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年级数学成绩分析

一年级数学成绩分析

一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宋艳艳
一、试题分析
本次试题难易度适中,考试范围覆盖整本书,重点考察了0-20的认识和特点、图形的认识与运用、数的计算、解决问题。

试卷内容覆盖面全面,各内容所占比例较合理,符合教材的编排意图和课程标准的要求。

题目类型全面,呈现形式多样。

从整张试卷来看,题目大多都是基础题,涵盖了整本的重要知识点。

二、成绩分析
1.4班参考66人,良好人数65人。

1.5班参考人数67人,良好人数67人。

三、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一)想一想,填一填。

(28分)
此题包括7个小题,非常直观形象,比较简单。

1.看图写数。

这道题非常简单基础,没有同学失分。

2.数的加减法变相运用。

考察比几小几的数是几,比几多几的数是几,考察内容简单,平时也让同学们练习的不少,所以基本没人出错。

3.按顺序填空。

本题也是基础题非常简单。

没人出错。

4.考察数之间的前后关系,有3个同学,原因是不知道数之间的数量关系,搞不清楚数之间的前后关系。

5.数的组成。

没人出错。

6.考察“之间”。

此题较难,有部分学生不理解两个数之间的数应该不包括两边的数,将本来应该填数字“5”的填成了数字“7”。

7.图形与左右相结合,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于前后左右等位置与数数的掌握,通过一学期的加强学习和练习,学生对左右和图形的掌握都不错,只有几个别学生出错,错误原因:一是没有分清楚左右,二是没有数清楚数。

8.填“+”“-”,没人出错。

(二)观察下面的钟表,按要求做一做。

(10分)
此题包括2个小题。

1.连一连。

考察整时整点、快几时了、刚过几时,此题将简单,粗错的将少。

2.考察再过一小时是几时,此题学生出错的将多,原因一方面是学生没有认真听题,将答案直接写成钟表的时间,另一方面是不理解再过一小时是什么意思,造成不会计算。

(三)计算(24分)
此题包括3个小题,比较简单,主要考察学生的计算能力,得分较多。

1.口算题。

出错原因:不认真不仔细,加号看成减号,减号看成加号。

2.加减混合运算填。

出错原因:粗心马虎,计算错误。

3.填数。

有失分情况,原因是当时做完以后没有在检查。

(四)拼拼摆摆。

(6分)
此题包括2个小题,主要考察学生的理解能力,考察学生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1小题图形的考察,没有人出错。

第2小题哪两堆积木可以拼成相应的图形,把它们圈出来,有同学出错,一是没听清楚题,本来让把图形圈起来有同学给画的对号,而是没认真看清楚原图形,将小正方体的各数数错。

(五)看图列式。

(12分)
这道题整体出错相对较少,我们这学期的学习中,一直贯穿着这些题目,百分之九十多的同学都掌握了。

个别出错原因:1.没有理解大括号和问号的意思,没有分清楚什么时候用加法,什么时候用减法。

2.做题是不认真,没有看清楚题目,3.列式正确,计算错误。

教师应该给学生总结了这些题目的规律,如何让他们学会用直接的办法做题。

(六)解决问题。

(20分)
此题包括4个小题,较难,主要考察学生的看图理解能力,考察学生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主要对求“一共”有多少的考察。

没人出错。

学生对左右、大括号、问号所代表的意思的掌握情况。

出错原因:1.没有分清楚左右,问左边有几条写成右边的。

2.没有理解大括号和问号的意思,没有分清楚什么时候用加法,什么时候用减法。

3.列式正确,计算错误。

2.考察学生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出错原因:1.没有认真听老师读题。

2.没有一样多的含义。

3.主要考察学生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题比较抽象,如果不认真看题,学生可能完全无法理解这幅图的意思。

出错原因:1.没有理解图意。

2.还对什么时候用加法计算,什么时候用减法计算掌握的不扎实。

3.不认真,列式正确,计算错误。

4.主要对求“原来一共”有多少的考察。

很多同学出错。

一方面是平时对求原来有多少强调的比较少,另一方面的部分学生审题不清,将加法写成了减法。

四、总体分析
1、学生对看图列式、数的应用掌握不够扎实。

2、学生们做题态度有待端正,做题时候没有认真审题,有不听题漏题现象。

3、复习时要重视各自类型题专题训练,给学生总结做题方法。

五、具体措施:
1.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把握,同时要加强让学生做完题检查的好习惯,避免会做因粗心没有检查而失分的情况。

2.平时要让学生多做题,举一反三,培养起做完题审题的意识,同时要学会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读题目时要抓住学生的注意力,避免学生不会审题也不听题而导致失分的情况。

3.充分利用试卷对学生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的考查,认真分析不同学生对不同的知识点的掌握情况,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的给予辅导,并对考的不理想的学生的做题情况进行重点分析,采用放学后留校补习上课重点提问等办法,做好日后的跟踪与检测。

通过这次考试让我们更清楚地知道自己教学中遗留的问题,深深懂得:作为一名数学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必要的数学知识,更要培养他们学数学、用数学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学习习惯,做题态度。

xx年1月23日
宋艳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