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

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

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评价组的组织与管理(2010-6-18)结合本人多年从事Q、HSE管理体系贯标、审核的实践起草评价标准与实施指南的过程担任审核组长工作的经验教训和认识体会就评价组的组织与管理相关的11个问题与大家交流和共享----------------------------------------------------------------------------------------目次1 安全生产能力的概念2 安全生产评价的概念3 安全生产评价的目的4 安全生产评价的性质5 体系审核的有效性和风险6 评价组长的职责7 评价组与企业沟通8 现场评价的组织与管理9 不符合/不完善的整改完善与重新评价10 文件包的整理与送审11 评价后的跟踪活动结束语----------------------------------------------------------------------------------------1安全生产能力的概念1.1 定义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能够成功完成安全生产工作中各项任务,保证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保证生产经营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可能性。

1. 安全:没有危险;不受威胁;不出事故/不受威胁,没有危险、危害、损失/免除了不可接受的损害风险的状态。

2. 安全生产:就是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为避免造成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的事故而采取相应的事故预防和控制措施,以保证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保证生产经营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相关活动。

3. 能力:能胜任某项工作的主观条件,管理学中指的是个体能够成功完成工作中各项任务的可能性/操控的本事。

1.2 安全生产能力实现模式1. 制定方针目标---一组主观条件---实现目标的业绩。

2. 一组主观条件。

企业/项目安全生产条件,以及在此基础上对企业安全生产能力的综合评价。

3.实现目标的业绩企业/项目安全生产业绩.4. 企业/项目安全生产能力综合1.3 安全生产能力的形成和提升1.2 安全生产评价的概念2.1 评价对人或事物所评定的价值。

通常通过详细、仔细的研究和评估,确定对象的意义、价值或者状态。

1. 评价的过程是一个对评价对象的判断过程。

2. 评价的过程是一个综合计算、观察和咨询等方法的一个复合分析过程。

通过评价者对评价对象的各个方面,根据评价标注进行量化和非量化的测量过程,最终得出一个可靠的并且逻辑的结论。

评价者主要是对某个对象进行评价的主观能动体。

2.2 评价的功能1. 诊断功能。

2. 导向功能。

3. 激励功能。

2.3安全生产评价定义为获得评价证据并对企业/项目安全生产能力进行客观评价,以确定完成安全生产工作中各项任务,保证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保证生产经营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可能性所进行的系统的、独立的并形成文件的过程。

1.对象,企业/项目的安全生产能力﹦条件+业绩。

2.报告,企业/项目安全生产评价报告﹦安全生产的意义、价值或者状态。

■目前,国内还没有针对建筑行业的安全评价导则。

通常所说的建筑安全评价是指对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能力的评价【注意非质量评价】。

对安全设施、安全管理体系等做出评分。

■在进行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过程时,主要从建筑企业安全生产条件的评价和建筑企业安全生产业绩评价两大方面对其安全生产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判断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实施的有效性。

(1)建筑企业安全生产条件的评价安全生产条件评价应主要从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资质、机构与人员管理、安全技术管理、设备设施管理4个方面来确认建筑企业是否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条件。

安全生产条件评价项中的20个评分项目进行整合其中,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分项主要从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生产资金保障制度、安全教育培训纪录、安全检查制度、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制度5 个方面进行评价;资质、机构与人员管理分项主要从企业资质和从业人员资格、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分包单位资质和人员资格管理、供应单位管理4个方面进行评价;安全技术管理分项主要从危险控制、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专项安全技术方案、安全技术交底、安全技术标准、规范和操作规程、安全设备和工艺的选用6个方面进行评价;设备与设施管理分项主要从设备安全管理、大型设备装拆安全控制、安全设施和防护管理、特种设备管理、安全检查测试工具管理5个方面进行评价。

(2)建筑企业安全生产业绩评价应主要从生产安全事故控制、安全生产奖罚、项目施工安全检查、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推行4个方面的相关记录或有效证明材料对施工企业安全生产业绩进行评■施工现场主要从10个方面进行:安全管理、文明施工、脚手架、基坑支护与模板工程、三宝四口防护、施工用电、物料提升机与外用电梯、塔吊、起重吊装、施工机具(流程框图)1. 评价准则;一组方针、程序或要求JGJ /T77-2003 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JGJ59-99 施工现场安全检查标准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企业/项目的管理程序/制度/指导书2.评价证据;与评价准则有关并能够证实的记录、事实陈述或其他信息(定性/定量)3. 评价发现;将收集的评价证据对照评价准则进行评价的结果(表明符合/不符合程度得分和综合得分,指出问题和改进的机会)见物/见文→见人/见管理4. 评价结论---安全生产能力等级水平;评价组考虑了评价目的和所有评价发现后得出的最终结果5.差距与改进需求反馈;6.改进活动。

3 安全生产评价的目的3.1 基本要求---评价安全生产能力严格按照安全生产评价准则,认真履行职责。

相当于体检的目的,给出关于健康状况的体检结果报告。

3.2 附加要求---增值服务遵循相互配合的原则,和企业互相协作,加强联动,把对安全生产能力评价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抓出成效。

在工作过程中,我们根据不同企业的具体情况,针对企业特点、现状和实际需要提供相应的增值服务。

尤其是对安全基础比较薄弱的企业,因地制宜,对企业的安全状况进行诊断,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措施,指导和帮助企业建立、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等安全管理制度。

