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桥梁病害成因分析及处治建议

桥梁病害成因分析及处治建议

1、火烧使板底混凝土破损、剥落且钢筋外露。
1、对结构表面钢筋锈胀现象,先凿去锈蚀周围的结构保护层混凝土,去除钢筋锈迹,并涂阻锈剂,再采用高强混凝土砂浆进行修补至保护层厚度。
2、火烧严重,进行换板处理。
6
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
板底纵向裂缝
1、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板底不允许产生横向裂缝。(规范要求)
2、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板底纵向裂缝的产生与自身结构性质有关,纵向预应力会引起混凝土横向的膨胀,继而引起横桥向拉应力,产生纵向裂缝(限值为0.20mm)。重车的长期的持荷,加剧了裂缝的产生和发展。(普遍适用)
1、超限车辆的长期作用,,造成桁架竖向变形较大,使横向连接位置开裂甚至脱落。(通用)
1、横向连接系是使拱片共同受力,并且保证其横向稳定,轻微破损时可采用采用修补处理。
2、如破损较为严重可采用加大截面的方法进行处理。
4
整体现浇(板)梁
板底纵向、横向裂缝
1、在车辆的作用下(板)梁不均匀受力所产生的不规则裂缝。(通用)
3、预应力钢筋引起的混凝土横桥向拉应力,使板底容易产生纵向裂缝,车流量大,尤其是重车的密集通行,加剧了裂缝的产生和发展。
1、及时对板底裂缝进行封闭处理。(适用板底裂缝少,且未超限的情况)
2、对板底超限裂缝及时进行注浆封闭处理,有条件的可通过粘贴碳纤维布的方式以更好的限值裂缝的发展。(适用板底超宽裂缝,或者裂缝较多的情况)
2、支座对应位置易产生裂缝(水侵害)引起。
1、对于为超宽裂缝及时进行封闭出来,超宽裂缝进行注浆封闭。(适用裂缝较少的情况)
2、对裂缝及时进行封闭或注浆处理,同时对盖梁表面粘贴钢板,以防止裂缝进一步发展。(适用裂缝较多,且超宽的情况)
钢筋锈蚀(主要集中在盖梁两侧及悬臂端底面)
1、主要是由于盖梁表面常年受到自然雨水侵蚀,表面水分透过混凝土空隙渗入内部腐蚀钢筋,使得个别部位的结构钢筋表面钝化膜受损,产生钢筋锈蚀现象,锈蚀使得钢筋截面积增大,终而产生了混凝土剥落的现象。(普遍适用)
2、(板)梁底面保护层不足,沿着钢筋方向产生的裂缝。
1、当裂缝未超过规范限值时;采用环氧树脂进行封闭处理。
2、当裂缝超过规范限值时;采用注浆封闭。
板底出现孔洞、露筋及锈蚀
1、施工过程中,应振捣不充分等因素,使混凝土未能通过底板钢筋网或少量于底板,使底面不密实。
2、板底保护层偏薄。
1、先凿去锈蚀周围的结构保护层混凝土,去除钢筋锈迹,并涂阻锈剂,再采用高强混凝土砂浆进行修补至保护层厚度。
3、及时对板底的裂缝进行封闭或灌浆处理,同时建议在空心板端头钻孔,排尽腔内可能的积水。(适用于板底裂缝存在明显渗水的情况,慎用)
4、
7
钢筋混凝土空心板
板底横向裂缝、腹板竖向裂缝
1、板底横向裂缝的产生与简支梁板本身的受力结构有关,简支钢筋混凝土梁板在跨中正弯矩区域容易产生受力横缝,且根据规范该类型梁板允许带裂缝工作,最大缝宽0.25mm。(普遍适用)
