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文化交流史》
• • • •
第四章、朝鲜半岛三国与中国的政治关系 第一节、高句丽和随唐的关系 第二节、百济与中国南朝的文化交流 第三节、唐朝与新罗关系的全面发展
1.隋唐征讨高句丽战争的性质及原因 2.在中国东晋十六国至南北朝时期,古代中 国与韩半岛上的古代国家保持着频繁的交 往。因为高句丽与北朝交往密切,而且它 又阻断了百济通往北朝的通路,因而百济 只能选择通过海路,不断加强与南朝的联 系。
提纲
• 第一章、古代中韩政治、文化交流史 • 第一节、中朝政治制度文化交流 • 第二节、中朝法律文化交流 第三节、中朝教育、科举制度交流
1.中韩政治法律制度比较 2.中韩教育、科举制度比较
• • • •
第二章、古代中韩学术交流史 第一节、中国儒学之传入朝鲜及影响 第二节、朝鲜历代来华学生考 第三节、中朝实学交流
• 第十章、新中国时期的中韩文化交流关系 • 第一节、新中国和北朝鲜的文化交流关系 • 第二节、冷战开始和中韩关系的断绝
• • • •
第十一章、中韩建交后中韩文化交流关系 第一节、中韩经济、教育交流 第二节、“汉风”和“韩流”的交流 第三节、中国文化产业和韩国文化产业的 发展模式。
参考书目
1. 中国——朝鲜· 韩国文化交流史(Ⅰ、Ⅱ、 Ⅲ、Ⅳ),杨昭全,昆仑出版社,2004, 2.《中国——朝鲜· 韩国关系史》,杨昭全,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1 3.《中朝关系通史》 ,吉林人民出版社, 2011
• 3.统一新罗时期的唐罗关系,自八世纪恢 复传统的友好关系以后,双方联系日益密 切。随着唐罗经济文化交流的大规模全面 展开,半岛社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民族文化建设的成就而使国际政治维持了 近两百年的稳定局面。这些,即使在今天 看来也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 • • •
第五章、宋朝与高丽的关系 第一节、外交利害与文化交流的冲突 第二节、宋辽金时期中韩关系述评 第三节、宋朝文化对高丽的影响
《中韩文化交流史》
朴柄久
《中韩文化交流史》开课的目的
• 本课程系统、深入阐述中国——朝鲜· 韩国 数千年来的文化交流史。共分古代、近代、 当代、现代四个部分。了解中韩政治制度、 法律、哲学、宗教、教育、文学、语言、 艺术、科学技术、礼仪风俗等方面的交流。
• 随着中韩交往的广度和深度的发展,文化 交流的规模越来越大,速度越来越快,层 次越来越深,这是中韩关系发展的规律。 人类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的有机统一。 文化受制于经济和政治,又反作用于经济 和政治。
• 第七章、明朝和朝鲜的关系 • 第一节、明朝和朝鲜王朝关系的全面发展 • 第二节、明朝和朝鲜、倭的关系
• • • •
第八章、清代中韩关系的发展与变化 第一节、明清交替时期的中朝关系 第二节、清朝的登台和朝鲜王朝 第三节、清末时系 • 第一节、中国的抗日战争和中韩文化关系 • 第二节、韩国的抗日独立运动和中韩文化 关系
• 经济、政治和文化相互协调发展,社会才 能协调、和谐、有序运转,走向良性循环, 否则就会失衡,甚至瓦解。经济全球化是 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但它又不是 一个纯粹的经济过程。任何一种经济活动 都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发生发展的。
• 古代、中世纪、近代中国非常发达,文化 一直处于领先地位,特别是“四大发明和 思想文化”不仅对人类社会,而且对韩国 文化发展作出过巨大贡献。 • 近年来,中韩政府对东北亚合作问题出的许 多有益的理论见解和实施方案,对东北亚国 际政治、经济、文化合作的必然性,可行性 等问题,。
1.中国儒家思想文化经历的先秦儒学、汉唐 经学和宋明理学的不同发展形态,都无一例 外地传入朝鲜,并对其经济、政治、文化的 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由此也构成了朝鲜 传统思想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 2.朝鲜历代来华学生考
• 第三章、古代中韩佛教、科技交流史 • 第一节、中朝佛教交流 • 第二节、中朝科技交流
• 1.宋与高丽之间的国家贸易, 民间贸易和 宋商的活动,宋与高丽之间的航线。 • 2.宋辽金时期的朝鲜半岛:在中原再次出 现南北对峙局面的宋辽金时期,朝鲜半岛 是由封建政权中的王氏政权统治。此时的 朝鲜半岛已经是单一民族。
• • • •
第六章、元代中韩关系的深入发展 第一节、蒙古族和高丽王朝的关系 第二节、元朝文化和高丽文化的交流 第三节、国际秩序的变化和元明交替
• 韩国是中国的重要邻国,两国地缘相近、 人缘相亲、文缘相通,友好交往源远流长。 两国建交19年来,中韩关系快速发展, 特别是2008年中韩建立战略合作伙伴 关系后,双方政治互信和战略沟通不断加 深加强,各领域合作不断迈上新台阶。为 了了解中韩关系的发展进程《中韩文化交 流史》 课程能提供良好的机会。
算成绩方式
1)平时作业:30%,提交小论文, 1千字以 上。 2)期末考试:70%(开卷考试)。
• 如何得到高分? 1,一定提交一篇文章,千万不要抄。 2,期末考试的时候尽量多写。
公共邮箱
dongyazhengzhi@ 密码:dyzz123456