※关于体系改进机会和改进方向的切实可行的具体建议;※适用管理、技术标准的理解与实施意见。

有的企业经营件都比较差,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通过多次指导和整改,使原先存在安全隐患的小企业在安全防范工作上有本质的改变。

使硬软件比较差的公司经过努力达到标准,顺利获得安全生产许可证。

治病强身---在现有基础上一个台阶/有一点进步就行。

3.3 评价质量与服务水平以认真负责的精神和人性化的良好服务,取得客户的长期信任和信誉。

※决定了机构的核心竟争力※外在表现为组长/评价人员的个人魅力和声誉;※内在表现为组长/评价人员的素质。

管理知识及实践经验专业知识及技术水平观察能力和评价技能总结归纳和表达能力为人处事和道德修养※一句话,医术高超、医德高尚,这需要在实践中不断修练4 安全生产评价的性质1. 安全生产评价与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检查的异同。

目的、性质、内容、形式、结果※评价---准则满足程度的定量和定级评价,规定要求满足的程度的定量和定级评价;※外部评价是中介服务活动,是乙方行为,自主性;安全生产评价的关注点----安全生产条件与业绩目标的满足程度,重点获取得分和扣分方面的评价证据※检查---要求是否满足的认定,规定要求是否满足的认定※检查是监督管理活动,是政府、上级、企业监督部门行为,强制性。

安全检查的关注点---实体的安全状况及符合性,重点获取合格品和不合格品方面的证据2. 评价员与安全员职责的异同地位、角色、职能、方式、方法※评价员---代表中介机构提供服务,通过取证,评价安全生产能力满足程度(高低程度)和等级;※安全员---代表企业安全监督部门实施监管,通过检查,认定对与安全有关的人、物、管理、环境相关规定要求满足或不满足(是或否)。

5 安全生产评价的有效性和风险5.1安全生产评价的有效性※有效性指完成策划活动并得到策划结果的程度;表现为:△做事正确△效果好△能达到预期目标※安全生产的有效性---对应方针目标,实现目标;※评价的有效性---对应评价目的,真实、准确地形成并报告安全生产能力的评价结果;※评价的有效性≠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有效性;符合安全生产要求是企业的责任获取足够的客观证据,进行评价并做出评价结论是评价机构的责任※有效性是评价的灵魂;评价有效性要求;评价的能力评价的深度评价的一致性评价的公正性评价的客观性评价的合理性结论的可重现性※提高评价的有效性是对组长的基本要求。

为此要求组长:△评价活动和方法规范、系统△以充分确凿的证据为基础公正、客观地评价,不带偏见或主观性△全面取证和评价有关活动和结果△用数据说话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从整体着眼系统地综合性分析△抓住影响安全生产能力的主要矛盾和主要问题△注重实效△有利于企业实施改进5.2评价的风险※评价的风险---指评价结论不确定性的大小,错判与漏判的概率(可能性)与后果(严重性)的结合;风险来自:△建设行业的固有特性存在较多的不稳定性△评价工作的固有特性检查样本的代表性△评价活动的不规范---涉及机构与人员的主观能动性评价人员的能力---决定了审核过程的可信程度评价方案的合理性分析判断的水平过度的商业行为不规范的市场环境△受评价方的配合※评价风险是客观存在的,难以完全避免的;※评价风险贯穿于认证审核工作的全过程;※评价要承担一定责任,具有较大的风险;※安全生产评价风险的评估: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风险发生后的严重性;降低评价风险程度的二个途径(控制可能性/后果严重性)。

5.3 评价的风险与评价的有效性成反比※减少评价风险是的提高评价有效性的根本途径;※以下重点讨论各项评价活动有效性控制要求。

5.4 安全生产评价的现状分析1 6年来安全生产评价促进了施工企业安全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与制度化程度,但因种种原因,特别是形式主义两张皮二个顽症,导致总体上有效性提高不快,尤其是中小企业。

大致有三种类型,呈现二头小中间大:真达标---说起来重要,做起来重视,评价与不评价一个样半真半假达标---说起来重要,忙起未不要,反复大不稳定假达标--不说也不做/说的一套做的是另一套,单纯为过关※从项目角度分析---达标走过场管理的难度大、水平低过程的稳定差、反复大问题的隐蔽性、滞后性事故的多发性、严重性达标的局限性、阶段性※从评价机构来看---评价走过场抽查的样本少、范围小检查的随意性、离散性讲评的套话多、信息少2 应按企业自控、机构认证、政府监管,社会监督的原则,健全体制,完善机制,多管齐下,综合治理,优胜劣汰。

6 评价组长的职责全面负责评价组的工作,对组员进行管理。

1.贯彻市施工企业安全许可证领导小组有关规定,代表一中心与受评价方进行沟通,维护一中心的声誉;2.了解、掌握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专业技术知识、相关施工管理和作业活动程序以及可能产生风险的基本情况,组织文审和初访,确认评价范围和目的,确定特定评价要求及所需的专业能力与评价能力,编写文审和初访报告;3.领导评价组制定及计划,给评价员分配任务,组织专业评价员/技术专家进行法规、技术交底,明确关键证据收集要求;4.指导与审核评价组成员编制的检查表;5. 对评价全过程进行控制,及时进行内部/外部信息沟通;6. 判定评价证据,审定和确认不符合,编写和提交评价报告,并对其公正性、客观性和准确性负责;7.对不符合的纠正和纠正措施整改进行跟踪验证;8. 收集、整理、提交评价记录和资料,并对其完整性和准确性负责;9.对中心审定中发现问题,按要求进行整改,收集、整理、提交整改记录和资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