3、及时对板底的裂缝进行封闭或灌浆处理,同时建议在空心板端头钻孔,排尽腔内可能的积水。(适用于板底裂缝存在明显渗水的情况,慎用)
8
空心板
钢筋锈蚀(主要集中在边板腹板位置)
1、主要是由于结构物处在自然环境条件下,受到自然雨水侵蚀,久而久之使得表面水分透过混凝土空隙渗入内部结构钢筋,使得个别部位的结构钢筋表面钝化膜受损,从而发生氧化反应,产生钢筋锈蚀现象,锈蚀使得钢筋截面积增大,终而产生了混凝土剥落的现象。(普遍适用)
1、横向连接系是使拱片共同受力,并且保证其横向稳定,轻微破损时可采用采用修补处理。
2、如破损较为严重可采用加大截面的方法进行处理。
微弯板开裂
1、车辆反复的作用致使微弯板开裂。(通用)
1、对破损位置进行修补
拱脚产生裂缝
墩台反向受力产生的裂缝。
3
桁架拱桥
桁架拱变形、开裂(该桥一般直接4、5类)
1、基础的水平位移,净跨径变大
桥梁病害成因分析及处治建议
序号
桥梁部件(含类型)
病害描述
成因分析
(多从营运角度、慎从设计、施工角度)
处治建议
1
圬工拱桥
主拱圈变形(该桥一般直接4、5类)
1、拱脚位移、拱顶下沉产生变形
2、超载车辆长期作用,不能满足车辆荷载载重量增加的需求。
3、有迹象表明施工不到位造成主拱圈变形。
1、架设龙门架对桥梁进行初步限高限载处理;
3、桥台基础掏空。
1、对开裂位置进行长期观测,关注裂缝的发展。
2、对台背填土进行重新回填。
12
立柱
网状裂缝(龟裂)、环向收缩裂缝
1、立柱表面龟裂主要是由于施工时混凝土养护不到位,加之混凝土本身根据温度收缩的影响,容易产生收缩裂缝或网状开裂。
2、
/
13
伸缩缝
缝内杂物堵塞
/
1、及时清理伸缩缝堵塞垃圾,以免影响伸缩缝功能。
2、施工时钢筋定位不准,导致保护层偏薄引桥。
1、对结构表面钢筋锈胀现象,先凿去锈蚀周围的结构保护层混凝土,去除钢筋锈迹,并涂阻锈剂,再采用高强混凝土砂浆进行修补至保护层厚度。(普遍适用)
台帽
桥台变位
1、桥台倾斜:多为台后土压力过大或基础沉降引起。
2、台后填土受水的干扰(特别是梅雨季节、长时间暴雨过后),稳定性降低。
2、施工时钢筋定位不准,导致保护层偏薄。
1、对结构表面钢筋锈胀现象,先凿去锈蚀周围的结构保护层混凝土,去除钢筋锈迹,并涂阻锈剂,再采用高强混凝土砂浆进行修补至保护层厚度。(普遍适用)
9
铰缝、勾缝
渗水
1、对应桥面位置纵向开裂,雨水顺流而下,引起渗水迹象。(适用于桥梁纵向开裂,对应铰缝有一定破坏)
2、桥面连续处横向开裂,或伸缩缝橡胶条破损,雨水侵蚀,造成勾缝端头渗水。(适用于勾缝端头渗水)
1、及时恢复伸缩缝正常使用功能,以免影响梁体自由变形。
锚固混凝土开裂、破损
1、伸缩缝锚固混凝土相对铺装层的沥青混凝土而言是刚性构件,车辆经由弹性沥青路面到刚性混凝土锚固块,介质发生突变时,锚固块容易受到车轮的冲击。特别是当铺装层与伸缩缝锚固混凝土有高差时(特别是高温季节),过往车辆就容易在该位置产生跳车现象,长期作用就很容易导致伸缩缝锚固混凝土出现纵向裂缝,以及破损变形。(建议仅对锚固混凝土破损严重的进行分析)
3、整条渗水可能是桥面铺装防水层破损,水不断的渗入铰缝,推测铰缝已有一定的损坏,加强观测
1、及时修补桥面开裂,防水雨水不断进入对铰缝造成更大的损坏。(普遍适用)
