳一个要点,引导其继续说下去。

(7) 适当运用表情和动作。

谈话者在谈话中可适当地运用表情和动作加强谈话的感染力,在客观的立场上保持对方对谈话的兴致。

5有效记录谈话内容运用观察法的要求:1观察者应有良好的观察习惯和敏锐的观察力。

2观察者与被观察着尽力良好的关系决定着观察结果的真实度3尽量避免主观心理效应的不良影响4把观察与思考相结合时间取样法:在一定时间内,按照一定的时段观察预先确定好的行为或表现的方法。

事件取样法:根据一定的目的观察某些特定行为或事件的完整过程的方法,他要求在观察前选择与规定所要观察行为或时间的类型,观察时需等待所选行为或事件发生,在做记录。

轶事记录法:通过观察者认为有价值的、反映被观察者行为或心理的各种表现,以及被观察者显著地或典型的新出现的表现,凡是观察者直接观察到的都可以记录下来。

观察法:是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来访者的言语、表情、动作、行为及日常生活等进行观察的方法。

谈话法:是辅导员根据心理评估的目的和任务,通过与来访者面对面的交谈方式,直接收集评估资料的方法。

谈话法:它是辅导员根据心理评估的目的和任务,通过与来访者面对面的交谈方式,直接收集评估资料的方法。

问卷法:是通过书面的形式,以设计的项目或问题为中介收集评估资料和数据的一种方法。

心理测验(测验法):心通过测量人的少数有代表性的行为,对贯穿在人的全部行为活动中的心理特点做出推论和数量分析的科学手段。

通俗的说,就是对测量者的少数的有代表的行为进行分析,对贯穿于人的全部行为活动中心理特点作出推论和数量分析的科学手段、心理测验的特点:间接性典型性系统性科学性心理测验在心理评估中的独特价值:1可以客观地收集到心理评估所需的资料2有利于来访者的心理现象进行分析3提高心理评估的准确性与科学性4可以提高心理评估的工作效率人格测验:又称个性测验,是对人的动机、兴趣、态度、气质、性格等个性倾向性与个性心理特征的测验。

人格发展测验和人格障碍测验。

使用心理测验的一般原则:1正确认识心理测验2保护测验内容,防止滥用测验3做一名合格的测验者,维护心理测验的声誉4根据测验的目的与对象特点,选用使用的心理测验5应慎重的解释与使用心理测验结果。

使用心理测验的一般技术:1 .做好测验的组织与准备(1) 选择适宜的测验环境。

(2) 准备好测验材料。

测验所用的量表、测验用笔、计时工具和其他必需材料应在测验前清点、检查和准备好。

2 .建立与来访者间协调的关系3 .标准化实施测验标准化心理测验的实施应遵循下列程序与方法:(1) 向来访者呈现所有测验项目的指导语与测题。

(2) 严格按测验要求准确计时,清楚来访者的反应4 .全面、科学地分析心理测验结果(1) 来访者的自然情况:包括来访者的姓名、编号、年龄、年级、学校、测验日期等。

(2) 对测验的总体解释,对所测验的现象从总体上给予评定,如智力测验中的总体智商是多少,处于什么水平等。

(3) 心理侧面的分析。

结合测验所包括的各个特质或因素给予分析。

(4) 测验中的表现、背景、环境分析。

将测验所得分数与测验中的表现、测验背景、环境结合起来进行综合的系统分析。

(5) 指导建议,根据测验结果提出教育与咨询建议。

一般来说,测验分析报告不直接交给来访者本人及其家长,教师需要的话,应由专门人员负责解释,从而客观对待测验结果。

价值观辨析法的原则:1教师首先必须诱发学生的态度和价值陈述2教师必须无批判的和无批评的接受学生的思想、情感、信念和观点3教师必须帮助学生提出问题以帮助学生思考自己的价值观念。

适应性辅导:适应性辅导主要是针对学生在各个年龄阶段以及相应阶段的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结合他们的认知特点和行为特征,给他们提供一些必要的指导,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效率,处理好人际关系,学会自我心理调适,更好地处理因环境变化带来的各类问题,增强对环境和自我的适应能力,从而能够很好地解决面临的现实生活问题,很好地完成各个时期的学习任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