10
板式支座
脱空
1、施工不规范,支座安装不到位引起。
2、,简支梁体自由伸缩变形导致支座的变形、剪切,进而出现脱空现象。
1、对应脱空的支座建议进行重新调整,以恢复其原有的功能。
2、超载车辆长期作用(通用)
1、架设龙门架对桥梁进行初步限高限载处理;
2、设立永久性观测点对桥梁进行定期观测;
3、拆除桥梁进行重建
上、下弦杆裂缝
1、超限车辆的长期作用,使桥梁处于疲劳状态。(通用)
裂缝未超限时,可采用封闭处理;
裂缝超限时,采用注浆或黏贴钢板处理,并加强观察。
横向连接位置裂缝、开裂现象
5
火烧桥
板底出现纵向裂缝
1、主要原因为板内与外部温度差异较大,内部高温气体膨胀产生拉力使板底产生纵向裂缝,同时气体沿裂缝向外冷却产生渗水析白痕迹。
1、在板底进行打孔处理,排出板内积水。
2、火烧情况不严重,裂缝未超限时,采用环氧树脂进行封闭。
3、火烧较为严重时,采用钢板加固等措施。
板底砼剥落,钢筋外露
2、设立永久性观测点对桥梁进行定期观测;
3、拆除桥梁进行重建
主拱圈裂缝
1、主拱圈抗剪强度不够,裂缝主要产生在拱脚
2、主拱圈抗弯强度不够,裂缝主要产生拱顶
3、墩台基础部均匀沉降,一般裂缝出现在拱顶,且横向贯穿拱圈。
1、裂缝未超限时:采用封闭修补处理
2、裂缝超限时: 对桥梁采取加固处理
2
刚架拱桥
拱肋变形(该桥一般直接4、5类)
橡胶条整条破损
1、伸缩缝变形量过大,导致橡胶条被拉裂。(适用伸缩缝变形明显变大的)
2、橡胶条使用是时间较长,产生老化、脱落。
1、更换伸缩缝装置,选择更加合理伸缩缝型号。(适用伸缩缝变形较大的)
2、及时更换老化开裂的橡胶条。
伸缩缝被掩埋
1、桥面铺装层施工时将伸缩缝全部掩埋,导致伸缩缝失去正常使用功能。
1、裂缝未超限时,可采用封闭处理。
2、裂缝超限时,可采注浆、黏贴钢板等
主拱腿、次拱腿与拱座连接位置开裂、破损
横向连接系构件
开裂、变形
1、在车辆长期作用,振动效应下各个节点强度不够引起开裂。
1、车辆长期作用下,导致刚架拱片与横向连接位置破损,开裂。(通用)
1、采用黏贴钢板或复合材料对各个节点进行加固处理。
剪切变形
1、主要是由于个别部位的支座为了适应简支梁体自由伸缩变形从而产生了一定的剪切量。
1、对于剪切变形较大的建议重新调整位置,以恢复其又有的功能,对应剪切变形不大的可暂不处理。
老化开裂
1、支座长期受剪力、运营时间长产生老化开裂现象。
1、适时对老化开裂的支座进行更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盆式支座
钢盆锈蚀、螺栓锈断
受环境影响产生锈蚀、断裂
1、在车辆的长期作用产生振动效应,各拱肋受力不均,产生下扰。(通用)
2、桥台基础不均匀沉降所产生拱肋变形。
3、温度、内力效应产生的变形。
1、架设龙门架对桥梁进行初步限高限载处理;
2、设立永久性观测点对桥梁进行定期观测;
3、拆除桥梁进行重建
主拱腿、次拱腿
横向裂缝
1、墩台位移,造成拱腿弯曲受力,导致拱腿出现裂缝
2、混凝土保护层偏低,箍筋痕迹明显,在车辆以及梁板自身的荷载作用下,容易产生裂缝。(有明显迹象表明保护层偏低时使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